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打量后很满意的老张把5人带进了正中的瓦房。这漆黑的瓦房里有一盏瓦盖灯,老张一伸手把灯拉开了。只见这房子四四方方的,除了中间站人的那一块,其他地方全堆满了东西:一筐筐的干果腊肉和罐头,一袋袋敞着口的花生芝麻和棉胎,还有板鸭香肠和香烟。
朱大友和庄沙看得目瞪口呆,连宁鸥都不禁吞了吞口水——这些物资要是出现在沪上的百货店里倒是不稀罕,可现在可是堆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瓦房里……
陶小霜和孙齐圣也吃了一惊,但他们自然不是被这些东西震住了,而是惊于两人在家里常用黑市和大眼叔掩护飞东西,这一次却是真的进了‘黑市’。
老张见状得意的说:“这一屋子的东西你们可以随便看,随便买,只一条:我这的东西只卖大卖家,你们要是拿不出100块钱,就干脆一样别买。”
陶小霜闻言就笑了,在来松江的途中宁鸥就说她随身带了200块钱,准备多买些年货。
朱大友更是叫道:“你别小看人!等会收钱时准吓你一跳!”
老张也笑了,这些城里小鬼身上的钱越多越好,嘴里只说:“小同志,你能吓死我才好了!”
“别废话了,你们快点。”那女服务员急着回面店,就催促起来。
最后在老张的推荐下,陶小霜买了两只板鸭,3斤四川香肠,3斤干桂圆和5斤海南椰子糖——这种糖椰香浓郁,入口即溶,特别对爱吃甜食的沪人的胃口,只要有上海人去海南出差就一定会买这种糖的。于是发现有这种糖,人人都买了很多,宁鸥更是一口气买了10斤。
5人离开院子时,衣兜里只剩下了回程的车费,孙齐圣扛着两个麻袋,走在最前面,陶小霜则和宁鸥一人揪着一个角,一起提着一个麻袋。到了大街上,孙齐圣变戏法似的掏出了1毛钱来,“看——我还留了钱的。我们叫辆板车坐着去汽车站吧。”
陶小霜特别惊喜的道:“大圣,你果然够猴精的——居然还记得留下叫车的钱!”
“确实太好了。”想到不用提着麻袋走3里路,连宁鸥都夸了一句。
坐着板车去汽车站的途中,陶小霜还意外的从同车的一个阿姨那里知道了那对母子的事。
原来那女人刚搬来县城不久,她本来是附近公社的农妇,现在则在镇上唯一的图书馆上班。她的丈夫是个常年卧床的病人,如今连儿子也病了,所以镇里很多人都同情她,这阿姨知道陶小霜和她有了些纠纷,还劝道:“小同志,你别和她一般计较——她户口还留在公社,所以儿子小鹰生病了也没有劳保可用。这人也是苦命,好容易有亲戚把她一家带来了县城,却遇上这事!”
那阿姨很健谈,5人和她聊了一路,所以直到上了汽车,陶小霜才惊觉一件事:“那女人的丈夫既然常年卧床,那‘爸爸’又是谁?”
陶小霜和其他人面面相窥了一会,孙齐圣才嗤笑一声,说道:“‘爸爸’就是爸爸呗!”
朱大友和庄沙闻言窃笑起来。
陶小霜靠上一旁的宁鸥的肩,感叹的说:“鸥鸥,今天真是内容丰富的一天呀!”在这狠抓破鞋的年头里居然连孩子都搞出来了,简直……陶小霜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小视了天下英雄。
与此同时,按着说好的价格,老张打发了女服务员,进了右侧的瓦房。瓦房的墙壁上开了一个小门。他打开门,进了隔壁的院子。
“周哥,白鹰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