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鞑子在京西南路展开进攻,剑指襄阳,此事在早朝公开之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枢密院以及兵部都认为应该迅速驰援襄阳府城,保证京西南路的安全,击退蒙古鞑子,皇上在知晓此事之后,好像不是很在意,甚至可以说不关心,只是将目光看向了贾似道,不过作为最终的决策者,贾似道好像是很安稳的,没有丝毫惊慌的神色,缓缓的说出暂时不用驰援襄阳府城,静观事态变化的话语。
贾似道高度的冷静与从容,让不少官吏放心了。
不过贾似道还不是特别的放心,毕竟他的从容与镇定,很大程度都是装出来的,万一蒙古鞑子进攻的重点就是襄阳府城,那还是要派遣大军驰援的。
贾似道也想到了四川,想到了吴邵刚,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要求吴邵刚派遣驻扎在四川的大军驰援,恐怕是做不到的,毕竟开封驻扎的还有蒙古鞑子。
从吕文焕奏折抵达京城的那一天开始,贾似道就高度关注襄阳与四川的局势了。
四川方面很是平静,没有任何的奏折,襄阳方面的奏折骤然增多了。
襄阳方面的情况开始源源不断的抵达京城,抵达枢密院。
贾似道的神经高度绷紧,每一份从襄阳来的奏折,他都要亲自过目,而且是第一个过目,负责呈奏奏折的枢密院官员,已经掌握了规律,只要是从襄阳方面来的奏折,不管是牵涉到什么内容,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后乐园,贾似道的府邸。
蒙古鞑子的进攻没有停止,他们继续朝着襄阳府城的方向推进,先后攻陷了古城,牛首镇和邓城镇等地方。
到了这个时候,不要说贾似道,就连朝中低等的官吏,也知道蒙古鞑子进攻的方向就是襄阳府城了。
这让贾似道高度紧张了,他明白襄阳府城的失守意味着什么。
第一路驰援的大军,八月底从建康府城出发,赶赴襄阳府城驰援,尽管只有一万军士,可也让驻守襄阳的吕文焕放心了不少。
襄阳府城的地形很是特殊,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蒙古鞑子若是想着进攻襄阳府城,必定要依靠水师,而朝廷水师的战斗力是很不错的,在陆地上面作战,朝廷大军不是蒙古鞑子的对手,可是在水面上作战,蒙古鞑子不是大宋水师的对手。
让人奇怪的情形,在十一月底开始出现了。
蒙古鞑子在占领了古城,牛首镇和邓城镇等地方之后,居然停止了进攻。
不过蒙古鞑子也没有歇着,他们开始在牛首镇、邓城镇等地构筑堡垒,囤积粮食,同时开始大规模的训练水师。
更让人感觉到不安的是,蒙古鞑子的一路兵马,开始朝着宜城的方向移动。
稍微能够看懂地图的人,都明白了蒙古鞑子的意思。
襄阳府城的北面是樊城、牛首镇和邓城镇,南面是宜城,东面是枣阳,西面是房州。
也就是说,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蒙古鞑子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襄阳府城的包围。
至此,蒙古鞑子的战役部署,完全显露出来了。
蒙古鞑子进攻的战略目标就是襄阳府城,所采取的战术办法,就是首先包围,断绝襄阳府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完成了所有的部署之后,最终对襄阳府城发动进攻。
贾似道以及其幕僚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要说贾似道判断错误,这不算什么,毕竟贾似道不熟悉军事,可其麾下的幕僚,也出现了低级错误,这是难以容忍的,可惜贾似道好像忘记了这件事情,压根没有追究麾下的幕僚,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枢密院以及兵部,认为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没有能够很好的分析局势,导致朝廷驰援襄阳府城的军士太少。
贾似道一言九鼎,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吏不敢顶撞,只能够承担这个失职。
不过内心有鬼的贾似道,也没有怎么追究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
到了这个时候,如何应对蒙古鞑子的进攻,如何解除襄阳府城的困局,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宜,其余的事情可以放到后一步再说。
关于如何驰援襄阳府城的商议和争议,在十二月初开始。
提出来的建议很多,最多的还是调遣驻扎在四川的合州御前诸军驰援襄阳,另外就是再次抽调建康府御前诸军、镇江御前诸军的军士驰援,至于说鄂州御前诸军、江州御前诸军以及荆南府御前诸军,更是当仁不让,必须全力抗击蒙古鞑子的进攻。
朝廷所属的十路御前诸军,此次几乎全部都牵涉到了,唯一没有调遣的,就是殿前三司所属的大军了,这三路大军是护卫京城的,轻易不会调动。
枢密院和兵部收集了诸多的建议,归纳之后,形成了基本的意见。
十二月二十日,后乐园,中院的厢房。
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员,正在给贾似道禀报他们商议的驰援襄阳府城的意见。
这个时候,襄阳方面的局势稍稍缓和了一些,蒙古鞑子已经停止了对四处的进攻,进入到了训练和休整的阶段,江州御前诸军所属的近两万的军士,已经抵达新城,护卫襄阳府城的南面和西面,水师也是严阵以待,环绕襄阳府城部署。
近半年的时间,贾似道的确操心了很多,以至于面部都显得有些苍老了,局势一步步的演变,对襄阳府城愈发的不利,朝中提出的驰援襄阳府城的建议,他都是知晓的,对于调集几乎所有大军驰援襄阳府城,贾似道是嗤之以鼻的,不说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