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争霸系统>第五百一十六章灭亡阿根廷

鲁登道夫把困难汇报到德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小毛奇把这次战争当成德军对战英法俄的练兵,如果连美国人仓促修筑的要塞都不能攻破,那如何攻克比利时的烈日要塞而进入法国呢?如果连这种防线都不能突破,那将来如何称霸欧洲并与夏帝国的强大军队对阵呢?

总参谋部的人员研究了双方的武器配备之后,感觉双方使用的榴弹炮都是夏帝国提供的,而且最大口径只有155的要塞炮和重型榴弹炮少之又少,于是小毛奇在请示德皇同意之后,决定尽快卖给巴西一批210的榴弹炮进行攻坚,一定要攻克美国人的堡垒,同时,命令国内加紧对420巨炮的研制。

巴西政府欣然接受德国总参谋部的建议,同意采购德国的巨炮用于攻克美国人的防线。

巴西连续收复几个州,前线战局处于僵持状态,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外海有夏帝国帮助防守,不担心美国海军的反攻,所以巴西国内目前局势非常稳定,全力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视线转到大唐王国,10月初,在陈德志上将的指挥下,大唐王国的军队在消灭智利之后,紧接着对阿根廷完成了包围。

留第一军驻守大唐王国临时首都圣地亚哥之外,其余部队全部参与对阿根廷的作战。

第二军10万官兵在4个旅的日本雇佣军和10万白人雇佣军的协助之下已经在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方向做好战争准备。玻利维亚的军队被改编为1个师团和3个旅团的雇佣军,巴拉圭从前线调回来的陆军,除根据自愿的原则组建了一个旅的雇佣军外还选拔了1000人成为警察,在后方协助维持秩序。

南线由第3军和第4军以及10万人的白人雇佣军负责作战。

另有4个旅团的日本雇佣军分驻各要地,剩余的雇佣军负责维持秩序和负责运输辎重物资等工作。

阿根廷的海军比智利和巴西更加弱小,夏帝国南大西洋舰队顺利封锁拉普拉塔河口,他们那几艘老旧军舰根本不敢应战,躲在港口内吓得瑟瑟发抖。

阿根廷的陆军更不是大唐王国的对手,大唐王国3个主力军装备的火炮都是二战时候的技术,而阿根廷陆军装备的火炮是英法德等国上世纪的老旧火炮,其性能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对大唐王国的陆军形成威胁,再说了,大唐王国有飞艇协助轰炸,有侦查飞机和巡逻飞机提供敌方军队的情报,阿根廷陆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不断损兵折将,不断向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向退缩。

阿根廷陆军采取节节抵制的策略,而大唐王国从四个方向不断压缩阿根廷军队的生存空间,准备把他们全部赶到他们的首都地区,然后一次性消灭。

对于阿根廷军队,由于他们坚决不投降,陈德志命令飞艇对阿根廷军队的阵地和撤退中的阿根廷军队进行不间断的轰炸,为了增大杀伤力,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这使得阿根廷军队官兵死伤惨重,他们的内心中对残忍的华人痛恨的咬牙切切。

燃烧弹在人群中不断爆炸,发出“轰、轰、轰......“的巨大爆炸声,每次爆炸都升腾起十几米高的火焰,火焰面积波及几十平方米,四溅的燃烧物更是飞溅到几十米开外,爆炸点周围的官兵非死既伤,死者一般被烧成灰炭,伤者更是生不如死,无论医生如何处理,他们的伤口都会迅速恶化而在几天内痛苦的死去。

这种火焰以及四溅的燃烧物非常奇怪,无论怎么翻滚都无法扑灭,就是跳到水中还会继续燃烧,这让周围目睹惨状的官兵吓得根本不敢继续与大唐王国的军队对战。

南美洲和平这么多多年,就是有战争也是常规战场,使用的武器弹药都没有燃烧弹这么残忍,没有这么大的威力;看到死伤惨重的战友,以及受伤战友生不如死的惨状,吓得很多阿根廷官兵在逃亡的途中扔掉武器装备,脱去军服,化妆成平民百姓逃走。

普通百姓在军队撤离之后也逃离了故土,向着乌拉圭和巴西的方向逃跑,由于人群的数量太多,行走的速度又慢,以至于道路都被堵塞;他们边走边诅咒着华人,是罪恶深重的华人带来了战火,让他们被迫远离故土成为流民。

而巴西则在大唐王国的暗示下接收这些流民,并把其中强壮者征入军队,加强巴西军队的实力,同时也是给这些难民一些出路。

到12月中旬,大唐王国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完成了包围,并围着城市修筑了一道防御线,避免其中的人想突围逃跑。

为了获得一个完成的城市,并把首都搬迁到该地,陈德志上将命令军队不得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进行轰炸和炮击,而是派所有的阻击手对阿根廷的军队官兵进行逐个击毙。

阿根廷的守军被隐藏的狙击手不断击毙,使得他们对这些躲藏在暗处的大唐王国官兵更加恐惧;谁都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被秘密飞来的子弹击中。

想向外突围的阿根廷官兵组织了几次冲锋,都被对方密集的火力击退,在产生严重的伤亡之后,他们放弃突围的打算,既然敌人把他们包围了,一定不会让他们逃脱。

连同涌进首都的难民和部队官兵全部被包围,而敌人又不进攻,他们又没有胆量反攻,长此以往,他们坚持不了多久,有这么多人要吃喝,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储粮会很快被消耗光的。

12月下旬,阿根廷总统何塞·菲格罗阿派人与大唐王国进行谈判,希望能接受他们的投降。

陈德志上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六章灭亡阿根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