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逍遥闲王>第十四章 逍遥游

大乾京城,准确的说还有个更令赵瑛熟悉的名字——长安。

长安,华夏历史上对一个被称作京的都城,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从周代的两京,到秦朝的咸阳,再到西汉改名长安。

后来魏武帝曹操改帝都为许昌,魏国祚延两百年后。大燕又将帝都重新迁回了千年古都长安,不过此后只是单独称作‘京’,而后历经两朝成为了现在大乾的国都。

拉开窗帘望着京城那巍峨厚重的城墙,赵瑛微微一叹:“十几年了,终于走出了这个地方。”

此次离京除了带这清岚之外,也只有两个随身护卫,一个骑马,一个赶马。虽然当年说过要带着李桂一起,不过李桂很机智不想待在车厢内打扰越王与清岚姑娘的二人世界。所以慷慨激昂的表示自己要为王爷守好越王府,不能再陪在王爷身边侍候左右了。

对于李桂如此懂事的行为,越王殿下给予了对方高度的赞扬以及鼓励。

作为一个享受惯了的王爷,赵瑛出京自然不会去再去坐那种狭小的两轮马车,而是选择了御风阁最新出厂的宝马三型。而且基于赵瑛这个老板的要求,这款特供的马车专门做了特殊的减震处理,加上赵瑛一路上走的也都是大道,所以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颠簸。

赵瑛将两腿架在对面的座位上,手枕与脑后,看着窗外的风景,还有对面的风景。

“要是能能有透明玻璃车窗就好了。”赵瑛喃喃自语道,看到清岚投过来的疑惑的眼神,赵瑛又说了句,“就是琉璃,跟水一样清透的琉璃。”

玻璃,即是琉璃。其实琉璃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远比大都数人知道的要早,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琉璃制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果要求不太严格个话其实可以上溯到西周,只不过那种并不能完全称作为玻璃。

随着工艺与科技的进步,汉代其实已经能制造出现代人认知中的玻璃。但是基本上都是些有色透明度很低的小型玻璃制品,而这个时候也有了从罗马波斯传入的玻璃制品。

之后一千多年里,中国的玻璃制品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只是由于材料与科技还有瓷器为主的大环境限制,还有就是外来的更高水准的琉璃制品,所以琉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屈居二流。

大乾在时间跨度上与唐宋无异,所以自然也是能够制作琉璃。只是赵瑛想要的那种高透明度的无色玻璃是无论无何也制造不出来。

当初赵瑛还想过要靠制造琉璃来赚钱,毕竟原材料只是些沙子,要是真做出来其能带来的利润倍数只会比蒸馏酒高的多得多。

然而现实再次教会赵瑛什么叫现实。

首先琉璃制品不说其他的,就是少府监也能给赵瑛烧出几个来,而且单论手工艺的话,并不输于赵瑛后世看到的一些工艺品,差距也就是在品质与大小上。

关于烧制玻璃的方法,单是一个少府监的一个老师傅也比赵瑛这个现代人知道的多得多。普通现代人知道能知道关于玻璃制造的能有什么?除了玻璃是沙子制造的还有什么?并没有。

而赵瑛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自然也属此列。

然而烧制玻璃的原料除了石英砂还有碱,石灰,长石等等再按照一定配比放置砸一定温度的熔炉中煅烧。当然这个只是赵瑛从老师傅口中听到的能理解的东西,至于还有其他的闻所未闻的东西,赵瑛则完全没有听明白。

就连温度,老师傅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来判断炉火的温度。而作为一个普通现代都市人的赵瑛,自然没听过几成火的说法,更别提去看。

在听完少府监老师傅的一番长长的介绍后,赵瑛很明智的没暴露自己幼稚的想法。

同时赵瑛也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古代很多东西没有并不是没想到过而是因为客观事实给死死的限定住了。在整个科技与技术大环境没有得到发展之前,单独凭借现代人的简答的一句话就想要去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明显是痴人说梦。

比如赵瑛想要的高透明玻璃,少府监是可以烧制玻璃制品,不过向赵瑛要求的那种高规格高透明度的玻璃整个大乾也没有人烧制。

后来少府监进实验性的烧制了一块,跟赵瑛印象中的并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忽略不透明这一主要属性的话。

因为赵瑛还忽略了一个问题,或者说根本不知道一件事。制作高透明度的玻璃必须要用到纯度极高的石英砂岩,虽然石英在地壳上遍布,但是石英石的纯度只有90-95之前。然而想要高透明度的玻璃,至少要纯度在99以上。虽然只是4,但是化学反应中就是这么神奇,有可能0.0001g都会影响整个实验。

而高纯度石英只有在稳定海相沉积环境中才能找到,而中国绝大多数都是陆相沉积环境。所以想要高纯度石英只能凭运气在大乾这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慢慢挖出高纯度石英砂岩。

透明玻璃是制不出,玻璃工艺品又早已经有了,所以赵瑛烧沙致富的想法自然告破。

“清岚。人啊,有时候还真是渺小。”赵瑛回想着之前关于玻璃的想法后说道,“想要推动历史的车轮加快前进可不是那那么容易。”

清岚听到赵瑛这句突然的莫名其妙的话后翻了个白眼,并没有搭理赵瑛,对于面前这位搭错神经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清岚早已经习惯并免疫了。

清岚的反应赵瑛已看过多遍,嘿嘿一笑,不以为意。

看着窗外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逍遥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