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霸天下>第025章:速传苏秦

——

秦王显然对这个消息分外吃惊,凝视着张仪一时间不知该何言以对,后者却礼道:“知而不言为不忠,为国之臣有利国之言而不进言是为不忠。”

“哎,相国不必如此,是不是忠贤能者寡人这双眼睛还是能够辨识,相国对寡人的忠心、对秦国的忠心无需赘言。”原本因得知这个意外消息而颇显局促的秦王忽然罢手笑道。

对待张仪这些人,有时候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秦王此举亦可见得笼络人心的手段,不过秦王此言倒也并非虚言,秦王待张仪犹若孝公待卫鞅,也深知张仪对秦国的重要,对他本人的重要。

张仪心中颇为感动,师兄弟曾经便共戴誓言,择主而事,为主谋国,忠君之事,各为其主,各为其国,当放手一搏。

“王上,苏秦离卫而事齐国,明为齐国之臣,实为卫国之臣,明为齐王谋,暗中必为卫侯谋。”张仪斩钉截铁的说道。

“相国此话当真?”秦王看着他不动声色的反问一句。

张仪不由得叹息道:“并非张仪妄言,自认为这天底下无人比张仪更了解我的这两位师弟,一为人中雄主、一为旷世能臣,此番为齐国所献之策必为我那两位师弟合谋之举。”

张仪说到这里,见赢驷微微睁大的眼睛,秦王更是少有的出现如此震惊之态,相国此论苏秦明为齐臣,实则事卫。

而秦王心中惊起波澜之余,张仪继续详细分析道:“王上,此结论不难得出,设身处地而想卫盟齐之事,于卫国乃明智之举,此次我秦国不论胜负,与已然盟齐的卫国而言并无多大影响,秦国胜与卫国而言是最有利的结果,若败之则次之,亦且可接受之。”

“相国以为,苏秦可是为间者而入齐庙?那卫侯所谋图之是为何许也?”秦王连忙问张仪道。

“王上恕罪,张仪一时间也无法推知其谋所图为何物,不敢妄加论断。”张仪实话实说,想来即便最了解卫峥的张仪也没有想到卫峥让苏秦事齐国是为了倾覆齐国,张子稍顿片刻又道:“不过张仪以为,此番卫国撕毁秦之盟书而交好与齐国,如若有苏秦在齐国庙堂,至少齐国不会轻易伐卫。”

“有道理!”秦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有苏秦在齐国定能左右齐国庙堂的决策,如此一来便能身在齐国而为卫国谋。

此时此刻,秦王得知这些意外的消息,再看向张仪的时候,忽然有感而发的说道:“当世大儒孟夫子的一学生景春曾说了一句流传天下甚广之名言:纵横策士者,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张仪、卫侯岂不诚大丈夫哉?”

秦王这有感而发的出此一言让张仪讪笑了一下,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憋得难受,秦王却没有在意,而是继续说道:“寡人纵观古今以来,每一国每一朝之兴衰,必有有一个共同的身影——鬼谷。庞涓于魏、孙膑于齐、卫鞅张仪于秦国……寡人算是看明白了,方今天下如若一国不能得如相国这般纵横天下的策士,必被你们这些策士玩弄于鼓掌之间。所幸寡人能得张仪,秦国能得张仪,国之大幸也,哈哈哈!”

秦王连忙罢手堵住了张仪想要说话的嘴,又郑重的问道:“相国以为,卫国会成长到何许地步?”

“秦与卫国……”张仪看着目不转睛凝视而来的秦王,言语缓慢而斩钉截铁的说道:“……必有一战——!”

张仪如此毫不犹豫之言,让秦王怅然叹息不已:“卫国……已然成一小霸,时也、命也、运也,寡人委实没有想到会亲手为秦国造就一个将来的劲敌,寡人也没有想到此次列国合纵攻秦,卫国却是毁盟而又助我,世事难料啊!”

“当下还是想度过此次劫难再说吧。”秦王收敛了思绪又说道。

“王上说的是,张仪明日便动身前往燕军必经之地,争取说服燕军退兵——!”张仪想了想又建议道:“王上,张仪以为要稳住燕国不再复兵而出便要交好燕国,而交好于燕国……”

“如何?”秦王问。

“臣以为派一公子为质而入燕最为合适妥当。”张仪答。秦王低头深思不语,片刻便举目看向对方,道:“只能如此了,那便遣稷儿母子质于燕国。”

秦王口中的稷儿母子便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秦昭襄王嬴稷及其秦宣太后芈八子。

……

张仪洞悉了卫峥与苏秦在暗中为他创造退燕国大军的良机,自然不会错失如此大好机会,而就在他只身赴燕军的同时,中原之地同样也是一片风起云涌。

函谷关外秦国和诸国联军还没有打起来,犀首还在翘首以盼另外两路大军赶至之际,反而中原之地先蔓延起了战火,卫宋两国早就开始大打出手。

卫峥大败宋国十万大军之后,还有近两万部众可以再战,白起奉命率领五万精兵抵达东境于卫峥合兵,加上姜牧奉命顶着狂耗国力而继续增兵东境。

卫国的军一下子几经破十万众。

自从卫峥在“历山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宋国十万大军之后,局势陡然逆转,猎人与猎物的角色互换。

从卫国临时改变原有的策略来看,公孙衍为缓和魏国东境压力的目的达到了,至少白起破了桂陵之后就在西境止兵转而持兵锋调转宋国。

卫国随着“历山之战”和“桂陵之战”的大胜而让举国臣民士气大振,不到三万大军都能把宋国带甲十万众杀的溃不成军,而今白起趁势携以大胜余威更举十万卫国


状态提示:第025章:速传苏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