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第933章

大理寺卿郑善果看着算快面前的王太监,听着他一脸微笑的说出侯君集死了的消息,心里想骂娘。

大理寺是他的衙门,结果侯君集自杀了这消息居然是一个太监来告诉他。这可是内侍监的太监啊,谁不知道他是皇帝身边的宫廷总管。

“侯君集怎么死的?”

“暴毙!”

王太监依然是那副仿佛人畜无害的笑容。

暴毙。郑善果也笑了笑,这个消息真是有意思。

“好的,我明白了。”

“郑国公真的明白了吗?”王太监提醒。

“事已至此,某当然明白了。”

王太监满意的离开了。

郑善果立即叫来了监狱的官吏,一个个的询问。最后明白了一切,侯君集果然不是好死的,事情很清楚,皇帝亲自到牢里见了侯君集,然后赐了一杯金屑酒。

至于为何不明说赐死而是暴毙,老官场的郑善果也是非常明白的。

为了一个侯君集,天下舆论汹汹,甚至前后四位宰相辞职,还捎带一位枢密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杀侯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斗争。

现在皇帝已经骑虎难下,眼看着继续僵持下去,就下不来台。可如果杀侯,皇帝则将威望扫地。

皇帝也不简单啊,关键时候来了个暴毙。

侯君集就这么突然暴毙了。

皇帝也不用被迫打自己脸了。

侯君集这一暴毙,死的最是时候,连方式也最好。

“总算是死了,某也可以轻松些了。”郑善果提起笔,开始写报告。

中书门下。

郑善果的报告很快呈到这里。

“侯君集死了。”

房玄龄惊叹着道。

“死了?怎么死的?”

“郑善果说侯君集突然肠绞痛,暴毙!”

杜如晦沉默了一会。

“死了也好。”

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说死就死。早不死晚不死,这个时候死,肯定有内情的。

“奏报陛下吧。”

“郑国公说侯君集暴毙还是王太监通知他的。”这句话就说的非常有内涵了,一下子就把大理寺的责任给摘除了,同时也隐晦的表明了侯君集暴毙的真正内情。

宫中是知情的。

“这样也挺好的。”

一件棘手的事情,以这种方式解决,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李世民派人去卫国公府请李靖回去,结果李靖拒绝。

“卫国公说旧疾发作,伤痛不能理事。”

“加封李靖太尉!”

旨意送到卫国公府,李靖倒是接下了这太尉的三公衔,可就是不肯继续回枢密院。

一天之内,李世民三次下旨请李靖回去,李靖三次拒绝。

李世民无奈。

“授屈突通为枢密使,以刘弘基、柴绍、段志玄为枢密副使。”

武当山。

李超听说侯君集暴毙狱中时,只是点了点头。侯君集突然暴毙,内情当然瞒不过李超,郑善果可是他丈人呢,再说柯庆手下的那支刺客队伍如今已经带出来了,收集点情报完全没问题。

李超把消息告诉了程咬金。

老程倒是兴奋不已,“狗日的,总算是死了。”

“让他多活了三个月。”李超很平静的道。

候君集肯定活不了的,只是没料到最后是这么一个死法,李世民赐死侯君集,然后对外说是暴毙,这么看来,李世民其实还是不肯认错的。

倒是时报和半月谈遭了池鱼之灾,居然被李世民给封了。

这也是他没料到的,不过又在意料之中。

时报和半月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连朝廷自己办的汉京报都完全比不过。早前这两份报纸,还比较遵照李超的话,尽量别涉政,只做新闻。但现在,李超没有太多精力却管他们的时候,这两份报纸,还是不可避免的涉及了。

民间舆论涉及朝政,早晚会被收拾的。

这次李世民一怒之下,封禁了,他也不意外。只是意外李世民把李靖也给弄的辞职了。

“可惜了。”马周感叹着道。

这两份报纸,在他看来,是民间御史,对于朝廷广开言论,劝谏君王有很大的作用,甚至还能监督朝廷百官呢。

不但如此,报纸还有开启民智,弘扬圣贤道德之好处,但现在却被封了。

“不用担心,封了还可以解禁嘛。我这就比房杜几位宰相去信,时报和半月谈好好的办报,没有触及王法国规,陛下凭什么封禁?这天下总得有讲理的地方,我相信朝廷能给我一个答复的。”

马周笑笑,“这可是陛下封的。”

“确实,但陛下封禁两份报纸,却没经过朝廷。”

马周摇摇头。

他不再说那个,“文远,你对现在朝局怎么看?”

“挺好的啊,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粮价下调,斗米不过二十文钱,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很低的价位了。另一方面,朝廷通过佛道整顿和大普查,再加上之前的奴隶放免和赎身,现在朝廷的人口已经达到了近五千万之众。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课户。”

“武德四年,朝廷总户数不过三百万,课户不过百万,课丁更只有一百余万。但现在,朝廷的户数已经达到一千万户,课丁更是多达一千五百万。户籍翻了三倍,课丁翻了十倍。国力大增啊,要不陛下怎么会开始那样瞎折腾呢。”

这几年,朝廷又是整顿佛道,又是借大灾清理豪强的隐户逃丁,又搞户口普查,折大户为小户,搞移民分地,放免


状态提示:第933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