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大家子人出游,行程很慢,李超不急。
李超就当是带着家人出来旅游,走走停停,这里呆几天,那里住几日,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如今天下太平,丹灞道上也成了繁华的商路。大唐海贸兴旺,可陆上丝绸之路也一样繁华。近年朝廷开拓西域,三千多家西域领主,带动的是百万移民开拓西域。
每天,从丹灞路上都走过源源不断的马车,既有商旅的货车,也有移民们的蓬车。因为西运河的开通,加上丹灞路的打通,使得现在通往关中的道路,就以丹灞道路最繁华。
西入长安,有三条要道。
函谷关道、武关道、蒲津关道。
函谷关道也就是潼关道,而武关道,也便是如今的丹灞道。
函谷关道通河南,蒲津道直通河东,武关道则通山南。另外还有几条小道,是通往汉中地区的,陈仓道、褒斜道、谠洛道、子午道和y平道。
“丹灞道真是大大方便长安与汉京的交通和运输啊。”老爹看着那往来不绝的轨道马车,惊叹着道。“居然还能用轨道行驶马车,真是厉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外面的三月,已经是百花争艳了,但在秦岭山里,春天似乎才迟迟来到。
李家的队伍在这里露营,孩子们无比高兴,自己忙着野营野炊呢,崔莺莺她们则在护卫的护卫下,踏青赏花,欣赏着难得的春光景色。
李超爷俩漫步路边。
老爹对轨道马车很惊叹。
李超眼里却是平常,轨道马车本来就是由他带来的,最初是在李家的矿场使用,铺设轨道,用于拉矿石。用上轨道之后,马拉车厢效率大大提升,可以拉动原来几倍的车厢。
几匹挽马一起,就能拉起一长串的车厢。
后来钦州港、旅顺港、琉求港等李家的海港,也纷纷在港口码头铺设了轨道,用于运输货物。在后来,甚至从港口码头到城里的这段路上,也开始铺设轨道。
虽然距离不长,但因为港口码头的运输量大,因此这不起眼的轨道,却是相当有用。短短几年时间,如今轨道已经风行天下。许多矿山、码头都开始装上了轨道。
丹灞道秦岭山口这段十里长的轨道,其实也已经算不得新鲜了。
不过这里的运输量却是巨大,毕竟丹灞道现在是关中与关外运输量最大的一条线路。
“就这十里路,铺设了对开的两条轨道,每隔一里还设有一段岔线,保证万一马车故障损坏,还能及时让出路来。”李超给老爹介绍着,“这么十里路,朝廷在这里常驻了两个军府,有两千府兵,并一直保持着至少五百人在值,就为了保护这路轨道的安全,以及维持秩序。”
“朝廷还准备再铺设两条轨道,以保证这里的交通运输。”
老爹找了块路边的石头坐下,看着轨道上那一辆辆几乎跟排队一样通行的马车,还是觉得难以想象。
“这一天得来来往往通行多少车马?”
“反正非常多。”
轨道最重要的还是载货运输,人马通行中间还另有便道。轨道提升的还是运载量,普通的马车,装不了多少货物,但轨道可大大提升。四马匹甚至八匹马做为动力,能够拉动一长串的车厢。
尤其是在这里是丹灞两条运河的陆路中转,最需要的就是速度,不能堵塞。
两边的路口河边码头,有标准的轨道车厢,从船上卸下来的货物,一车车的装好,然后就可以按顺序发车运输,通过轨道运到另一边的路口码头,再装运上船,然后运往长安。
若没有这些轨道,丹灞道根本转运不过来,这段陆路,就会狠狠的堵塞丹灞道。
这条路是日夜不停的。
路边排列着许多灯柱,一到晚上,就会挂上灯笼,让夜晚也不停歇。
甚至因为这繁忙的交通运输,现在这条十里长的路两端码头,都成了一座十分兴旺热闹的商业集镇。
十里路边,也出现许多商铺客栈等。
最多的还是一家家的修车行。
马车坏了,直接推进岔线,让出轨道,然后立即有修车行过来修车,方便快捷。
中午。
爷俩散步回来,饭已经做好了。
今天吃的是李璟兄弟几个做的饭,在野地里挖的行军灶,架上行军锅,有捕到的鸟,也有钓到的鱼,还有猎到的兔子,以及采摘的野菜蘑菇等,饭是用竹筒烧的竹筒饭。
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好看,但这些菜却很有野炊的感觉。
李超不嫌弃,还挺喜欢。
崔莺莺她们倒也只是象征性的吃了点,李家的队伍很大。这一行护卫有八百,反正是不愁安全的。李璟他们兄弟,都还各自有一支自己的伴当队伍,全是些年轻的少年。
“这鲫鱼汤烧的还不错,让我想起了当年头次去河北打仗的时候,那时正是冬季,军中缺粮,也没什么新鲜r食蔬菜。于是我就带人去河里捕鱼,然后炖鱼汤煮鱼吃。”
附近就有小镇,也有干净舒适的客栈,不过李超还是喜欢沿路这样露宿野营,感觉非常有意思。
李璟他们也早就习惯这些了,基本上每年,李超都会带他们在京郊踏青郊游,春天踏青郊游,夏天野营,秋天有时甚至会去武当山。
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带着各自的伴当们,玩的很潇洒。反倒是李越这个叔父,跟李璟他们有些生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