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家有拜金娘子:嫡女玲珑>33 和泉将计就计 平安大婚封皇夫 票!

帐外日夜轮守的六名亲卫闻声冲至,瞧着地上的尸体,脸色苍白,后怕无比,跪下重重磕头道:“属下失职,竟让刺客潜进帐中,请大将军责罚。”

和泉在乌城外的一个多月,先后竟是遇到十五次行刺,昼夜都有,以今晚行刺最为凶险。这些刺客秉着刺不死他也要达到惊扰他的目的,不想让他睡一晚踏实觉,要从意志上折磨他,让他时刻精神紧绷。

和泉阴沉着脸抬手示意他们闭嘴,手指尸体道:“查。”

亲卫们满脸愧疚,利落将尸体拖出军帐检查,很会返回禀报道:“大将军,两名杀手右肩头均有血狼纹身,身上携带四颗爆雷子、五颗密制的毒烟弹、两把淬毒匕首、三个近身射击的剧毒暗器针筒。”

爆雷子是日本忍者用火药制成的爆破型炸药,一颗就能将和泉的军帐炸的粉碎。不过点燃爆雷子极危险,要将正在燃烧的火捻子塞进去,实施者动作稍慢些就来不及躲避,十有**会被爆雷子爆炸误伤。刺客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使用爆雷子。

毒烟弹也是日本忍者暗杀时专用,弹里施放的大量黑色毒烟是海里毒鱼、毒草的汁做成,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令追击者神智不清、动作缓慢、产生幻觉,是杀手行刺之后引来围剿时遁走的必备之物。

和泉原以为两名刺客是日本忍者,不过血狼纹身证实他们是突厥国民间乌兰组织的杀手。

突厥跟日本私下联盟几百年,两国的杀手组织互相购买暗器,此次来行刺和泉的是乌兰组织曾到日本学习过暗杀技艺的高级杀手。

几年前明王用白丽赚的巨额银钱向乌兰组织买突厥国大将的人头。两国开战,突厥新帝惊然发觉十几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死于暗杀,凶手竟是国内的乌兰组织,震怒之中倾全国之力剿灭,最后乌兰组织首领献出千万黄金,又投靠突厥新帝,成为皇室的秘密杀人武器,这才存活下来。

和泉是平唐国三十万大军围攻乌城的主帅大将军,乌兰组织对他密集的行刺都是新帝下的死令,和泉一日不死,行刺就不会停止。

和泉自是知道每次的刺杀幕后指使者是突厥新帝,冷哼道:“放灵狗去找到他们在附近村里的栖身之所,将窝藏者凌迟挂于树上,以儆效尤。”

正午,漫天飞雪的草原天空,米照丽、和松长老带着灵兽军队降落,平唐军士见又来了这么多的灵兽,士气高涨。

和泉急忙出来相迎,米照丽见他瘦了一圈,目光怜惜道:“这若让珑娘瞧见,又是好一阵心疼。”

和泉听到谢玲珑的名字,立刻抿嘴微笑,道:“那师姑回去莫给珑珑讲,让她担忧。”

和松长老环视在刀子般的寒风中浑身落着白雪手握长枪巡逻的将士,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期盼这场大战赶紧结束,让平唐的将士回国与家人团聚。”

三人入了冰冷冷的军帐,吃过土豆灵面做的清淡的找不到一粒油花的热汤面条,小歇片刻,米照丽便将谢玲珑的信呈上。

这是谢玲珑写给和泉最长的一封信,共有一万三千字,开头两千字写了东罗马帝国的内乱,其下篇幅都是对此次围攻乌城战的看法及建议,跟以往一样没有甜言蜜语。只是她若不想着他,岂能废尽心思写如此长的信。

和泉一句一句将信细细读着,长叹连着短叹,很是感慨。他在这里粗食淡饭吃苦受累,谢玲珑在长安锦衣玉食,可是比他操心不少半分,就说突发的东罗马帝国内乱之事,谢玲珑派出了灵兽队,帝国一日内乱不平,她便一日心神不定,担忧明王、谢平安、李万清的安危,还担忧着帝国的军队会不会从边境撤离。谢玲珑于家事于国事都在操心劳累。他与她相隔万里,心疼她却又无能为力。

和泉沉着脸将信缓缓叠好,压于枕下,抬头道:“我军在乌城的密探已查悉,刺杀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刺客就是突厥新帝派去的乌兰组织杀手。”

“新帝为了支走帝国设在边境牵制突厥**队的大军,于去年勾结两国之间的部落,将几名美女奸细藏于部落献给帝国的奴隶,让她们接近亲王,暗中教唆一直有谋逆之心的亲王联手基督教几位大主教,在前不久引发教徒内乱,烧毁帝国皇宫、抢劫了国库,要逼迫受了重伤的帝国皇帝将皇位让给亲王。”

“帝国皇帝及大臣以为亲王和大主教派的杀手,却不知是远在万里之外的突厥新帝。”

“我今早刚将此事传信给陛下、东罗马帝国镇守在边境的大将军。”

“东罗马帝国此次就算能平息内乱,也是国力大损。突厥新帝眼见突厥将灭,死到临头却是要狠狠咬帝国一口。”

“不瞒两位,我们大军在此驻扎不到两月,我本人就受到突厥新帝派来的刺客十次刺杀,各片军队主将每人遇到刺杀不少于四次,已有七人受伤,所幸灵兽暗中保护,他们的伤势不重。”

米照丽脸色震惊,很快就能想通透,国家交战,败者将要灭国,皇帝为了保住皇位,自是要用上一切阴谋手段,道:“突厥新帝这么喜欢刺杀,那我今个就去进城去,不取他项上人头,不再回来见你!”

和泉蹙眉头道:“我从到了这里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刺死突厥新帝,好让乌城内乱,趁乱攻进去。可那新帝如今不住在皇宫,龟缩住在皇宫地下秘室,每晚睡的房间的都不同,连身边的太监都不知道他会在哪一处歇息。他身旁还有两


状态提示:33 和泉将计就计 平安大婚封皇夫 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