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拟人生》个人电脑版的开发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番风顺。
一方面是小爱对于游戏的整体把控力很不错,两个人配合也不错,另一方面则是两个人不必面对什么劳什子投资人。不必根据那些根本就不懂游戏的人瞎说而制作游戏。
不过,虽然总体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但是填充内容就需要耗费功夫了。
电视总不能只有一个造型吧,沙发总不能只有布艺沙发吧。各种物品多样性的填充,可以说是一个天坑。
小艺伎画到手软,高桥添加也添加到手软。
甚至,高桥都有点想将这些细节的物品打包,在游戏本体发售之后,再卖一款拓展包。
倒不是说高桥有多心黑,钻入到钱眼中了。而是因为游戏的容量已经不小了。
现在正是光驱和软盘交替换代的时候,已经制作出来的部分,如果灌入三点五寸软盘中,经过压缩之后,至少也要二十块软盘。
当然,与之相比光盘一张几百兆的容量就要高许多了,一张光盘就能放下现在的游戏,看起来也不是很寒酸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最主要的地方还在于游戏角色的ai。毕竟,选择购买这款游戏的玩家,总不想和一群智障互动吧。
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语言。
作为一款模仿社交生活的游戏,语言这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现在的硬件却不足以支持录入那么多短语。
需要知道的是,人们接触越多的东西,人们对它就是越敏感,稍微有一些细小的问题,就会快速的发现,从而产生一种脱离感。
如果在《模拟人生》电脑版上面使用真实的语音,效果一定不会很好。使用官方口音显得太死板。而如果使用某个地方的方言,某种特定的方言,又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
再加上让人想死的短语数量限制。想要让《模拟人生》有一个比较好的游戏体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创造一种新的语言,一种没有人听过的语言。
因为没有人听过,因为不是日常使用,所以并不会产生脱离感。
但是,这种并非日常使用的语言,也要有逻辑。而不是草率的使用嘴里含着袜子一般的含糊声音就能糊弄过去的。
而只熟悉日语,正在学习汉语和英语的小爱不是一个语言专家,母语是汉语,会使用日语和英语的高桥,同样也不是一个专家。
两个人面面相觑,思索了一下,决定还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么,去哪里找专业的人呢?
很简单,就在两个人所在的大学找咯。
能够上到这样一所大学的学生,家境大抵都还算不错。因此,选择专业门类,也不是完全奔着赚钱去的。
像是语言专家这种生物或许稀少了点,但是相应的学生却一点不少。
“所以,你要加油哦!”小爱鼓励道高桥。
“为什么是我去找?”高桥有些奇怪。
“因为……在你加入的戏剧社,就有一个专门学习语言的学姐哦!”小爱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一张照片,对着这张照片,叙述着这个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特长以及喜好。
高桥看到这些资料,都觉得额头上往出渗汗珠了。
虽说曰本漫画中主角旁边一般有一个数据帝配角,在喜剧漫画中这位数据里收集的资料,大概率是美女的资料。
但是……高桥可以确定小爱收集这些资料,绝对不是因为对于她们有所爱慕。
“这……”高桥有些迟疑。
“有什么问题么?”小爱笑了,露出可爱的虎牙,超凶哦!
“没问题。”高桥觉得以前乖巧小爱仿佛是假的。
——————
戏剧社的主要社团活动,就是排练和演出。从经典的舞台剧本,到社员自创的剧本应有尽有。
高桥看到她们排练也觉得有点意思,觉得把排练的场景变成数据,输入到《模拟人生》当中,应该也很有意思。
不过,当高桥被叫进去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他就没有闲暇时间去思考了。
他要扮演的是一名教书先生,是一位仿佛活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老学究。
虽然高桥也有数次上台的经历,但是上台表演他倒是只表演过玩游戏。对于其它的表演,他不是科班出身,也不需要。
高桥拿到剧本找到自己需要表演的角色,就如外表一样这是一个陈腐的人。
一位陈腐的人会是什么样子么?
大概是照本宣科吧。
因此,剧本上高桥需要背诵大段的台词。
高桥捧着剧本坐在小板凳上,默默地开始背诵了起来。
与其抱怨,还不如立即开始行动,解决眼前的困难,劈风斩浪,疾风而行呢。
“你是在被剧本么?”一个声音从高桥的身后响起。很好听,甜而不腻。
高桥回过头,看到小爱给自己看的照片,也就是自己需要寻找的目标,正在自己的身后。
“是,学姐,是在背。”高桥回答道。
“你不知道么?”学姐的眼睛一闪一闪。
“知道什么?”
“这些大段的台词你不用背的啊!你只要把剧本当道具拿上台,对着剧本读不就行了。”
“那岂不是棒读?不会影响表演么?”
“怎么会?你忘了你要表演的角色的定位么?本来就是一位陈旧而迂腐的老学究呀。”学姐说道。
这位专门学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