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凉汉骑>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
在不久前趁着呼延寔被免官的机会做到秦州刺史位子上的陈安听到召唤,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臣在。”

刘曜抬手一指江上的船,道:“汉狗竟敢窥视吾大匈奴的营寨,真是好胆,谁可出战将之擒拿?”

陈安远远看了眼模样古怪的水泥船,并不记得晋朝水师中有这种样式的船。不过看它的体型,再看它在洮水中的航速,就知道很不好对付了。好在,这船就是一艘而已。

“可遣秦州军李平安出战。”

秦州守着洮水,是有一定水上作战经验的,李平安也是汉儿,投靠匈奴后因为水战不受重视,所以一直不得升迁,就在秦州任了一个散职,平时负责在水上缉拿私商。其实说白了他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对付私商的舢板还行,正了八经的水战也没经历过。

大晋原先懂得水战的将领要么降了羯石赵国去山东,要么已经跑到江南,谁会留在关中?

得到命令之后,李平安当即就点了二十条战船出击。船舷两边还张挂起熟牛皮和细网,更支起旁牌。旁牌缝隙中,伸出了弓箭和长矛。每条船都有十六只木桨,分列左右,拨动河水,分浪前行。那些桨手都是精壮结实的汉子,打着赤膊,肌肉贲突,喊着号子,奋力划桨。

船上除了桨手,就是战士。因为船小易翻,这些水军都不披铁甲,人人就是紧身短打而已,最多头上顶了个皮盔。一部分蒙古水军持矛操弓,是依船而战的。还有一部分则单刀藤牌,是准备跳帮的--不过看看对面凉军远远高出自己这边的高大船舷,估计没有哪个人跳上去。

“擂鼓,冲锋!”李平安也换上了水战的短衣,抬头看了眼那条奇怪战船上高高飘扬的凉字大旗。咬咬牙,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此时匈奴水军还是草创,所以作战的手段非常单一,就是敲锣打鼓冲上去射箭、肉搏、点火。如果河道狭窄,岸上的军队也能射箭、发石。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李平安松了口气,这条看着挺大的凉军战船大概是发现匈奴勇士冲出来了,立即开始倒退了--为什么是倒退而不是调头呢?李平安没有多想,只是大声呼喝着督促手下用力划桨。二十艘十六桨的小船逆着水流,飞速向前,和凉军战船在洮水河面上展开了追逐战。

双方的距离在渐渐接近着,一开始相距有七八里之遥,追了约莫一个时辰,只剩下不到三四百步了。这时,巨大的凉军战船已经到了靠近临洮的水师营寨附近。

“弟兄们,再加一把桨,冲过去!”李平安知道机会来了,瞋目大喝,“汉狗的船就在前面,咱们就在这里围住它,让龟缩在营内的汉狗看看,大匈奴的水师是何等威武!”

喊声未落,凉军战船却忽然就停止了倒退,座舱下面一百多水手拼命地蹬动船轮,让战船瞬间破开波流,以最大的航速向前猛冲而来了!

“快快快,冲上去!”

程大虎也大声呼喝,还抽出了佩刀,只指着前方四百步开外,一艘小小的匈奴木船。

得到了急速向前的命令,一百名水手人人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船头分出的白浪激荡,一下子就把航速提高到了匈奴战船难以企及的地步!

“向左,向左!”魏顺站在程大虎身边,一边大喊,一边拿起面红旗用力挥舞了一下,这是在给船尾的舵手传达命令。仓促制造的水泥船还没有舵轮系统,要靠船尾的舵手手动转舵。在榆中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魏顺就是负责挥动旗帜指挥舵手,红旗向左,蓝旗向右。总之操作起来有些复杂,不过还是能凑合着把船开起来的。

“发矢!发矢!射他娘的!”

李平安看到好像座小山似的战船就这么冲出白雾,朝他撞过来,脑袋里面顿时就一片空白,连调头逃走的命令都忘了下,只是冲着船头的射士怒吼。

“没有桨!”

一个汉军指着凉军战船发出难以置信的吼叫。

“没有桨的船?”所有人都好奇看去,就见渐渐清晰的凉军战船果然没有桨伸到外面划水······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我国最早制造轮船的是唐朝的李皋。他从车轮得到启发,造船时,不用风帆,也不使用桨橹,却在船舷两旁各装一个车轮。每个车轮有八个叶桨片,轮与轴连,轴上装踏脚板。航行时,水手像踏水车一样,用力踩踏。轴转轮动,“以轮拨水”,好像无数支桨在持续不断地划动。随着车轮的旋转,船便如离弦的箭,破浪而去。而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纪,才有这种形式的船出现。很显然,比中国晚了700多年。

而大凉因为有了张骏的出现和翻车、水锥等联动机械的引用,制造轮船根本就没有技术难题。所以当李平安率领的匈奴水师见到没有桨的船也能跑得飞快,顿时觉得自己见了鬼。

“妖法!”

“凉军会妖术!”

顿时,所有的匈奴汉军水手都玩了命地划桨,就恨自己没再多长几条胳膊。但凉军的轮船是以水手的腿部发力,根本不是胳膊的力量能够相比的,随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就是在个道理。

李平安的船是关中上最长见的窄身木船,船头尖锐,只能摆放一架床子弩,而且匈奴人又没有轻型发石机,就是最普通的长枪一样的巨箭。随着一声剧烈的破空之声,这支巨箭就向前激射而去,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了水泥船的舰艏之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么大一艘钢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七章 没有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