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贞观文宗系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个学派的萌生

张衡路不能就此回去。

他还需要等待一个答案。所以即便知道需要虚度半日光阴,依旧如此耐心的等着。

只是,晚饭时候得到的答案,差点让他崩溃。

罗彦倒是也知道事情重要,还将回复放在密封的信封中。但张衡路取开看的时候,上边赫然写着:“不急在一时。”

张衡路想骂人了。什么叫做不急在一时,难道非要逼着李世民将太子给废了,这才要着急么。顿了顿足,张衡路气的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往陆府内宅看了一眼,冷哼一声便走出了陆府。

自己这般火烧火燎过来,却遭受这般的答案。张衡路发誓定然要将这件事情告知东宫的所有属官。这些,便不是其他人能够知道的了。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陆府倒是没有因为张衡路来过便重新变得热闹。谁都有自知之明,不是没一个人都有那般显赫的身份。

当陆府的中门再次开启的时候,走出来的便是闭门十天的罗彦,以及陪着他一道前往苏州的长乐和陆敦义了。

一切庶务都由杨说老先生张罗,罗彦自然乐得清闲。提前几天到达苏州,却是因为罗彦作为讲授之人,总得提前见见那些知名的大儒。

舟行一天,一行人就此到达了苏州。不过,却并没有在城里下榻。

此次讲学的地点乃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山上。杨说老先生找到此处,乃是因为山下便有一座当地豪绅的庄园。正好可以供前来的士子们休息。

罗彦的住处自然也在这里。通报过后,很快长乐和陆敦义便被带去安排住处,而罗彦则是被带到了一处小阁楼。

缓缓沿着楼梯往上,踏足二层的时候,便看到杨说老先生正陪着几位和他岁数差不多大的老儒说话。见罗彦上来,当下高兴地说道:“来来来,看看我江南这一辈的俊彦。”

起身走到罗彦身前,指着方才坐在他身边的那位说道:“这位是道珩,听名字是方外之人,其实乃是名儒。《春秋》一道的传承,天下除他之外,寥寥无几。”

道珩人如其名,确实有些仙风道骨。一脸的祥和看着就给人一种好感。

罗彦躬身一拜:“多闻先师提起黄山名儒,今日一见,罗彦三生有幸。”

“哈哈哈。”被人说出来路,自然比那些客套的久仰大名要好很多。虽然是一位后辈再说,但也足够让这位老先生开怀了。

朝着罗彦点点头,显然是认可了罗彦。

接着杨说指向他另一边满面虬须的老人,带着几分调侃:“你莫要看他凶恶,他是我们之中性格最好的。江宁怪客客守中。想来离你庐州很近,你是知道的。”

罗彦哪里能不知道。他在长安的时候,还接触过这位教授过的学生呢。自然也是一拜,客套的话,却也不再多说。

当杨说再次指向一位的时候,罗彦苦笑了一声。

这位罗彦绝对认识,因为这就是他们庐州来的。

“尚可先生,才是小子真正的久仰大名。当年尚可先生门下求学弟子众多,罗彦也曾去过一趟。奈何当时家境贫寒,不能久居,未曾熬到与先生亲见一面。”

被罗彦这么一说,杨说笑了笑:“尚可,你这回可是将一个好弟子给放走了。”不仅是杨说,便是其他人,也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唯有尚可,一脸苦笑:“原本我倒是极力反对沙门。不想这回还非得信一次。万事还真是有缘法啊。”

又见过几位,也都是江南各地颇有声望的老儒。

待杨说拉着罗彦坐定,这才有人好奇地问道:“罗彦,我等听闻你要讲学,便受邀前来。只是,你要讲什么,能否提前让我等听听。”

虽然名为好奇,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考验。如果罗彦所说能够通过他们的考验,杨说的心意,他们自然便会认同。但相反,那就不好意思了。

到时候听听也就罢了,却也不会过多为其捧场。

“后学仕宦十载,官学和地方都有涉猎。其中就发现了一个怪象。士林之中,有不少人将先贤之言奉为圭臬,以至于涉及俗务,悉数照此而行。以至于为官者迂腐,为民者刻板,闹出了不少笑话。以是此次讲学,我便要说一个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少人对于这个新的名次感到不解,不禁追问。

“不错,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所有人都去做了那,谁来救济天下的生黎。先圣与乱世东奔西走,为的不正是这件事情么?”

儒家是入世的学说,空谈自然是入世最大的敌人。他们这些老儒有不少都是经历过仕宦的人。虽然也有一直在野的,可也少不了向皇帝上疏。

种种言行,都是与这个知行合一符合的。

自然,就不会有人反对。反倒是因为罗彦短短几句话,让几人好生激动。

“说的好。早些年就听闻士林有个狂生,说读书若不能救济黎庶,还不如去做那庄稼汉。想来那个狂生便是你了。罗彦,别处我不知道,在江南你说的那种读书人委实多了一些。好好讲,让那些个自娱自乐的后生们听听,什么才是担当。”

这话可不是杨说说的,而是那位江宁怪客。

当然了,其他人虽然没有开口,不住的点头却也告诉罗彦,这件事情,他们同意了。

杨说老先生尤为高兴。罗彦虽然是陆德明的弟子,但是这回苏州讲学却是他促成的。这样顺利通过江南最顶尖的一批大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七章 一个学派的萌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