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事情很快就被查明了,此人几年前从外地来到京郊,一开始,没有人认识他是谁,他在京郊安了家,每日种地,因手脚麻利,被征为安王府的佃户。这次因分田而起的纠纷,正是由他挑起,其余人全不知情。因为完全没有人认识他是谁,他又在京郊外隐藏了多年,事情查到这一步,便查不下去了。
可王府中人看雨的眼神,从此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安王去哪里都要带着雨,所有的嫉妒和仇视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全部变成了敬佩。说来也奇怪,当所有人都嫉恨她时,雨处之泰然,独来独往,轻松无比。可当所有人都对她示好,拉拢她时,她却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烦恼不堪。
李泓好笑地看了几天雨魂不守舍的模样,终于传令全府,雨是她的暗卫,责任重大,轻易不得打扰。
雨松了口气,烦恼却没有减去多少,不仅仅是人情交际往来,还有那天安王的拥抱和低语,只要一想起,便会脸红心跳。
很多时候,李泓在书房内一本本地看皇帝发下的奏折,雨就在一旁静静地相陪,一开始,雨并不敢把视线投在他的身上,可见他看的专注,时不时还提笔写些什么,根本不会抬头,才开始偷偷地打量他。那个伏在案前的少年面如冠玉,眼神清冷,似竹露清风,又如玉般温润,随着手中奏折的翻动,他的眉头时而蹙起,时而展开。
雨的眼神中隐有悲悯,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个风姿高洁之人,也要与人勾心斗角,用命相博,甚至一次次遭到刺杀。若他没有生在帝王之家,而只是个普通大户人家的子弟,想必会快乐轻松得多。
隆隆的雷声划过,雨收回视线,望了一眼窗外黑沉沉的天空,大雨突如其来地落下,让人丝毫没有防备。雨想起自己初入王府之时,也是下着这般瓢泼大雨,漫天大雨中,他浅笑着款款向她走来,雨心下一暖,不由自主地向李泓望去,却没想到,他也正望着自己,眼神里有着同样的温暖。
李泓放下手中的笔,取来油纸伞,笑着对雨说:“出去走走?”
若是换了薛公公,一定会劝说:“外头雨大,殿下仔细身子。”可雨从来不对安王说不,哪怕安王此时不是要她出去走走,而是要她去死,她都会不问缘由,毫不犹豫地照做。雨站起身来,跟在李泓的身后。
李泓说:“只有一伞,并肩而行吧。”
雨下的极大,天地之间俱是一片模糊,几步之外都看不清楚,两人并肩在伞下行走时,雨的心中也如这被雨水覆盖的世间一般,模糊不清。为了让李泓不被淋湿,雨刻意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半个身子露在伞外,很快就被打湿。李泓发现后,换了一手撑伞,另一只手忽地握住了雨的手,将她拽向自己。雨大惊着想将手抽出,李泓却越握越紧,雨愕然地看着他,可他却只是平静地望着前方。以雨的武功,若真的想挣脱,并不是做不到,可她见李泓并没有松开的意思,便不再反抗,由着他去。
李泓牵着雨,一直走到了亭子里,才放开了雨的手。
李泓说:“知道这是哪里吗?”
雨摇了下头。
李泓嘴角含着丝笑意:“来王府这么久了,还没有全部认识?”
雨说:“殿下去哪,我就去哪,不需要认识。”
“可日后我若命人知会你,去凌霄阁等我,你知道那是哪里吗?”
雨想了一下:“殿下说的是,明日我就去认识。”
李泓笑了起来,用手揉着太阳穴,片刻后才说:“这是白露亭。”
雨点头,默默地记下。
李泓温柔滴看着她,轻声吟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雨的脸上飞起了红晕,李泓说:“蒹葭就是芦苇,还记得我们初次相遇时,就在芦苇丛旁。”
雨垂下眼眸,低声说:“这是《诗经》的句子。”
李泓有些惊喜:“你看过书?识得字?”
“识得一些,却写不好,书看过不多,理解的也不多。”
李泓看了她一会儿,面带微笑地说:“日后,我教你吧。”
李泓说教,便是真的教,李泓写的是行书,大夏尊崇楷书,他却偏独树一帜,一手行书写的大气流畅。他写了帖子,让雨临摹,雨握不好笔,李泓便握住她的手,一笔一划地教她书写。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午后的日光下,李泓几乎是半搂着雨,微微泛青的下巴贴着她的脸颊,雨心跳如雷,一笔一笔地反复写着,仿佛要把这几个字一直写到心里去。
雨练字很是刻苦,只要李泓在书房,她就在一旁练字,手上沾了墨汁都不自觉。站得久了,隐隐有些出汗,她便随手在脸上抹了一把。李泓抬起头时,看见她脸上黝黑的两道,不觉哈哈大笑起来,雨怔怔地看着他,虽然不明所以,但却被他难得一见的爽朗大笑而吸引。
李泓放下书本,走上前来伸手为她擦拭着脸上的墨汁,雨这才明白,大窘着又抬手想擦,李泓一把抓住她的手:“别擦了,越擦越脏。”
雨听话地放下手,任由李泓帮她擦拭,她垂着眼眸,不敢抬眼看他,却能感觉到他离自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四周很安静,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李泓低下头,轻轻吻住了雨的唇,雨闭上眼睛,一动不敢动,身子却愈发软了,直要向下滑去。李泓捧起了她的脸,用舌尖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