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让潘大舅将近五十年来,家里和杂货铺的账给盘点了,既然老三还活着,他们潘家也没分家,那该老三那股应得的份子,就一分不能短了他的。
为这事儿,潘老爷子还专门找了范氏。
“爹,咱们都听您的。”范氏一如既往的大度,潘老爷子很是满意。
接下来就是给潘三老爷准备的吃食,听说老三现在身体正在调理,不能吃荤油红肉,潘老爷子特地花高价买了些海男子(海参)鲍鱼等物,准备到了京城给弟弟吊汤喝。
潘二娘等人都想念老潍县的萝卜,可惜已经打了春儿,即使好萝卜也开始发糠了,潘大舅只好作罢。
舒老二看着那一摞高高的酥烧饼很是无语,“爹,这东西怕压...”等到了京城哪还有囫囵个儿的。
“没事儿,我抱着,你三叔好这一口!”
(⊙o⊙)呃…没看出来...
终于,三辆马车挤得满满当当,潘老爷子宣布第二天一早儿粗发!
结果当天晚上,潘四娘就卷着一个方包袱,毅然决然地跪到了潘老爷子脚下。
“爹,我跟你一块(上京)。”自打父女俩为赵戟闹翻后,潘四娘跟潘老爷子说话的语气一直就这么梗。
“不行。”用脚趾头盖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潘老爷子还是不同意赵戟那厮娶自己闺女。
“那我就自己去!”潘四娘不是吓唬她爹的,她真有这个打算,也真能干出这事儿来。
“那你就自己去!”谁怕谁啊!反成到了京里你不还是得找晴晴她们。
“我去东北!”谁去京里啊,我找赵戟私奔去!
“你敢!”潘老爷子气的眼珠子瞪的溜圆,“你敢去我就叫你三爷爷把赵戟那小子关大牢里去,告他个拐骗妇女!”
“爹!”潘四娘的气势也很足,一般她瞪眼睛的时候,学生们都吓得不敢吱声。“三爷爷这不是好好儿的嘛!当兵的人多了去了,人家还都不娶媳妇了呢!”
“人家是人家,我姑娘就是不行!别拿你三爷爷比,他赵戟能比上你三爷爷吗?再说了,你三爷爷就过的好?儿子,这么大把年纪儿子没了,他这辈子过过几天舒坦日子,你自己说,搁你你受的了?!”
说着说着,潘老爷子忍不住痛哭起来。
父女俩都是大嗓门,整个潘家人都没睡,站在潘老爷子的门外踟躇。
最后,还是舒老二劝道:“爹,你让四妹去京里看看也好。”
潘老爷子一顿,是啊,京城的好儿郎那么多,四娘现在还是义老将军的侄女,虽说岁数有点儿大,但京里二婚的机率也不小啊...
于是第二日,潘四娘顶着发白的泡泡眼,登上了去往京城的马车。
******
让小儿子去将军府颁旨,景泰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来,十三是最合适的人选。
义老将军的威望摆在那儿自不必说,朝廷也拿出了极大的诚意,世袭罔替的铁帽子候,建国后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皇家如此重视义老将军,颁旨的人也必须要有份量。这里头的弯弯绕就多了,成年的两位王爷都是闲职,不可能临时抓壮丁。而本朝最尊贵、最能代表皇室的,莫过于五皇子啦。可五皇子马上就会成为皇储,也就是下一任皇帝,若五皇子日后登基想收拾忠义侯府,偏当初颁旨的是皇帝自己,那...可不只是打耳光的问题了,还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冠上“不孝”的罪名。景泰帝可不想给儿子留下这样的后患,所以五皇子是不能去的。刚好嫡长孙降世,也有现成的理由。
既然大儿子不能出面,皇子中就是小儿子的身份最为显贵,等五皇子一上位,一个铁帽子亲王妥妥的。既能代表皇室对义老将军的重视,也堕不了忠义候的威名,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那日义老将军昏迷,是十三将人抬出来的,众目睽睽之下,想赖都没可能。很多人误以为是朝廷或皇室容不下义老将军,那么正好,由十三去颁这个旨,一是澄清之前的谣言,二来也能缓解十三本人乃至皇室跟武将们的关系。说白了,景泰帝就是给小儿子一个卖好的机会,以图后谋。
至于第三嘛,则是景泰帝做父亲的一点儿小私心。当初小儿子为什么不敢漏自己的真实身份,景泰帝思来想去,觉得跟那个舒晴岚脱不了关系。后来戏园子的事儿(虽然十三没说,将所有责任都自己扛了,但架不住皇帝有暗卫查呀),所以舒家那点子小事儿,包括义老将军的身世,景泰帝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皇帝这个气啊,凭啥你气晕了人却叫我儿子扛,你们转眼成了一家人,合着坏人都是我们老李家?!
所以,景泰帝略施小计,这些天每日八万六千息的监视和困住小儿子,硬是外头里头一点儿消息也没漏。
所以,此刻的李十三是懵逼的,绝壁的懵,大写的懵!
十三/晴岚:他/她怎么会在这儿!?!
他万万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此种情况下遇到晴岚,看到她和潘二娘随义老将军跪下的那一刻,他的心跳是漏拍的,因为心虚。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慌席卷了全身,长这么大,十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无措过。
而晴岚则是忘了合上嘴巴,以至于她此刻看起来傻傻的。
圣旨上的字,十三早已烂熟于心,他像个机器人,木吃吃的念着那些卷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