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曹彰大帝>九十八 蝴蝶效应

次日,曹丕和曹彰拜别了夏侯惇,带着俘虏朝许都回师,因为没有军令在身,所以走走停停,到达许都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

把俘虏交付给夏侯渊之后曹丕和曹彰便回屋中拜会老娘卞氏,卞氏见自己两个好儿子回家,自然非常高兴,嘘寒问暖一番后便让曹丕回去看老婆了,而曹彰则和卞氏说自己找来一个新的侍女,卞氏见过霁月也甚为满意,于是打发曹彰身边一个年老侍女嫁人去了,用霁月填补她的位置。

两人回军许需要向总揽大局的荀彧汇报,但因为曹丕急着回家见老婆,所以曹彰只能一人去了,见到荀彧后曹彰发现他身边多了一个人,是个二十五六岁,身材高挑,面貌英俊,气质出众的年轻人,应该是司空府新征辟的属官。

朝廷中的三公也好,大将军也好都可以开府置属官,而军队中的中领军,中护军则可以自行任免别部司马,不过现在曹军中还没有出现这种高自由度的军事统率,基本都是史涣于禁这种营督,他们统领别部司马,但是却没有任免权。

至于地方官的太守县令则可以任免政府内部属官,但是屯兵在地方的校尉将军则不在他们管辖之内,像夏侯渊,夏侯惇,李典,陈登这种地方官是属于军政一把抓的亲信,情况又有不同。

曹操之前在朝廷的官职是司空,所以司空府是有权征辟属官的,这重任一向都是荀彧来做,不过让曹彰意外的是,荀彧无论征辟谁,都不会把他带在身边,显然现在站在荀彧身边这位年轻人,是很得荀彧看重的。

荀彧见到曹彰两手微微作揖,因为现在他是尚书令,乃是朝中大员,官职比曹彰高多了,见到曹彰行个礼完全是因为他是曹操的儿子,纯因为给面子,曹彰还了一礼后荀彧身边那位年轻人对曹彰作大揖唱诺道:“司空西曹掾属,颍川陈群拜见三公子。”

“。。。。。”这小子就是陈群?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让世族权利无限扩大的家伙?曹彰心里马上把他标签上了,表面却很有礼貌地回礼道:“原来是颍川大族陈家后人,久仰久仰。”

陈群显然因为和荀彧是世交,拘束不多,听到曹彰恭维马上接口道:“群对三公子也是仰慕久已,之前听文若兄提起三公子把天下世族分为‘定国’‘窃国’‘掠国’三等,实在让人茅塞顿开,发前人所为发,实乃接济天下之大才!”一边说一边满脸兴奋。

“??????”这家伙是怎么了?曹彰暗暗纳闷,曹彰只是把事实陈述出来而已,实在搞不懂陈群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反应。

看了荀彧一眼,见他微笑不语,任由陈群说话,曹彰疑惑地说道:“先生,彰不过是说出心中所想,接济天下之大才实在愧不敢当。”

陈群马上摆手道:“三公子太谦虚了,吾和文若兄生于颍川,自诩望族,其实不过是因为我们家训严谨,清尚有仪得乡人尊重,论富庶,别说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就算比起河内司马氏吾等也颇有不如,更不会操控盗匪为祸一方,和袁,杨,司马根本不是一类世族,但却常常与之相提并论,在天下崩坏之际还羡慕袁,杨两家四世三公的彪炳家声,更以此为榜样,视掠国之族为艳羡之本,实乃惭愧,若非三公子品分族类,只怕有不少士子都会误入歧途,求功名和把自身家族变为掠国之族。”

曹彰听到陈群这番话立即对其改观,看来他不是一个认死理的人,相反他是一个懂变通,而且有君子之风的人,汉朝在明沿用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理论,暗里行法家理念治国,所以汉末世族虽然有兴旺之相,也不过是个开始,很多士子受了几百年忠君爱国思想影响,对窃国,掠国这种大帽子还是招架不住的。

曹彰当日不过是开解荀彧说了这番话,却没想过世族子弟最喜欢没事就谈论时事,想来这番话早就传到了天下士子的耳中,听到的无疑会有两种反映,一种就是像陈群这样,认真反思,杨氏和袁氏这种世家大族是否会造成国乱,只要一想,就会知道答案,袁术称帝的事实眼睁睁摆在眼前,得到结论他们就会思考,那么是要忠君爱国,还是要自己做皇帝?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汉朝数百年的儒学在大多士子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们就会像陈群一样把刚刚开始萌芽的世族思维抹杀。

另外一种反映就不太好说了,那些既得利益着,就是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如起兵的袁绍,操纵盗匪获得利益的杨家和司马家,他们听到这样的理论和标签,反映就会截然不同,窃国也好,乱国也罢,他们实实在在得了天大的好处。

袁绍是个好榜样,独霸一方,杨家富甲天下,司马家雄踞河内,就好像你拿到了一笔巨款,就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话而交出去。

所以他们的反映很难预料,现在袁绍和曹操一战是天下瞩目,杨家司马家都把筹码压在袁绍身上,袁绍一败,只怕他们就会有所行动,至于如何行动,曹彰不知道,杨家还有杨奉监视,但是司马家对曹操有恩,这就是个烫手山芋了,如何解决,还要另想办法。

听到曹彰‘三族’理论的士子有陈群这种反映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资源累积不多的世族,无论钟繇所在的钟家,荀彧所在的荀家,陈群所在的陈家,都是在四代之内开始发家,而且是以文章学问称雄,这种士子说白了,钱有,但是不是富可敌国,而且治家严谨,


状态提示:九十八 蝴蝶效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