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求生>第280章 步入正轨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已过去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刘凡可谓是收获颇丰,原先制定的简短计划基本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可以说刘凡现在以基本在城固站稳了脚跟。

有感于此,刘凡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盘点一下近期的成果以便充分的了解现在的状况,制定出下一步的计划。会上各项事情的负责人,就自己一个月来的工作进展做了一一的汇报。

首先军事方面,五千大军分成五个小队四处出击,清扫城固境内的流寇。根据宋成的汇报刘凡得知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原来自宋成带队出发之后的三天,不是是何原因,原本遍布城固周边的流寇竟然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消失的无影无踪,宋成握紧了拳头想要给流寇一个迎头痛击,没想到就好似铁拳打在了棉花上,这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让宋成大为恼火。气急败坏之下,宋成只好搂草打兔子,逮住那些盘踞在城固境内舍不得离开的土匪们就是一通狠揍,这些这些土匪们可是倒了大霉,一个月的时间破虏军五个纵队,大小百余战,将城固境内多达百余处的土匪山寨全部扫灭。俘虏土匪多达五万余人,这些土匪被俘虏后,按照刘凡的命令被送往各处重做劳工,为城固的重建和恢复贡献出自己的劳动力,以赎他们犯下的罪孽。

而宋成也在一处和流寇有联系的土匪窝子中知道了流寇消失的原因。原来自宋成出发时起,流寇就知道了刘凡派出军队的目的。盘踞在城固附近的流寇只是翻山鹞,滚地虎等小股流寇,人数最多者不过三五千人,几股流寇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三万出头。面对刘凡的五千大军这些流寇纷纷惊慌失措。在现在的中原战场上,除了卢象升“卢阎王”外,就数刘凡的破虏军战斗力最强,连张献忠等三十六营的大半精锐多达十几万人马都败给了刘凡的两万大军,翻山鹞,滚地虎等人可没有信心用自己的老本去试试刘凡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这些小股的流寇,打仗的本事虽然不入流,但趋利避害,见风使舵的本事确是超一流,在聚集众人一番商议之后,这些人果断的选择了“避其锋芒”不是抽身而走,就是躲入深山之中。完成清剿之后,宋成在几处重要的交通要道设立了几个关卡和小兵站,其余的大军开始返回,除了还在负责测绘地图的孙亮之外,其余近五千大军回到了城固镇外的军营。

虽然没能剿灭一些流寇,但是刘凡锻炼士兵适应能力和保境安民的目的却达到了,经过这一个月的军事打击,为祸地方的流寇和土匪纷纷折戟,一时间城固前所未有的安定。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巨大的商机,吸引了周边大批商人的到来,这些商人在赚取利益的同时也为城固带来了繁荣,大大促进了城固的恢复发展速度。

再次是民政方面,在山东的政工人员到来之后,刘凡总算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此次带队前来的是负责高产作物培育工作的张玉鹏,这个张玉鹏在胶州时就负责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培育工作,经验丰富,做事稳重,深得刘凡的器重和信任。这次刘凡点名让他来,就是要利用他的才能迅速打开局面在陕西推广高产作物,让百姓看到高产作物带来的切实好处。张玉鹏果然不负众望,在被刘凡任命为民政主官之后,迅速接过民政管理的重担,带领山东的民政人员凭借他们丰富的经验,快速的稳定了局面,重新整理和规划了流民营的管理办法和各项规定。有了他们的加入城固的治理工作很快进入正轨,一座座学堂建立,一袋袋高产种子分发到流民手中,一块块土地被重新划分,按照先前的约定分配给流民。从这一刻起,这些背井离乡四处求活的百姓彻底摆脱了“流民”的称号,重新成为一个普通而幸福的百姓。

而这一切对于张小河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妙了,本来山东的人没来之前,这城固的大小事务,除了刘凡就是他张小河说了算,但自从山东的张玉鹏接受民政之后,他的权力迅速的缩水,到了最后,就只剩下招募流民这一项工作了,虽然被刘凡任命为民政副主官,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明升暗降。在品尝过权力的滋味之后,却有突然被剥夺了,张小河心中的不满和不甘可想而知。但是虽然心中有万分的不满和怨愤张小河也不敢背着刘凡搞什么小动作,因为他十分的清楚刘凡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仅仅是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就让张小河浑身战栗,一旦背叛刘凡等待他的将是怎样悲惨的结果?张小河不敢想。

没有办法跳出规则,那么张小河只能去适应规则,而破虏军的规则,刘凡制定的规则对于一直生活在大明中原的张小河来说完全是陌生的。虽然千难万难,但是心中的不甘和对权利的执着,还是驱使着张小河竭尽全力去适应全新的规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刘凡惊奇的发现张小河不断的跟在张玉鹏身后打转,瞻前马后,可谓是极尽献媚之能,甚至比对自己还要热情一些。出于好奇刘凡找来张玉鹏询问原因,通过张玉鹏的讲述刘凡很快发现了张小河的目的所在,对于张小河的心思刘凡还很清楚的,这种事情也是他乐于见到的结果。于是嘱咐张玉鹏对其多多照顾,最主要的是给他“洗脑”在没有取得刘凡的信任之前,张小河的职位是不会有任何变动的。

除了军事进攻,民政建设两大方面,其余的诸如训练新兵,打造军械,搜集情报都取得


状态提示:第280章 步入正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