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少年武宗>第四十四章 战宋朝州

兵家,这个词可是很久没有听说过了。在商周时期兵家正式产生,尊姜子牙为宗师。

而姜子牙本人在历史上也具备有极大的影响力,他是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奉为本家人物,位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道“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可以说诸子百家之中,以兵家和农家诞生最早,同时又一直延续至今,对华夏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现在却又少为人知。

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确:取胜。以战屈人之兵也好,不战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间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为著一个清晰的战争目的:胜利。

所以兵家的武者向来为其他百家所忌惮,不仅仅是因为其高超的武力,而是在同等情况下,兵家武者更擅长杀伐之术。同等时间内,兵家武者的武艺进境更在其他百家武者之上。

素来有这样的说法,“兵家战场低手无,农门高人隐士多。”

自汉朝以后,历代兵家与儒家相互扶持而又相互制约。

《司马法》中有言:“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说的是兵家思想,但这也是武学二字的最高体现。

人可贫贱,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烂。国民不必好战,但必有血性与阳刚。见义不为,无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气,虽仁爱,不失刚强。这是儒家的思想。

而兵家讲究:君子“以仁为本,以义治军”,故君子必不敢忘战。

“如果这董广真是得了古兵家传承,那这场切磋就有意思了!”陈威低声说了一句。

杨松祎不明白这一点,而陈威身为儒家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却是深知这一段历史。

“且慢,董老弟练拳多长时间了!”陈威不由开口询问道,他要问个明白,看看这年轻人到底是退役军人,随便就敢说是学了兵家功夫,还是真正得了兵家的传承。

明人不说暗话,董广不知道这位儒家心学的人物心中所想的是什么,但是也是一拱手。

“连上去年正式随父亲练习基本功,到现在大半年了!”

“哦,哈哈,不错”陈威说完就不再说话,只是不知道心里面在想些什么!

另一旁宋朝州却不明白他老师陈威心中所想,他虽然勤奋好学,但是看样子却不是什么聪明的人,听说董广学了半年功夫就能有如此成就,脑海里面也只是佩服。没有其他更多想法。

宋朝州目光炯炯的看着董广,“请战!”他曾经学习过两年散打,取得过省青年赛的第三名,后来随着老师学习儒家拳。到现在也有三年功夫了。

附近一代好战的年轻人,他知道的都上门交过手了,大部分已经不是他对手。也算是一把好手。

董广闭眼,突然睁开,战意喷发!“请!”,兵家拳尤其看重气势运用。

《韩诗外传》卷三:勇猛强武,气势自御。《淮南子·兵略训》: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元《衣袄车》第二折:灿灿银盔气势强,珊珊铁铠带寒霜。

诸如此类等等,皆为兵家拳术的气势。董广初学拳术,连环拳尚不能自如运化,自然也是以气势为主。

如今取胜之机,唯有一鼓作气!一旦不能在连环攻势中取胜,则对手攻来,他的拳脚一乱,肯定必败无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为兵家至理,倒也可以用在这个时候说明董广的情况。

董广这边战意刚刚迸发,啪!宋朝州也是脚步向前一踏,右手握半拳,食指中指的指关节尤其突出。就要向董广胸口打去。

这一招正是儒家拳术中的“啮指痛心”,啮指痛心是二十四孝图之中的经典故事,讲的是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

没想到竟被儒家演化到自身拳法之中。

曾参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是儒家的重要人物之一。

董广一看宋朝州出招就知道不妙,半拳攥胸,没想到对手竟然也用出这么狠的打法。

不过宋朝州的儒家拳术显然没有练到最高层次,不然董广也不用打了。

董广还没有接触兵家的阵法布列思想,起势一输,后面被节节压制。到时不战自败,这个时候怎么能退让。

左脚大步向前,董广左肘竖直向外,把门势挡住宋朝州的啮指痛心,接下来就是迎面拳。

这一招竟然用的很是自如,连环拳的练法之中起势之后就是把门势,迎面拳。董广本来也正准备用全套打法,如今顺手下来,反而让董广对这两招更加熟练,有了更多的体会心得


状态提示:第四十四章 战宋朝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