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明朝当皇帝>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下旬,天气是越发的冷,风沙也开始时不时的光顾京城。

一直待在紫禁城里的朱由校很想学学乾隆帝现在就来个下江南,避避寒,做一个fēng_liú皇帝,去大明湖畔这样的地方见什么夏雨荷。

可朱由校自知,这大明王朝的文官们是不会愿意他们的皇帝陛下出紫禁城体察民情的,当年的正德帝就是因为爱出去玩,最后早早的落水而死。

而如今,朱由校的皇权已有所提升,但文官的势力依旧强大,他目前还做不到我行我素。

除非,有一天,大明的财富和军队都被他控制在自己手里。

“陛下,外面风沙大,进屋吧”,张皇后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朱由校背后,朱由校不由得握住了她的一双柔荑。

朱由校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撩了撩自己皇后脸庞的发丝,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张皇后的气色好了许多,越发显得肌肤凝雪,美丽迷人。

不忍皇后陪着自己一起在殿外吹风的朱由校牵着张皇后进了大殿,懂事的宫娥忙端上了热茶,门边的小黄门也忙关上了门,两盆炭火端到了朱由校和张皇后的脚跟前。

朱由校和张皇后没有急着坐炕上,而是等宫娥用暖壶将炕温热之后,才被客氏请着坐了上去。

这就是自己的帝王生活,没有传送中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没有百姓家的一大家子人,就只有一个皇后,一个半奴仆身份的乳母。

这对于偌大的紫禁城而言,实在是没有比皇家更冷清的家庭了。

一时,御膳房的太监走了进来:”陛下,可以用膳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传命就在这里用膳,不多久便有小黄门们提着装有菜肴的红漆木盒走了进来。

自从辽东有战事以来,朝廷每年用数百万两白银供应关宁铁骑,导致国库压力日益加剧且早已是入不敷出,从万历晚期到天启,不得不用内帑补充军饷。

正因为此,明朝晚期的帝王根本就没有满清文人说得那么腐化奢侈。

为了节约开支,从万历到天启,皇帝用餐的规格是一降再降,到现在,别说是什么满汉全席,就是鸡鸭鱼肉也摆不了几盘。

好在,无论是朱由校还是皇后张嫣,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节俭的帝王生活,能吃饱吃好就已足矣,更何况,现在的大明还有无数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朱由校刚吃了几口饭,就见王承恩躲在殿外,便忙喊了一声:“进来吧,躲在外面干嘛?”

张皇后见此忙命人撤去饭菜,自己和客氏也躲在屏风后面。

王承恩不好意思的走进来道:“原想让等陛下吃完再来禀报的,不然微臣这一堆奏折,又得让陛下饿到半夜了。”

前期经常熬夜做手术的朱由校其实已经习惯了这种毫无规律的工作,饱一顿饿一顿也是常有的事,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以前是开刀救人,现在开刀救国。

“别那么多废话,现捡重要的几件给朕说,其他的先放在这里,朕待会再处理”。

朱由校说着就从王承恩手里接过基本重要的折子,然后一边翻阅一边听王承恩禀道:

“第一件是魏公公从南京传来消息,他按照陛下的吩咐已经开始着手拉拢士林中人,但少有愿意跟他接触着,不过他按照陛下开办的《大明日报》倒是卓有成效,其中有名江南狂生者痛批东林党误国误民之后,便有无锡雅人与之笔战,如今已有数十人参与讨论,订报者短短半月已有千户。“

”甚好,告诉李进忠,多揭露东林党之短处,不要怕花钱,为了让老百姓看清东林党,花再多钱都值得,除此之外,考虑到很多底层百姓大多是文盲,可花钱雇佣落魄文人或说书先生与每村每乡讲报说报,同时也鼓励民间艺人改变戏曲和话本讽刺东林党。“

朱由校点了点头,一边说着,王承恩就立即用小毛笔记录。

然后,朱由校一说完,他就又禀报道:“另外,启奏陛下,据我东厂眼线报告,东林大佬钱歉益于七月三日在苏州虎丘会见了晋商范永斗,并得到了两人的谈话内容,原来,这范永斗见北方今年数省大旱,京城粮价已有上涨迹象,那范永斗便想通过钱歉益的关系联系上湖广布政使的官员,然后大量收购湖广粮食,以漕粮名义运抵京城发卖。“

朱由校听后不由得讶然道:“这晋商不愧是晋商,反应比朝廷还快,让你的人继续盯紧他们,还有那批粮食!”

“是!”王承恩回应了一声,正要退下去,朱由校忙又叫住了他:“王承恩,你可知道这八大晋商?”

“回陛下,微臣倒也知道些,听人说着八大晋商专做关口内外的生意,且富可敌国,而且从正德年间以来,这八大晋商的势力越发的壮大,他们的子弟一半读书一半科举,如此以来,官商结合,生意好做,官也好做,如今朝堂上的许多大臣都有八大晋商的人,内书堂出身的太监也有,比如之前的司礼监掌印王安和前任首辅韩爌。“

王承恩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八大晋商是一个什么集体,说白了,就是一群吸着大明的血然后为后金输血的卖国贼。

但偏偏这个集体的势力在朝廷内外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朱由校即便想挖掉这个毒瘤,也只能从长计议。

“以后多派人监督八大晋商的各路人,另外,三日之类,东厂务必给朕一份详细的八大晋商资料,仔细查查他们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