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泱泱神明>第六十五章 家园
好像晚上的月色特别明亮,加上一个个雪白的身体,里面显得更明亮。

不知折过几次弯,也不知坡道多长多高,人流很快来到上面的洞府密境之中,钻出通道感觉不到那里是个大洞府。

这里确实不是洞府而是一方小天地,天上有清冷的明月,是个初春寒冷的夜晚,里面有树有河也有桥,整齐的道路行树把这里分成九个大操场。

里面同样都是“人”,到处都是,站着的会笑会喊会来回跳着走,一排排赤身躺在草地上的人有些不正常,这些都是些等待新魂魄的新肉身。

这里是造人工厂,每个人都会带着前世的记忆,像朱慈焯一样来到这个陌生而有趣的国度。

第一代建设者不可能是些新生婴儿,醒来之后女人仍是女人、男人仍是男人,只是已不是原来的那个身体,更不是以前那个年纪,甚至还带着诸多变异的身体去开创全新的生活。

这三十多万走投无路的投奔者,还有要增迁的那三十万年轻丁口,朱慈焯没准备给他们换身体,不然去了凡世可能会影响“国体”。

这外迁的六十万人口将是五年之内都还没有死去的魏国人,一年之后他们的记忆恢复时会发现自己年轻了五六岁,五年内失去的亲人又回到了他们的身边,终于能够回到人间看到日出日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其中十万五千少年男女将成为形式上的“皇奴”,其中一万五千未婚或已婚的女子(六千女子将选入宫中),他们将成为一群真正意义上义务兵役者。他们的服役期限不得少于十年,五年之后会替他们的家庭赚取5顷免税三十年的土地。

那些刚刚死去又复活的官员会有半数人带着家人留在郑国为官,将作为开国元老领导弃境中那些比他们还年轻的前辈,八大国柱将继续留任着手分封政策的改制工作。

这几个不能入世的境域将建立一个制度复古的皇权帝国,比那弃境当前的政治制度稍有进步,将会与历史上的唐朝差不多。

但他属于明之藩国,明帝国皇帝的私人领地,具有发达的交通,设有现代的金融机构与邮政业务,和另的皇室领地一样为明帝皇家卫队提供经济与物资保障。

两层境域首批入迁百姓臣民六百六十余万,其中三分之二的男丁没有生育能力,却享受三十年的青壮期,多能健康地活过八十岁。三分之一则是正常男子,男子前世多是英俊的士族子弟,女子则多是比较端庄之人,郑国百姓的后人大都将美貌英俊者。

这些投生者都带有前世的记忆,他们将在朱慈焯建藩立国之前近三十年进入国域进行初期建设。在朱慈焯就藩的时候,那些正常子民中的有的人已经死去,再不能看到他们的恩主小明王。

第二日那三十万获得新生的百姓从昏睡中醒来,男男女女都能从身边拿到熟悉的衣衫,只是他们虽然举动如常却不能再受自己的思维去支配,之后三个月的记忆都非常模糊。

午间用过稀饭便开始进行一千五百公里的长途跋涉,将在一个月后抵达刚开春不久的皇庄府县,明帝国的官员将进入既繁忙又兴奋的六个月,这是郑明帝国建国初期最大的一批移民。

这一天内外两个境域都是个晴好的天气,好事的凡仙们把草原上的积雪清理得干干净净,一个时辰后连地面都已干燥。

后面的洞府境域里依然在造人,这是第二批外迁百姓,他们都与前一批外迁者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大多数服役从员会在这一天全部“招募”完成。

那十万五千服役人员的家廷关系与相貌都在之前进行过调查,所有的人口登记都由凡仙分组“记录”,外迁皇庄与港外天都县的11.5户约63万人口分由六千凡仙作全程地监护,这个工作将与移民局合作至三年之后。

在第三天的早晨,上下九洲的山河已经全部调整就绪,并接通了神王岛至底层陪都的水陆通道,毡帐后面去陪都皇城的暗道也已接通。

郑国与外界的连接通道将全部设在下九州的凤城之内,与上九州及外面长岛的连接通也集中在凤城内外,这个比上面正都小了一圈的交通枢纽城市规划人口却不足60万。

这个陪都全搬了弃境的那些建筑材料,除了皇城及两个别苑其余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地点却在风景如画的“杭州”。

现在这西湖及周围的山水变化并不大,仍然处在凤城的西侧,在皇城北侧开凿了数百米的人工河与护城河相连接,并通过水门连接皇城旁边的西苑内的九洲池。

这个陪都全搬了唐时期的洛阳皇城,皇城正门外面仍是有条人工“洛水”,结合凤城内外的人工运河解决城内居民生活用水与排水的需要。

皇城中已建成的皇城宫廷各式建筑三十余座,雄伟华丽、精美无比,让人想象着盛唐天朝的高不可攀。后面及东边的几个小城也已建好,除了含嘉仓城及圆璧城中心的“九龙通天码头”,其余的小城与外城只有几十座形式各异或雄伟异常的城门楼。

只是迁建后的都城规模较小,城墙周长19.8公里,“洛水”之北基本都是宫廷用地,搬迁后略作改变,皇城居中而置,原来东边的八柱国府邸都没地方安置。

当看到“长安”都城的模型时,朱慈焯却略感遗憾,感觉应该把大明宫建在凤城的“西湖”边上更合适。

可是,大明宫无论在唐朝还是朱慈焯的郑国,都意味着一位强者的诞生,


状态提示:第六十五章 家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