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538.第538章 行行出状元

稻穗饱满沉甸。

李世民把袍脚扎起了腰里,把裤腿扎高,袖子也挽的高高的,一只手里拿着一把三角筐网。

李超则扛着一把抄网跟在后面。

萧瑀、陈叔达两位曾经的皇子,如今的宰相,则一人提着个木桶跟在后面。

长孙无忌更是跟李超一样换上了背心短裤,看起来是想一展身手,来个混水摸鱼。

其它几位宰相也都是挽袖子扎裤脚,鞋也脱了,袜子也除了,打起了赤脚走在梯田间的田埂上。好在现在夏天,不比春天时田埂上的湿滑。

水稻抽穗之后,田里的水管理非常重要。并不是一定得一直要水,有时还得放干水。但什么时候放水,什么时候晒田,晒多久,晒到什么程度,这都是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庄把式把握。

水稻抽穗后,很容易倒伏,这个时候就需要晒晒田,控制水稻继续长苗。等差不多,又得保水,不能让水稻干着,具体把握,很复杂。

李超他们下田的时候,稻田里已经晒过一次田,重新又放上了水。晒过田后,有一个好处,就是田里的泥不会如沼泽一样,一脚一去很深。晒过的田放上水后,泥变的坚固了一些。

走在里面,倒也不会艰难。

“那里有鱼!”

李世民兴奋的喊道,田里留了水沟,倒不是太深,但鱼游过,还是有波浪的。

房玄龄拎着一个筐过来,“陛下,用这个罩。”

那个竹筐有点像是个鸡笼,就是下面底没有筐上,上面有个小口。在水浅水清的地方,看到鱼,直接罩下去,把鱼罩进去,然后伸手进去捉就好了。

小河小溪里,鱼多的地方,这个工具还是挺实用的。

李世民轻手轻脚的站住,转身接过房玄龄递上的罩筐,慢慢的凑过去,然后猛的一下子罩下去。

水花四溅。

“罩到没?”

后面几个宰相问。

“罩到了,罩到了,在筐里乱窜呢。”李世民凑下头看了几眼,然后得意的回头。

捋了一把袖子,李世民弯下腰去,把胳膊伸进筐里去捉鱼。

鱼虽被限制在那个小筐里了,但还是很拼命的在乱窜。

滑不溜秋。

李世民好几下都没捉到,不过他没气馁,反而兴致很高。

“不止一条,好像有三条,鱼不小。”

李超也从后面过来,凑在一边看热闹。

若是让一个农夫来,三两下都给捉住了,哪还需要这么费力。

不过李超也没去帮李世民,大家辛苦这么久,难道来这里度假休闲放松一下,最重要的当然是那种动手的乐趣。

就跟许多人去钓鱼一样,钓半天,最后鱼又放回去了,他们又不是图鱼来的,只是为了享受钓鱼的乐趣。

李世民吃不起鱼?他没有人帮他捉鱼?

摸了半天,溅了一身的水花,李世民终于捞到了一条,高兴的哈哈笑。

一条足有一斤多重的鲤鱼。

“这鱼肥,一会烤了吃,做个记号啊,这鱼是朕捉的。”

李家虽把李耳当成他们家祖先,但在唐初,还没有诸如不得吃鲤鱼这种事情。这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才越高越厉害,最终还下诏禁断天下采捕鲤鱼。当然,这道诏书,也不是因为鲤鱼跟李姓有关,而是跟道家有关。因为道教徒深信龙为鲤鱼转化而来,并将其引入经典之中,于是鲤鱼就成了道家敬仰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还称之为赤晖公。

信道教的人,是绝不会吃鲤鱼的。

当然,道教在唐兴盛,还是在玄宗时期,在此之前,道教也还没有那么的兴盛。连皇家也不过是拉了老子李耳做祖宗给自己脸上贴点金而已。

吃鲤鱼当然是没有问题。

李世民就很喜欢吃鲤鱼。

诗经里甚至有诗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说,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里的鲤鱼?难道娶妻就一定要娶宋国子姓贵族的姑娘?

这诗里透露出来的,正是当时春秋陈国吃鱼的风气,以黄河鲤鱼为最好。

一直以来,鲤鱼都是酒宴上的美味佳肴,还是人们送礼的珍贵礼品。

拎两尾黄河鲤鱼去走亲访友,那是倍有面子。

连孔子当年娶妻生子,儿子叫孔鲤,都是因为鱼昭公听说孔子生了儿子,派人送去了鲤鱼恭贺,于是孔子直接就给他儿子取名孔鲤。

鲤鱼吃法多样,最贵重的就是黄河大鲤鱼,越大越好,然后最流行的吃法就是鱼脍。李家田里的鲤鱼不大,这种鲤鱼跟条大鲫鱼似的,直接烤着吃,或者用来腌制是很极佳的。

萧瑀拿桶给李世民装好那三条鱼,里面还装了些水。

李世民看着桶里三条鲤鱼,充满成就感。

大家轮流罩鱼,网鱼,一会功夫,总算人人都收获了好几条。

提着自己的收获,皇帝宰相们都很高兴,虽然一身的水,还有好多泥巴,但依然很开心。

路过田边水渠,李超停了下来。

“怎么?”

“陛下,这里有好几个黄鳝洞,有黄鳝。”

黄鳝可是好东西,不论是切片炒,还是直接整条的炒成一圈,都是很美味的。黄鳝肉带着甜味,鲜美,而且还很补。

就是没有鳞,看起来跟条蛇似的。一些大的黄鳝有超过一斤的,甚至有两斤的,这种黄鳝以前也称虎皮鳝,或者黄皮鳝,头很大,而且很凶,会咬人的。李超小时候在外婆家玩,有次雨后,有虎皮鳝从水沟里跑到路上


状态提示:538.第538章 行行出状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