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建筑工>第十六章 四级匠人

90年之前,金龙和海龙的童年是幸福的,虽然村学被政府撤掉,他们上学必须得步行五里路,上得梁顶上,穿过那道高大上的县级公路,再下到唐湾小学。

可是这倒是锻炼了两个孩子不错的体魄,尤其才八岁的海龙,别看他块头小,貌似单薄,可是心里面想法很多,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武术,喜欢将跑步当做一种锻炼。

海龙学着电影里的武侠,缠着赵娟用破裤袖子给自己缝了两个沙袋,照着书上将沙子炒熟后,装进了沙袋里,每天绑在腿上,跑步上学。

村上八岁的娃娃每天哭闹着不好好去学校,还得大人送到了梁顶上才肯去学校,而八岁的海龙跟着十岁的哥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似乎很享受这样的节奏。

这也是让唐奋斗和赵娟格外欣慰的地方,并且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格外的好,尤其是金龙那绝对的是班级里的第一名,尽管唐湾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那也要四十余人,也是不错的成绩。

而海龙就比较均衡了,他学习中上,可是体育是他的强项,甚至别看他个头小,别人欺负金龙都得看看他的脸色,他就是哥哥的保护伞,因为他一个飞跃就能高出同龄娃娃的头顶,这也是绑着沙袋跑步的结果。

农田到户后,所有人的生活都好过了起来,粮食很快就能够保证不再挨饿了,唐奋斗和赵娟两个人由于吃苦勤劳,也有心眼,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金龙海龙两个娃娃也是继承了他们父母较高的颜值,出落得眉清目秀,在同村的娃娃中,就数他们穿的干干净净,有着城里娃的洋气。

随着粮食等方面的充裕,唐奋斗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两个娃娃眼看着一天天长大了,金龙已经五年级了,很快会读中学,这以后经济方面的开销会越来越多,还不如趁早赚点钱,为娃娃们的将来做打算。

唐奋斗是从县城来的,他自然知道赚钱最县城的机会多,这两年城市建设已经加快了步伐,建筑方面需要人的地方多着呢。

唐奋斗经过了努力,终于做通了赵娟的工作,同意他去县城打工,为孩子的将来攒些积蓄。

赵娟也是明事理的人,只是她心疼老汉,不忍心让他出去下大苦,她听同村的人说,这建筑上干活的累得要命,可是相应的工钱高。

她终究拗不过奋斗,自己只得做好后方工作,照顾好两个娃娃和几亩农田,让奋斗安心外出务工就是。

唐奋斗再一次来到县城,只是这一次是以建筑工的身份,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这个县城的一分子,如今他就是一个纯粹的乡下汉子,来为了女人娃娃而奋斗的。

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全国大地,各省城市建设已经迈开了大步伐,高楼大厦犹如雨后竹笋般的竖立了起来。

1990年初,惊蛰过后,天气已然暖和起来,外出务工的人们已经背上了他们的行李卷,三五结伴等候在通往远处的公路旁。

县房建工程公司是本县新成立的一家建筑公司,开始到处招兵买马,其实这年头不怕招不到人,因为消息一传出去,来应聘的人多的很。

现在农村有比较富裕的劳动力,70后一代人,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即将有取代60后一代人的趋势。

唐奋斗跟着同村唐姓的老哥应聘到了这里,也是沾了这老哥是个大匠人的光,才顺带收留了他,因为其他的小工都是提着酒瓶去工头家应聘的,这年头缺少的是匠人,而非小工。

第一个工地是城建局的三层办公楼,作为城建局下属单位房产公司组建起来的建筑队,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这栋楼修的确实很艰辛,尤其是对刚刚组建起来的房建工程队来说,更是如此。

队上严重缺少机械,没有龙门架卷扬机,没有混凝土搅拌机。只有简易的吊葫芦,还是手工的。

砂灰、这些水泥活全部靠小工手工来拌合,再用手动葫芦吊到楼顶上。

脚手架都是最传统的木头架子,十几公分口径的椽子,粗壮又笨重,全部靠小工扛起了用粗铁丝绑着接到一起。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危险也最难得是上楼板了,一块预制的楼板六七百斤重,硬是要人用手动葫芦给拉到楼顶上,再由楼顶的小工四个人一块,抬起了走在竹笆铺成的脚手架上,脚下忽悠悠的直颤抖,吓得人都想尿裤子。

这要是脚下一不小心打个趔趄,不是掉到楼下去,就是被几百斤重的楼板给砸伤。

总之目前建筑的机械化程度太低了,大多数活计得完全靠人力来完成,危险系数还奇高,一不留心就擦伤碰伤,都是很普遍的事情。

这也是这个时代建筑的共同特性,县上除了财大气粗的县建筑公司外,其他几家也都差不多就是这样。

唐奋斗这一天下来,累得趴下就不想动了,这被匠人追着屁股使唤的日子,远比跟着赵娟在地里干活的日子艰辛,赵娟还会心疼男人,让你多休息一会,可是这里是什么地方啊,两个小工伺候一个匠人,还忙得顾不上呢。

同村来的唐哥是四级匠人,他们宁可点着旱烟,骑在墙头等着小工在哪里慢慢的拌沙灰,也不会主动去帮忙的。除非是上楼板这样的大事情,匠人小工一起上。

匠人就是匠人,在工地的地位跟小工差太多了,这时的匠人分级倒也简单,分为一二三四级,是按照匠人的砌筑速度


状态提示:第十六章 四级匠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