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穿越1859之铁血兵王>第三百零一章 千年未有之先例

百废待兴,郭烨即便是习惯了当甩手掌柜,都依旧忙得双脚不沾地,士兵等着他去检阅;济南府各县等着他去巡检;筹备中的几项工程也正在一一展开,最终为重要的是,银行要开业了,这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将银行启动起来,他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源支撑各项事业。

郭烨一口气拿出来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山东省布政使司也挤牙缝般的从府库中调拨了二十万两白银,这可是郭烨跟郭嵩焘下了死命令拿出来了的。

按照行规,一个新的钱庄开业,当地的钱庄要按例存入一份份子钱,以示祝贺,更何况这钱庄还是巡抚大人的私产,公家的跟私家的那是截然不同的,存入公家的银行,最多抚台大人多一分政绩,但是,这个年轻的巡抚缺政绩?他现在的功绩多的都用不清,人家绝对不会在乎这么点东西的;但是作为抚台大人的私产就不一样了,自己存入的越多,对抚台大人的帮助越大,那抚台大人的脸上就越好看,日后自然也能够留下一个说话的机会。

整个山东在济南的钱庄,都送来了例银,而且一口气送来的比之往常,还要高上两倍!哪怕是付出双倍的利息,也绝对不会眨一下眼的!

不但如此,除了这些钱庄之外,当地的一些商户们更是将大笔的银钱拉了过来,排着队要向钱庄里存钱,抚台大人开的钱庄,不存给抚台大人,还去存给谁?有钱干嘛不让抚台大人挣了,去给别人挣呢?傻子才会去做那种糊涂事!

但是,前来存钱的人到了柜台前,登时有些傻眼了,只见钱庄门前的大告示牌上,写得清清楚楚,年息一分,月息一厘。每月初一结算,钱庄按照规定利息付给储户利息!

付给储户利息?

商户们全傻了,擦,这哪里是给抚台大人点好处啊,这明明是来占抚台大人的便宜的!一个商户回头对同行说道:“兄台,这上面写得是真的?我可是拉来了一万两的银子,甚至将其他钱庄的钱都取了一些出来啊。这一年下来,光利钱就是一百两银子。一百两啊,你说抚台大人会不会将我的商号给抄了?”

另一个人苦笑道:“你才一万两,我可是带过来了两万两啊,足足两万两!那一年下来,岂不是两百两,向抚台大人伸手要两百两银子利钱,你只不过是抄商号,我没准就是要抄家啊,这谁还敢存?”

不过是他们犯愁。一旁的钱庄派出的代表,也蒙圈了,彻底蒙圈了,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为别人管钱,还要倒付银子的。自己这些人都是来随份子的,表示一下恭贺,这如果存了进去,一年以后,赚上几百两银子回来,那还叫什么恭贺?抚台大人脸上不是也没有光彩?

更重要的是。如果上面的告示是真的,那特么的,还让其他钱庄怎么活?别人的钱庄都是收储户利息的,一进一出,那可是差着不少钱呢,如此一来,傻子才会将钱再存入自己的钱庄啊。还不都得疯了似的,存到抚台大人的钱庄里来吗?本来抚台大人有着布政使司衙门的入股,就已经占据了极大的先机了,现在在这么一搞,那其他的钱庄更没有活路了啊!

一个钱庄的掌柜的大着胆子向前走了两步,向着一位师爷问道:“这位老先生,咱们家抚台大人没有搞错吧?倒给储户利钱?这可是自古以来钱庄从来没有有过的规矩啊?是不是你们大意,给写错了?”

师爷苦笑道:“我倒是希望写错了呢,我们已经找人向抚台大人请示过两次了,准确无误,就是这样啊!一月一厘,一年一分,抚台大人的印鉴还在上面呢,我滴个天啊,如果一年下来,有着上百万两银子存进来,光是利钱就是上万两啊,还要再算一笔损耗进去,还有放贷出去后的死账,那抚台大老爷,还不得赔死?”

师爷也是满心的牢骚,在商言商,既然是开钱庄,当然抚台大人管叫交银行,那就要有钱庄的规矩啊,咱们不是赈济灾民开粥铺!这样下去,钱庄绝对是支撑不住的!多少钱也搁不住这么亏!普天下,也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但是,这个时候师爷的话,已经被别的商户的人听到了,这是真的!抚台大老爷,亲自认可的,还签了印鉴,还有这样的大好事啊!那傻子才把钱留在其他的钱庄!都******取出来,全部存入抚台大老爷开的这所齐鲁银行里来!

商号的掌柜们一拥而上,开始叫嚷着存钱,一定要“支持”抚台大老爷的产业!

但是,商号们的掌柜们都高兴了,其他钱庄的掌柜们却是都傻了眼睛,这是要收其他钱庄的命啊!这可怎么办?人家抚台大老爷有钱,有势,如果真的想要将这些钱庄给挤到了,那简直是轻而易举,谁也无法撼动,他在京中的后台,听说可是恭亲王,堂堂的议政王,谁也惹不起!

怎么办?接下来,几乎所有的钱庄必将迎来一个巨大的挤兑潮,可以预见,钱庄们能够有三成存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了!

正在这些掌柜的愁眉不展的时候,郑春平走后面走了出来,喝道:“所有钱庄的掌柜们听着,抚台大人听闻各位前来道贺,特地召你们入见,抚台大人要亲自向各位表示感谢!诸位请跟我来吧!”

听到张春平的话,众人如梦方醒,一个个如丧妣考,别人最多喝点人血,这个抚台大人,这儿是要吃人肉啊,而且是吃人肉都不带吐骨头的!

只是抚台大人的命令已经下来了,谁还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一章 千年未有之先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