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崛起明末1616>第68章发展养殖业

把种植马铃薯的事情安排下去后冯有财的心里去了一大块心病,心想,要是成功的推广了马铃薯,在这小冰河到来的时候应该不会再饿死这么多人了吧,也不会再有那么多起义的了,至少能为西北留下一些人气。

俗话说: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粪肥是植物的粮食,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给农田施肥是提高产量、夺取丰收的重要条件。为了增加农民的种植收成,就必须扩大农家肥的来源啊。

养猪现在肯定是不适合西北的,连人吃的粮食都不够,哪有粮食给猪吃啊,要是不吃粮食猪也不长啊;养牛的话生长周期太长,而且繁殖太慢了,每村有几头牛用来耕地还可以,要是靠养牛致富显然是不大可能;那就只能选择养羊了,羊的繁殖快,生长周期短,很适合现在的农村致富,而且羊皮还是现在人们冬天保暖衣物的主要来源。

于是冯有财又去了一次河西区,要求驻扎在此地的骑兵,到北部抢劫那些小部落,要一直抢到磴口县西边,靠近后套的地方,要把牛羊马都抢回来。自己牧区里的羊只留下上好的母羊;公羊、不是很顺溜的母羊和小羊全部赶回千户所。

先是要把羊分给官兵和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教师,政府乡长享受保安军百户的待遇,其他人员分别享受小旗官和总旗官的待遇。这次分羊也是按照级别来卡,保安军士兵可以分1公1母2只小羊;小旗官可以分2母1公3只小羊;总旗官1公1母2只大羊;百户官可以分2母1公3只大羊;千户官可以分3母1公4只大羊;当然,只有结婚成家的或者父母在千户所种地的才可以领,否则的话先记着,等成家后再按照现在的级别补上。

对于野战军和骑兵参照各自级别享受比保安军高一级的待遇。

所有教书的秀才全部享受总旗官的待遇,按照总旗官的待遇领取。

对于正在训练,还没有转为正式保安军的,全部是1公1母2只小羊,要是3月20日考核通过保安军选拔的,这2只羊就送给他们了,要是没有通过的,明年秋天要送1只60斤以上的大羯羊给千户所。

对于不在以上范围内的家庭,也可以领取,不过到明年要还给千户所2倍的羊,3只小羊等于1只大羊,大羊的标准就是要超过60斤重,比如领养3只小羊的,明年要还给千户所6只小羊或者2只60斤以上的大羊。现在可以申请,到村长家报名,村长再把名单和愿意领取的数量交给乡里,乡里汇总后报到千户所,千户所要是没有羊了就再去抢,现在郝战就喜欢干这件事情了。

对于抢回来的公牛和小牛,公马和小马,强壮的公牛还是要分配给各村耕地用的,能当战马的就留给部队自己使用;不能留下的也是采用领养的办法交给各个村里,或者直接以比市场价格略低的价格卖掉,现在冯有财可是不需要公牛或者公马了,自己从系统购买的小牛全部是公牛,等长大了就是很好的杂交牛或者马了。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给村民发放从系统中购买的小羊或者小牛小马,主要是冯有财自己也不知道杂交后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暂时还不想把新品种扩散。

对于冯有财这种办法,就能让大家增加农机肥的来源,消耗一些农村作物的秸梗,算是废物利用,否则很多都直接烧火做饭了,还能增加大家的收入。所以大家对冯有财很少敬佩,这让他获得了不少人的忠诚,也算是意外之喜,只是这些忠诚所增加的积分,就让冯有财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当然,这是不能告诉大家的,只能自己偷着乐了。

由于汉族人中擅长畜牧养殖的人还是太少了,现在冯有财的放牧区里有这么多的牲畜需要人照顾,可是招来的人中擅长养殖的又太少,这让冯有财很是苦恼,在与张扬闲聊的时候,张扬说:”少爷,你可是不缺擅长养殖的人,只是你没有意识到吧。“

冯有财怎么思索也没有想起谁会养殖牛马的,张扬看少爷想的这么辛苦,就说:”少爷,从蒙古部落里解救出来的那些汉人不都是养殖的好手吗。“

冯有财一想可不是吗,要是这些人不会养殖的话,蒙古人怎么会养闲人,就是不会的,也要尽快学会,否则蒙古人不会白养活他们的。”哎呀,是我进入了一个误区,只想着怎么把他们培养成战士去报仇了,没想到这块啊,谢谢了。“

”少爷,我看愿意去养殖的人不会多的,他们还是想要亲手报仇的,肯定是愿意当兵啊,再说了,当兵的待遇多好啊。“

”那咱们就先把那些没有能够通过选拔的人送去放牧养殖,保证提供好的伙食,甚至给他们提供一个老婆,让他们安家,要是再不行,承诺每年工作出色的人可以跟野战部队出去袭击蒙古部落一次,让他多砍几颗蒙古人的脑袋,给他们提供一个报仇的机会,否则对于那些年龄大了的,身体条件不好的人一辈子也别想报仇了。“

张扬说:”这个2个办法也不错,先试试看吧。只要给他们报仇的希望,肯定会有人愿意去的。再说了,咱们又不是虐待他们,是雇佣他们,他们也不会过于反对的,毕竟是咱们把他们救出来的,还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要是离开咱们这里,估计这些人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让冯有财十分头疼的问题在张扬的指点下这么简单的解决了,人也放松了很多,哼着小调向后院走去。

等回到后院的时候2个姐姐笑脸相迎,弄的冯有


状态提示:第68章发展养殖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