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不遗憾>第八百四十五章 采摘
都是一条直线,树与树之间的距离非常短,有的足有一个人的距离,有的则直接就钉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通过。

而排与排之间的距离稍微要大些,但也是有区别的,有的两排椰枣树之间隔着一棵树的距离,而有的隔了两三棵树,所以,间距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当然,多数都是间距比较小的,只有少数的间距比较大,这也是为了收获的方便和产量的提高而设计的折中距离。

若是距离都很大,则种植的果树数量就必然很少,而若是距离很少,则采摘的时候就很要非常麻烦了。

毕竟,这么多的果树,总用篮子采摘是肯定不行的,为了方便采摘和运输,肯定要动用车辆才行,而车辆的通行对道路是有要求的,太窄的话,车辆就无法通行了,所以,每隔几排的距离,就要有一个较宽的间距,以方便车辆的通行。

在需要采摘的时候,可以一家人分工配合,每个人负责一个空档,分出一个人负责推车,两边采摘的人把采集到的椰枣,先放入手中的篮子,在篮子满了之后,从椰枣树的夹缝中穿过,将椰枣倒入车辆之中,然后回去继续采摘,如此,可以最大效率的采摘到足够数量的椰枣,是最为有效的办法,效率是最高的。

当然,在整片椰枣林之中,还要有更宽阔的道路,毕竟,刚才采摘的道路只是让小推车行进的,海量的椰枣还需要更大的车辆才行,另外,主干道还需要双倍的车辆宽度才行,以在忙碌的时候能够错开车辆,进一步增加采摘的效率。

李安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此处的农户雇佣了不少干活的人,而且,也准备了很多的车辆,有运货量很大的马拉大车,也有人工推动的小车。

一般种植规模小一些的农户,都会选择自己亲自采摘,而种植数量比较大的农户就不一样了,他们自己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必须要请人采摘才可以,只要工钱低于卖椰枣的利润就可以考虑。

若是遇到椰枣价格大跌,请人采摘的人工费比卖椰枣的利润还要高,则所有种植椰枣的人,都不会请人采摘了,宁愿让椰枣烂在树上也不会选择采摘,毕竟,没有利益的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去干的。

这个时代的产量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出现丰产价格暴跌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价格都是比较稳定的。

而后世之所以会经常性的出现价格暴跌,是因为技术条件太优越了,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这个时代的十倍,劳动效率更是几十倍的增加,如此,后世一百人负责种植的作物,产量很容易就可以超越这个时代一百万人种植所得,即便是后世的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也是惊人的。

比如大洋彼岸的国家,两百万人种地就养活了整个国家,占人口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而且,生产出来的食物也非常的富余,堪称现代化种植的典范,而有的国家一大半的人都在种地,却还填不饱老百姓的肚子,这其中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对于很多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若是贸然推行机械化种植,突然让数亿农民变成几百万农民,那么,多余出来的几亿农民干什么,让他们喝西北风吗?万一引起农民起义怎么办,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并不能看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需要一步步的调节,逐步减少农民的数量,以免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

大唐帝国现在的农业就在逐步推进机械化,这大大减少了农业对人力的需求,为此,才能解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让这些劳动力进入工业生产之中,从而推进大唐帝国工业的现代化。

这个过程是一步步的推进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农业机械产能的不足,导致解放的劳动力不是太多,而工业化的发展,完全能够消化这一部分多余出来的人力,从而让他们能够轻松的活下去。

李安选择一条可以让小推车通行的夹缝,在这里行走非常顺畅,并不会让树枝刮到衣服,而且,还可以采摘到自己喜欢的椰枣果。

一般人采摘椰枣果,都是一串一串采摘的,运回去之后,再慢慢的加工,这也的速度才足够快,但李安又不是地主雇佣的劳力,当然不需要拼命的采摘了,而是有选择的采摘,也就是专门捡最大最饱满的椰子果,对于颜色不好看的,长得形状不好的,有虫眼的,当然不会要了。

虽然都是一棵树上结的果子,但大小还是有点区别的,并不可能让每一个椰枣都长得一模一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相同的椰枣,就算是同一个品种,同一棵椰枣树上结的果子,也是大小不一的,总会有一些区别,当然,区别也不会太大,不至于大的有西瓜这么大,小的比米粒还要小,这是不可能的,除了极个别没长成的果子之外,最小的正常果子有最大的果子的一半大小,也就是说,大一点的和小一点的果子的差距,最多也就只有两倍而已,再多就不可能了。

一棵椰枣树大约能挂果五六串,多的能有十几串,而每一串大约能有好几百个椰枣,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个,一棵树的总产量在几十斤,多的也应该不会超过一百斤,但果园里的椰枣树有很多,全部加起来的话,那就是海量了,需要一大车一大车的拉出去。

李安踱步观察,而旁边的李晓露则拿着一个不打的篮子,随时准备听从李安的命令。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五章 采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