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文科大唐>第九十四章 守城策略
,也就是李世民把送钱当做了一次性不得已的手段,不会当做“基本国策”。可是宋朝却把这个装孙子当做了“基本国策”,这样差距也就是在这。

“时校书郎所言不差,虽然我们不希望打仗,可是我们却要做出拼死一战的态势。不然我们根本不可能能够安稳,突厥人如果他们要灭了我们,我也就要和他拼命。只有拼命,才能够生存,不然无法震慑他们。”杜如晦说道。

时不凡接着补充说:“皇上,想要和平,必须要有三要素。想要和平,必须要有战略平衡,我们目前兵力不足额,而且也多是以步兵为主,所以我们不适合直接去和他们野战,我们要必须守城为主。按照我的估计,如果我们进行守城,我们步兵擅长于守城,反而敌人的骑兵不擅长于攻城。这样我们借助长安高达的城墙来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这样本来他们不擅长于攻城,那我们更有利于防守,我们的战斗力更是增加。”

“再加上我们处于守城一方,战场不够开阔。这样双方的接触面其实是一样的,按照算学的几何图形来说,双方的接触面其实都是相当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比拼其实是各自的士兵的平均战力。在这种情况,我们大唐步兵一方反而更有优势。如果我们动员百姓来帮助我们守城,那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兵员和后勤补给,甚至哪怕帮助我们运送物资军械,也都足以让我们节省很多兵力了。”

“最后,我们坚壁清野。我们趁着这几天,把长安周围的百姓都强行迁入长安之内,这样突厥人肯定会无法得到足够的后勤补给。突厥人虽然骑兵凶猛,可是他们的后勤补给肯定不太多,所以我们只要有坚守的准备,那我们可以把突厥人的粮草消耗干净。我们只要坚壁清野,那我们可以避免突厥人抢夺粮草,那拖延下去必然会不战而退。”

“只要我们不妥协,那突厥人就像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了。突厥人能攻打到长安,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当然,并非是他们无法继续向中原进攻,那是因为一旦他们敢继续入侵中原,那中原各方势力肯定会一起围剿他们,他们能够打到长安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安全地方了。如果他们敢继续向南或者向东,他们必死无疑。”

时不凡给大家讲解了一下局势,这个目前的局势其实非常明显,只要大家愿意拖延,那拖延下去对于突厥人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突厥人目前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去占领中原,如果他们有能力吞并中原,他们早就会如此做了。他们不是蒙古人,更不是满清,他们没有那么多汉奸为他们效力,自然无法有效的建立统治。蒙古人和满清能占领中原,不是靠着他们的武力,而是靠着汉奸。突厥人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自然无法能统治中原,他们非常清楚这一点。

而且他们突厥人目前属于部落联盟的状态,没有建立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制度,他们内部虽然不说是一盘散沙,可是却绝对是离心力很强。所以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想法,不可能占领中原的。

他们的目的无非是攻破长安,把大唐中央朝廷消灭,这样大唐权力真空,天下很可能再次动荡了。

“这个策略还行,不敢说有多么奇特,可是至少是最稳定的!”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认可时不凡这个策略,虽然这个策略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可是却是最稳定的了。是结合突厥人的政治形势来制定的战争策略,这样的策略不可能大胜,可是却也都不会大败。这个策略的核心思想也就说一个字——拖。只要让突厥人熬不下去了,那他们自己自然会走了,那大唐也就安全了。而这个策略是最符合目前的方案的,不去贸然和突厥人拼命。不逞能,保证天下局势稳定。

如果这个时候逞能,逞一时热血,那最后天下大乱近在眼前。这个其实也就是让政治家的思维了,政治家的思维很多时候都比军人的眼光要高。所以时不凡赞同文官来负责统领大局,可是文官却千万不要插手具体执行指挥,这样才是出问题的关键。目前的局势不能够去打仗,更不要冒险去打,不然后果将会更惨重。至于说李世民花钱买和平,这样在这个局势之下是能够不打还是不要打了。

“嗯,这个也就是时校书郎你所说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吗?目前我大唐要保证天下安定,不要贸然去冒险拼命,所以这才是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吗?李靖问道。

时不凡点头说:“嗯,就是这样。目前我们不是要和突厥人拼命,而是要稳固天下,保证我们已经打下的大唐天下。我们不能够拿着国运去赌博,更不要拿着天下万民的福祉去赌博。目前我们大唐刚刚安定,所以不适合去开战。不过,我们现在想办法先把这帮突厥人送走,然后以后我们找机会找回场子,这样也都可以了。”

李世民脸色果然变了,因为作为一个将领出身的皇帝,心里面还是有热血的。当然不能够容忍这种被敌人兵临城下,然后做出了这种城下之盟的情况。尤其是作为一个由作为的英主,自然更不能够容忍。所以这个突厥人是必须要消灭的,不过目前该妥协的还是要妥协。

李世民早就已经从一个将军进化成为政治家了,所以他不会过去那么冲动。治国光有热血是不行的,不过虽然要冷静,虽然要忍让,可是却在核心利益面前却绝对不能够稍微退让。如果侵犯了核心利益,那也就是要拼命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守城策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