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永世皇朝>第一百一十七章 汇集而至的大新闻
你怎么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什么呢?”

在说完这番话之后,拉莫吉斯就打发麦尔回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也不见人,就这样过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拜伦斯王国发生了不少事。

首先,科研部那边又有了大动静。第二代杂交作物正式投产,这次的作物种类增加了很多,其中薯类作物得到了王国内阁的高度重视。

在大灾变发生之前,薯类作物因为产量高,在各主要种族的原生世界种植广泛。但在大灾变之后,薯类作物的产量要远低于其他农作物,所以新世界的薯类价格比其他粮食贵。在经过杂交培育之后,薯类作物的产量逐渐恢复到大灾变前的水平,高于同代的其他粮食作物,这意味着拜伦斯王国的粮食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顺带一提,在边境会战开始之前,麦尔让人给临时泰容妖精聚落送去一批杂交作物的种子,让聚落妖精们带回去种植。麦尔回国后,临时泰容妖精聚落那边传来反馈。事实证明,杂交作物的种子并没有为泰容妖精聚落提高粮食产量。聚落妖精们做了很多次实验,她们发现不管用的是好种子还是坏种子,粮食的产量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杂交作物技术无法提高泰容妖精聚落的粮食产量。

不过泰容妖精聚落的粮食产量已经很高了,连第二代杂交作物在外界的产量都远不如泰容妖精聚落的同类作物。麦尔觉得泰容妖精聚落的粮食产量应该是该类作物产量的最大值,就算外界的农业技术提高到巅峰水平,也只能勉强与泰容妖精聚落的产量持平。

同时,国防部方面也传来了喜讯。实验部队经过半年多的测试,已经总结出一份分析报告。报告列出了新式步枪的优点和缺点,已经不适用于新式步枪部队的老战术,还有实验部队自行开发出来的新战术。

实验部队在分析报告中指出,新式步枪部队在未来的三十年内可以碾压除爱尔特亲卫骑兵以外的任何部队。爱尔特亲卫骑兵的附魔盔甲防护性能实在是太好了,连聚能性极佳的定装一体弹都无法破甲。好在这样的盔甲成本极高,爱尔特亲卫骑兵数量有限,只要战术得当,新式步枪部队还是可以击败他们的。

在实验部队上交分析报告的第二天,布金共和国的使者抵达拜伦斯城。布金共和国的使者此次前来,是为了和拜伦斯王国重新划定边界。布金共和国准备把之前从上今县手中夺走的北部五座城镇归还拜伦斯王国,但是他们并不会撤走这五座城镇境内的移民。

截止新历137年12月30日,布金共和国向这五座城镇境内派遣了超过两万名移民,其中超半数以上是布金人。也就是说,在布金共和国归还北部五座城镇之后,拜伦斯王国的伊利比人数量至少会增加一万人。

当然了,相比之下,伊良人的数量增加的更多。在北部五座城镇被布金共和国占领之后,有很多伊良人逃回了上今县,但北部五座城镇境内还有十万以上的伊良人没有离开。也就是说在布金共和国归还北部五座城镇之后,伊良人会成为拜伦斯王国人口最多的种族。

在同一天,已经被调到正规军部队,获得中将军衔的韦续向内阁提交调职申请。拜伦斯王国在新历138年不会有新的军事行动,想要再建功勋的韦续就想去泰容王国领兵作战。

腾源那边本来就缺人手,尤其是缺少韦续这样能够独领一军的将才。如果韦续的申请报告写的正常一些,身为国防部长的撒林可以直接批准他的申请,让他以客将的身份到泰容王国协助腾源。

但是韦续的申请报告写的很奇葩。他的调职理由有两个,第一个理由很正常,表台词是想帮助麦尔开疆扩土,潜台词是想立功升职;第二个理由就奇葩的很了,韦续说他想帮麦尔把外甥抢回来。

麦尔现在有十位妻子,但是其中有姐妹的只有宜姗一人。如今宜妧不可能有孩子,既然如此,韦续说的外甥只能是宜娟与莱茏家的男人生下的那个男孩。

韦续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事情要从新历138年的2月1日说起。

那时韦续刚刚从里弥城搬到拜伦斯城,住进青石宫附近的官员居住区。这里的居住环境不如他在里弥城的住所,韦续住的不太习惯,就向内阁提交申请,想自费在城区买房子住。

既然是自费买房,内阁自然没有阻止的道理。此时的拜伦斯城房价很低,韦续用他的存款在城郊买了一套农家小院,又花钱让人把小院扩建了一番。在扩建住所的时候,韦续就厚着脸皮住进了麦尔的青石宫。

昌容也住在青石宫,韦续经常在她出行的必经之路上等着,想多和她见见面。两人同朝为官,就算昌容再不喜欢韦续,见了他之后也得象征性的打声招呼。

2月10日傍晚,韦续像往常一样在青石宫正门口等着。这天下午和言志恒与宜娟又去永丰湖划船,而这天昌容的巡查地点恰好是永丰村。宜娟知道和言志恒送自己回青石宫要绕很远的路,就想和昌容一起回去。

和言志恒觉得两人刚好顺路,就没有坚持,把宜娟交给了昌容。两人也算是熟络,在回青石宫的路上边走边聊。在快到青石宫的时候,昌容谈起了麦尔的孩子们。身为国王近臣的她,经常会去侧殿看望王子和公主们。孩子们都很可爱,每次去她都舍不得离开。

这个话题勾起了宜娟的伤心事。她一想起自己的儿子还在莱茏家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七章 汇集而至的大新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