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同行笑死。”杨伟拍拍小手站了起来,踢了踢袋子,“收了吧,费这么大劲卖块八毛的,钱呢,缺钱不找家要,连痰盂都不放过,也真是有贼瘾,过几天我有病,哥几个再干这些破事就甭拉我入伙了……”
场上几个孩子根本不管杨伟怎么想,把不能卖的统统随地一扔,高高兴兴的收拾起来。
不一会,杨伟大摇大摆的在前开路,后面跟着五个兴奋的背包客,六个全不缺钱,就是缺德的家伙,顶着艳阳,大步走在发财的路上,朝着他们永远不会承认去过的地方走去。
中央音乐学院。
西城,复兴门外南大街。
八十年代末,这片还没有那么多临街琴行与地下练琴室,只有为数不多几个卖大众钢琴的小店与书店,饭店反而多些,临街拐角会有些勤工俭学的学生把自己的资料贴在附近,与琴行相熟的学生也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
毕竟是艺术类院校,学这个的大多家境差不到哪去,倒是不会像一般类院校寻求勤工俭学的学生那样,亲自打牌子到街边拉活,与进城做零工的泥瓦匠一样,在路边竖起一块块家教资料的板子,蹲在路边守株待兔。
不过也有例外,临街天韵琴行的门前,就徘徊着一个缩着脖子的女孩,穿着高领毛衣,下身一条浆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踌躇着不知道该不该进人店里打扰。
谭小雅没辅导过孩子,也不知道家教该怎么做,只是道听途说的一些同学传授的经验。
小姑娘毕竟脸皮薄,出来勤工俭学并没有告诉舍友,本来想到了琴行留下联系方式就走,临到地方了,却怎么也迈不开步。
“小姑娘,进来!”一个儒雅的斯文中年,推开琴行半掩着的门,面容上带着笑,冲着谭小雅一挥手招呼。
“诶。”谭小雅脸一红,不好意思的答应一声,低着头冲琴行正门走去。
“院里学生吧,看你在门口溜半天了,大冷天的进来坐坐,喝杯热水。”儒雅中年笑呵呵的招呼谭小雅,把小姑娘让进店里。
“谢谢叔叔!”谭小雅进了店里反而放松了,落落大方的致谢。
“呦,您都看见我脸上褶子了?”儒雅中年哈哈大笑,“这辈分涨的,岁月不饶人哪。”
“老板,您年轻着呢。”谭小雅被玩笑一开,身心也放松了,来回打量着不大的琴行。
满共三台钢琴,一张茶几,一排半沙发椅子,墙边倚墙放着一个大提琴,旁边还有三小不同颜色的小提琴,墙上木格还固定着一把把各式各样的吉他,她不懂这个,也看不出好坏。
“我就一给人看店的闲人,宋万,与梁山好汉云里金刚重名,按好汉的规矩,叫宋哥吧。”宋万笑呵呵的回了一句,拿暖瓶倒了点水涮了涮茶杯,走到门口把水一泼,又重新回来倒了半杯,递给谭小雅。
谭小雅接过茶杯,厚瓷隔离了热度,也不显烫,干脆像暖手炉那样抱在手里,冲宋万甜甜一笑:“谢谢宋哥,我叫谭小雅。”
“小雅你好,初次见面,水酒一杯也没有,为表示歉意,宋哥能帮你做点什么?”宋万缓缓出声,声音平和,一点不给小姑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