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江湖掌门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庆王叛乱

面对常威的疑惑,王嘉胤道:“大人,可知三边总督武之望为何自杀?因为他手下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

常威悚然一惊:“所以,王二、高迎祥能够收买长城守军,偷偷出塞。”

王嘉胤轻声道:“也不叫收买,高迎祥等威望素著,张献忠、李自成久在军中,在边军里可谓一呼百应,影响力极大,所以,他们想要进出长城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长城在这伙人面前形同虚设,官军是他们的兄弟,随时可以就地补充人手,要打要跑自由自在?!常威这才知道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局面,困难比想象中大的多。

“幸好皇帝让我带了义勇营来!”常威庆幸之余,更是感佩起皇帝的先见之明来了,要不然这回别说办差,回到朝廷都要身败名裂,下狱论罪了!

这个说法,让常威心中既疑惑又有些不安,“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要跑?留下来击败我,渭河以北任其驰骋岂非更好?”

王嘉胤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军队,苦着脸道:“大人莫要说笑,你这支全骑兵火枪军队,进退如风,军纪森严,全陕西根本没有对手,即便有十万大军都奈何不得,十万饥民又拿什么来抵挡?”

这倒是实话,流贼吃不饱饭,没有武器,没有训练,义勇营骑兵甚至没有开过枪,纵马驱驰都能轻易获胜。

“幸好赶在刚刚起事的时候就来了,若等他们有了战争经验,再想扫平可就难了!”常威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准备足。

等几人画了押,常威问道:“王二、高迎祥带走了多少人?这里还剩下多少人?”

王嘉胤道:“他们带走了三万精壮和起事的士卒,这里还剩下八万人。”

“难怪不反抗,原来主力都跑了!”这句话让常威既庆幸又不甘,心里颇不是滋味。

这八万人原本是按照县乡村等地域特点结成的队伍,首领就是王嘉胤、王自用等八人,常威却按照军中手段,依强壮老弱,编成卫所百户等单位。

初步一编,得到十四个卫,名义上王嘉胤等十四人是十四卫长官,实际上却由义勇营抽调的军官管理日常事务。从百户、千户到卫官等中高级军官,共三百余人进入流民卫成为指挥官,当然,这只是初步,按照常威的设想以后还会逐步控制。

十四卫中有四卫精壮,共两万余人,只要粮食到位,按照义勇营的魔鬼式训练,三个月就能成为有战力的火枪兵,看起来也颇为不俗。

将人心安定下来,常威又写了一封关于如何恢复陕西经济,彻底治乱的奏疏,令手下在平缓处渡过黄河,走偏关从长城内沿朔州一线向东,直直向北京而去,横穿山西到北京只有八百余里,借助沿途驿站,三天之内就能到达。

内阁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值班,可以第一时间将这个紧急情况送入皇宫,这种军国大事魏忠贤不敢耽搁,皇帝会马上知道,这个时候大家应该不会扯皮,几个时辰就会批准常威的计划,起码会先批准拨粮的事情。

每人每天一斤粮食足够吃饱,八万人一天就是八万斤,约合五百石(一石一百六十斤)一年就是二十万石粮,常威要的百万石粮,还将饷算进来了。因为,他要在这里弄一个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大工程。

砖瓦、水泥工厂是要首先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解决大家的房子问题。因为,贫苦人家的房子都是用泥巴夯土,加点木梁,茅草泥瓦之类垒成的,这种房子刮大风,下大雨都不牢靠,很容易倒塌死人。

眼看要进入六月炎夏了,陕西依旧是滴雨不落,即便分了土地,这些人回去,也没办法种。而常威要干的是工业,也需要大家聚集在一起。

一旦有了工业基础,别说八万人,八十万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因此,他准备就地修筑房屋,建立工业基地。

陕西有着丰富的资源:盐矿、煤、石油、天然气、汞、金、水泥用石灰岩、玻璃石英岩,不仅资源储量可观,且质量上好。陕北的煤炭、石油更是宝贝,这里有建立工业的基础,还有现成的八万名劳工,所有一切条件都成熟,缺少的只是办法、技术和资金。

隔壁的山西阳城县是有名的冶铁大县,每年向朝廷缴纳的生铁超过一千万斤,按照交一半留一半的算法,阳城的矿主们每年都留有至少千万斤生铁,按照常威的计划,估计需要百万斤生铁,百万两银子就能买到,不算什么;弄到生铁,就地开采陕北煤炭,用高炉冶炼得到精钢,不但足够自用,还能卖出高价,划算的很。

虽然‘山泽渔林矿’这些赚钱的产业,基本上都握在藩王和豪绅富商手上。但问题不大,如今满地流民,这些人还巴不得早点脱手去更加安全的地方呢,即便他们不愿出让,常威也有的是手段和银子来逼迫他们。

华夏认识和使用石油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班固所著《汉书》中“高奴有洧水可燃“的记载,高奴就是延安府延长县;北宋的大科学家沈括经过实际考察,发现一种褐色液体,陕北人叫它“石漆“、“石脂“,用来烧火做饭,点灯取暖。

沈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石油”,在宋代,石油被加工成固态制成品-石烛,一支石烛可顶蜡烛三支。

宋代利用石油、沥青掺于火药配方以制作火攻武器--猛火油,还使用沥青,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在宋代就钻成了一千米深的油井,水平极其高超。

到明代,石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七章 庆王叛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