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缓缓而行,沿途的旱田荒地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青山绿水稻田繁花也多了起来,越往南,旱灾的影响越小了。沿途谢宜为了韩晴舒适改走了水路,倒是没有北方的难民随行了。
韩晴这辈子换了攻略地图,对什么都新鲜的很,恰又符合她六七岁小姑娘的天真娇憨模样,一路上谢宜对她宠的不行,简直成了要星星不给月亮宠妹狂魔。韩晴每天追着谢宜问这问那,还叫谢宜教她下棋读书。
谢宜却是不准韩晴在船上看书,说是怕坏了眼睛。只自己给她每天给她讲各种经典来历礼仪故事,连一个成语故事都讲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韩晴再次感叹谢氏家族的家学渊源之深厚。
好不容易到了杭州,谢宜抱着妹妹从船上下来,恨不得一路抱进家门。码头上桅杆林立人流攒动,忽见一位明月般的公子抱着个仙童似的娃娃从一艘客船上下来,纷纷不由得驻足观看。
见人们都往自己这张望,谢宜只得匆匆将韩晴送上了马车,嘴里还哄道“以后定带着阿晴出门游玩。”韩晴却心说,我又不是小孩子啦。不过嘴角还是翘了起来,心满意足的在车上坐好。
马车不疾不徐的来到谢宅正门口,早有家仆回家禀报了谢恒,门房时不时张望着马车来的方向,见到马车立时来迎,“大少爷可算回来了,老太爷使人来问了好些遍,说是让直接将车拉到前院大书房去。”
韩晴稍微掀起车帘看见了门上的匾额,“谢宅”二字古朴意拙大气雄浑,随着车进了正门,建筑风格更是古树层叠巧夺天工,也不知这宅院经历了多少历史更迭时代兴衰,留下的却是历久弥新的古韵雅然。光是在外院马车上便走了一刻钟,下来马车再由谢宜抱着走了盏茶的时间才进了老太爷谢恒的大书房“陋山居”。
谢恒早坐不住了,在屋内来来回回,晃得外院大总管谢诚也是跟着心焦。听到响动,只见大孙子怀里抱着个着素白孝服的小娃娃,乌发雪肤,漆瞳樱唇,灵若仙童,气若月华。
谢恒不由怔住,从没想过自己的外孙女是这么灵气十足的模样,再细看那双桃花眼儿,才记起自己那无缘命苦的女儿,不由激动的湿了眼眶“好孩子,快给祖父抱抱”。
韩晴见到谢恒才知大表哥的长相是随了外祖父,不过大表哥目前还只是魏晋的佳公子,而外祖父却是真正的fēng_liú名士了。谢恒如今已经五十多岁,却是不见一根白发,长眉入鬓,稍细长的桃花眼,留着美髯,真是个中年美大叔。
韩晴被谢宜放下地,便郑重的跪拜谢恒“外祖父在上,阿晴给您磕头了”。没等说完就被谢恒抱在了怀里,神情亦悲亦喜,“好好好,老夫的乖孙女儿。”
谢恒轻声问了韩晴路上吃的住的,有没有生病不适,跟大表哥相处得如何,件件事要说起来都要巨细无遗,谢宜听到这也不由很是着急,好不容易插进句话“祖父是不是带着阿晴去见祖母?还有姑母的灵柩也在后面,说话也要到了,若是被祖母先知道了怎办?”
谢恒这才意犹未尽的住了嘴,遂又细声嘱咐韩晴“你祖母还不知道已经寻到了你的事情,怕是听到你娘不好的消息顶不住,一会儿你见了也不要惊慌。”见韩晴乖乖点头,这才一路亲自抱着领人往后院去了。
瑞臻堂里太夫人裴氏正坐在软榻上与儿媳妇说话,贴身伺候的高嬷嬷并几个大丫鬟也在身边凑趣。裴氏出身于当朝四大侯府的震东侯府,嫡亲的弟弟是现任震东侯。太夫人为人宽和,对唯一的儿媳妇视若亲女,因年轻时候丢了女儿哭坏了眼睛,年纪渐长视物困难,所以儿媳妇崔氏一有空就陪着聊天解闷。
刚说到得趣处,屋内欢声笑语,忽听众人一静,屋内婆子丫鬟纷纷朝门口处的谢恒行礼问安,才知是谢恒来了。仔细一看,模糊见谢恒抱着个小孩儿,身形比自己的小孙女还小些,不由好奇道“你怎么这会儿来内院了,这是谁家的孩子?”
屋内众人皆被韩晴的容貌惊住,竟是都不禁屏住了呼吸。崔氏早知道外甥女儿今天到来,特特在此候着,却见这孩子如此玉雪可爱,不由更加喜欢。但看太夫人的样子,却不知道如何解释才好。
谢恒挥了挥手,众人纷纷退出堂屋,这才抱了韩晴坐上软塌,再往太夫人裴氏怀里一塞,道“这孩子是阿瑜的女儿,是咱们的嫡亲外孙女儿。”
裴氏脑袋一懵,随即急问“我的阿瑜找到了?阿瑜怎么没来?”再搂着韩晴摩挲细看,却是发现韩晴穿了孝服。立时就要晕过去。
韩晴一见不好,马上喊“外祖母不要阿晴吗?”说着就干嚎了起来。这招儿先声夺人用的巧,把太夫人一吓,倒是没晕过去,跟着稳住心神,连忙抱着韩晴哄起来。
谢恒吓出一脑袋汗,他怕老妻挺不住才迟迟不说,韩晴这从中一搅乱倒是帮了大忙,只见韩晴鬼精鬼灵的一边嚎哭一边看自己,知道她是故意装哭,惹太夫人没工夫想别的,不禁越发喜爱这个精灵儿的小孙女了。
太夫人好不容易哄好了韩晴,也渐渐接受女儿无法回来的事实了。女儿丢时不到三岁,说话还不利索,倒是怀里抱着六七岁的韩晴,仿佛回到从前,女儿已经长大,那小人儿已是能在自己怀中撒娇的时候。
不禁潸然泪下道“好孩子,我怎么会不要你,我恨不得你就是我的阿瑜,怎么疼你都是不够的,外祖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