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阿和>十八、出发

两个时辰之后,马车原封不动地离开。元坤在御书房召集了随行的众臣和泰成皇后。他似有颇难决断之事,面对众人沉吟片刻,开口道:“朕决定先不回宫了。”

众臣讶异,万万没想到陛下说出这样的话,而后面那句更让他们大出所料:“朕决定明日便启程与晋王夫妇一行一起,去汉东看看。”

邵青最先反应过来,单膝跪下请命道:“臣恳请随行护驾。”

元坤笑道:“自然少不了你。不过朕打算微服出行,地方官府且不必说,汉东境内的亲王、郡王们也都不能惊动,所以随行之人必须精简,所有人化妆成商人的样子。邵青,你从亲卫里面挑出几个人一起随行护驾。”

“臣遵旨。”

“元祥,你……”

元祥把头一扬,道:“皇兄别想赶我回京!师父都跟您走了,我回去也没事干,汉东我还从来没去过,这次一定要跟去见识一番!”

元坤笑道:“好吧。你跟着我们自然可以,不过路上也不会让你落下功课的。派人回去把你那位西席先生、诗酒不离身的白理给朕叫来!白理是汉东出身,熟知那里的风土人情,带上他等于带了向导。”

众人哈哈一笑,随即又商量起其他随驾的人名。包括郡王世子出身的现在户部供职的元睿和两名世家出身的工部主簿,邵青还提议带上一位御医等等。阿和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可说到最后,元坤也没有提泰成皇后的意思。

接着,便由邵青开始安排出行人员的召集,没有被选上的御林军就在行宫中待命。阿和心想,自己多半就要被送回宫吧,最多求一求陛下在行宫里再多待上几天。陛下去汉东是因为政事,自己身为后宫中人,自然是不能加入的。不过想到宫里的生活,特别是如果陛下不在,她便只能整天呆在北宫那一隅里,偶尔给太后去请个安,还怕撞见他的其他后妃……她到现在也只是在宴会时远远地见过其他三宫皇后,见面点个头行个礼的程度而已。即使这样,想到她们是他的妃子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是滋味的。

这种不是滋味在想到“自己也是其中一人”时,变成了五味乏陈。

这样在外面赶路的日子,可能只是再难期望的经历了吧。想到那日自己从水面里钻出来,看到陛下亲自在山下相迎、拥她入怀,她一瞬间忘掉了很多,包括他的后宫、她的使命,一瞬间天地里似乎只有他们两个人,阿和可以安稳地倒在他怀里,幸福地晕了过去。

若能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让她晕一晕多好。她想到这里,笑了,笑自己话本看多了,陷进去不能自拔。

是时候回到现实当中了。

***

元坤召来邵青商量启程的事。邵青迟疑之下,开了口:“陛下,泰成皇后的去处您还没有发话。”

元坤怔了一下,难得的沉默了。看表情,似乎跟他决定亲自去汉东走一趟一样困难。

邵青谏言道:“若不放心泰成皇后留在宫中,您可以让她留在玉山行宫。待我们返程时再接上泰成皇后一同回宫。皇后身边有薛尚宫等女官在,想必定能受到妥善照料。对外就宣称是泰成宫随驾侍奉,也显示了您对这位公主的青睐。到时候回宫了,太后也会嘉奖泰成宫侍奉有功,其余人等更知道您对公主的宠爱,是件好事。”

元坤点点头,道:“你也觉得,不送阿和回宫比较好?”

邵青笑道:“恕臣多嘴,陛下宫里的事作臣子的本不该多嘴,只是看陛下的意思,对泰成宫颇为回护,自然是十分看重的。不论哪朝哪国,后宫争宠总不是罕见的,而泰成皇后出身高贵,性格和善敦厚,依臣的看法,泰成宫未必不懂那些争宠之术,只是碍于身份,加之性格使然,不屑去做罢了。”

元坤笑了笑,心想邵青不愧是年长一些,认人之准,让人佩服。他才见过阿和几面,就给他说中了。阿和确实不会做出后宫争宠之行,她甚至没有当自己是他的妃子,是啊,她说过的,她是一个活契约罢了。

邵青又道:“陛下曾让臣去查证一些关于吴国端王的事,臣一直未能禀报,望陛下恕罪。关于端王之死,吴国上下也是众说纷纭,正式的记载是在疆场上中流箭而亡,但当时吴国的宣帝病重,太子又年幼,若宣帝驾崩太子继位的话,手握重兵的端王很可能就是摄政王!就算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吴国一直有传言说,那个流箭,只怕是有人有意为之。至于是什么人,再明显不过,当时太子的生母郦贵妃嫌疑最大。郦氏族人都等着宣帝驾崩之后郦氏当上太后,子幼母壯,到时候垂帘听政,自然大权就落到外戚手中。而端王,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后来宣帝挺过了病关,转危为安,什么太子太后的事情就没人敢再提了。不过没过多久,就听说宣帝恼了郦氏族人行为逾越,全家流放岭南,郦氏被降为宫女,没多久也就死了。那个太子据说也不得宣帝喜爱,生母去世之后没多久也就被废成庶人,遣出宫了。民间这才有了传说,说宣帝其实知道了郦氏是谋害端王的凶手,恼恨她们害死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弟,这才废了郦氏和她的孩子的。”

元坤点点头,这些事情他多多少少也有耳闻,只是不知阿和是否知道这些事情背后的那些阴谋诡计。她这样的性子,生在帝王之家真是难为她了。

“不过宣帝对端王遗族的照顾还是很周到的。阿和郡主深得


状态提示:十八、出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