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平心而论,韩貅对佛门没有什么好感。
身为世家子弟,追求清谈闲雅的时候,倒也对佛门典籍有过什么研究,只是那时候年少轻狂,若说有什么感触,恐怕多半是无病□□来的。
之后时移世易,不是站在君主背后,就是本身即为君主,看多了那些所谓的佛门圣地合法逃税、圈占大比土地、追求金像雕梁的奢靡风气之后,他要还能对佛家有什么好感才是怪了。当然,这世上的确有得道高僧,但照样撞骗的庸人总是大大超过前者的数量。
不过,对于地藏王这位画风不一样的美男子,韩貅还是包邮一定敬畏心理的。地藏的传说中传达的孝道、舍身、自省和知错就改等等美德,都让人油然敬佩,你可以不信仰他,但很难否定他。
更别说,现在传说故事成了现实,也就是说,他是真的发下了那样的大宏愿,这就足够让人高山仰止。
但问题是,之前也说过了,这尊菩萨最惨的地方,起码在人们看来最难的地方是他发下的那个作死一样的大宏愿,基本算是自己把自己的前途给断了。然而这一点,他自己完全没有什么意见,堪称甘之如饴,那么他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这里呢?
要知道,在这里的人,无不是心有不甘啊。
首先就要说到,韩貅的这次任务对象的身份了。
佛子,自然是佛祖到下界转世修行,地藏王虽然是菩萨,是代理佛,但论起修为完全可以媲美古佛,佛法深厚,是以他的转世同样也可以算是佛子。
而在这个修真。世界中,一般的神灵转世往往意味着深厚的气运和重修一遍越发顺遂的修行之路。但是,佛门的画风却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佛门规定,佛子转世,为了能够真真切切的体验现世,感悟修行,终身不得修炼。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佛子在转世期间只能是普通的凡人百姓,最多是佛法高深的凡人百姓。
这个任务对象就是这样,他是此世东域明州法罗寺的和尚妙相,生而知之,佛缘深厚,十六岁时就接任主持之位。
虽然他毕生不能修炼,但也正因此,可以亲尝众生甘苦,这让他的佛法一日千里,甚至远胜过许多佛修大能。这也是很合理的事情,修真。世界虽然厉害,但毕竟没有成仙,地藏王虽然没有成佛,但也相当于天佛境,恐怕与韩貅本身的大罗金仙境界还要高上一筹,其中佛法自然不是小小修□□中那些还没飞升的佛修所能比的。
妙相在任法罗寺主持期间,一直悲天悯人,或许是这一世的灵窍通达,见性明心,他对诸多事情的认知更要精深。
因此,他深刻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问题。
在这个修真.世界中,修者为了资源、功法、修为等等,互相争勇斗狠,个个秉持的都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这当然没错,可即使是在修者比例极高的修真.世界中,修者和百姓的比例是多少呢?10:1?100:1?
不是的,凡人仍旧是远远高于修者的数量。
少数的特殊人士,有着改天换命、移山填海的威能,可这些特殊人士,又没有少到安全的范围之内。
结果就是修士视凡人为刍狗蝼蚁,凡人的性命不是性命。即使有一些出于“道义”上的“训诫”,要求这些修士要“锄强扶弱”、“爱护百姓”,但说到底,难道真有人会为了一两个百姓的死伤,要求修士偿命么?
当然没有。
既然没有有效的制约,那么修士自然可以坦然地横行无忌下去。所有人,甚至是那些无辜受害的凡人自己,也不觉得这一切有什么问题。
然而妙相却偏偏觉得这一切不对。这或许合理,却不正确。
他佛法精神,希望可以普度众生,也觉得自己对自己身负使命,但事实却是他无能为力。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处的明州,因为两个修士横行无忌的战斗而毁于一旦,整座城池一夕之间变成了断壁残垣,无数人遭受飞来横祸,横死当场,而他无能为力。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修行产生了疑问,不是对自己的追求质疑,而是对自己修行的方法质疑。他大胆地认为,错误的是这整个世界中弱肉强食的运转规则,的确,适者生存是避不可免的,但这并不能成为修士可以草菅人命的理由。但他无力改变,也不知道从何开始改变。
面对浩劫,他灵智全开,通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可这也意味着他这一世的历劫已经结束。索性,他就直接就地开始超度满城生灵,整整三天三夜,他在明州城最高的塔上,以一己之力超度了惨死的无数百姓,令明州城不至成为一座绝域。人力有穷时,最终他因心力耗尽,油尽灯枯而死。
死后,他原本可以像以往一样,选择继续转世修行,但是这一次,他不愿意。
已经恢复记忆的地藏王在地府苦思千年,也始终没有想清楚怎么解决。直到他受自己还是妙相时的友人触动,他终于明白该从何入手,但那却是一种他无法下手的方式。
所以他寻求系统的帮助。
“只望你成为妙相,替我完成此愿。届时,我愿以七宝菩提相赠,送你直上太上灵仙之境,以答谢你替我解开心结。”
韩貅接收到的妙相记忆最后,便是地藏留下的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