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煮妇成长记>第21章 莫语愁的爱情

浓雾锁住了江面。清晨的空气里飘荡着阵阵的鱼腥味。

青石路边的小摊上已经冒起了的腾腾的白烟。人就在这氤氲的雾气里变得模模糊糊。汤锅里的水沸腾了,朱小兵家的馄饨摊也开始了一天的生计。

上班的行人在狭窄的青石路上匆匆而过。自行车的铃声此起彼伏。因着整个雾气的缭绕,青石路面上湿漉漉的,这时传过来一位妇女的大叫声:“瓜娃子,你慢点跑,掉江里被老龟鳖驼走了。”

这是一条依着江边而建的青石路,很短。因着年代久远,青石路面已经非常光滑。若再有水汽,一些小小孩童很容易跌倒。

青石路沿江的那边虽建有护栏,却因年久失修,护栏断断续续。这是一个在群山里头依江而生的小村落,依靠这条依山而开的青石路走出去。

说不清青石路建于何时,青石路通往小村的尽头有一座建成的牌坊,上面写着:“瑞芳泽被”。

老一辈的人会说,那是一个大官儿听了女儿的话回乡造福百姓,见这江边的泥泞路经常在雨天会掉人入江,便修了这一条不到百米长的青石路,送乡邻出入平安。

对于上下学都要摆渡坐船的莫雨愁来说,这条路闭着眼睛也能走个来回。

每天莫雨愁都会在等渡船过来的时候,在朱小兵家的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当成自己的早餐。

渡口就在馄饨摊边上,相隔不到三米,渡头有一座木头搭建的小平桥,人一走上去,吱吱呀呀的。

第一次见到朱小兵的时候,他正捧着一本初中物理在看。当他站起来的时候,牙齿白白的,个子瘦瘦的。对着莫语愁轻轻地笑了一下。

“一碗馄饨,不要葱花,不加麻油。”这是莫雨愁的习惯。因为今天第一次看到馄饨摊上换了个人,不免就多看了一眼。

以往都是四十来岁的一男一女在这摆摊,今天那个笑起来苦苦的女人不见了。

几步开外的那个中年男人正在包馄饨,停不停朝这里看一眼。

小摊上摆放的是歪歪扭扭的竹椅,没有桌子。人一坐下去,椅子就会“咕叽”响一下。旁边已经有三两个人在吃馄饨了。

朱小兵放下物理书,对着她笑了一下,手脚麻利地数好了馄饨就扔进了锅里。

然后,就又蹲在那里把物理书拿出来看。可能看得太入迷了,汤锅都已沸腾,也不见他起身。

莫雨愁就“哎”了一声,好心地提醒他。

还没等莫雨愁反应过来,就见到那个包馄饨的男人拿着擀面杖几步冲了过来,“通”的一声就敲在了朱小兵的后背。

“你格死老子的,老子我做死做活,养你格龟儿子废物。”男人骂骂咧咧,朱小兵疼得脸色泛白,物理书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莫雨愁吃惊地发现他的后肩背迅速地红肿了起来,这条凸起的印痕让莫雨愁记忆了很久。

朱小兵朝莫雨愁仓惶地看了一眼,就转开了视线。急急地将馄饨捞了起来。端碗过来的时候,莫雨愁发现他的右手一直在抖。馄饨汤水都洒出来了不少。

莫雨愁匆匆吃馄饨,一个都没剩,连汤都喝了个干净,低着头把钱付给朱小兵,然后,就慌慌张张地跑走了。

那一年,她十六岁,正好是高一。

第二天,莫雨愁还是去了馄饨摊。朱小兵见了她,就把头一低。莫雨愁也把头一低。

第三天,莫雨愁还是去了馄饨摊。朱小兵见了她,头一低,莫雨愁也是头一低。

第四天……

第五天……

莫雨愁不知道自己去了多少天,终于朱小兵抬头看了她一眼。

她用自己温和的眼神表达了对他的善意与同情。朱小兵却又低下了头。

渐渐的,两人也会说句话了。

“馄饨啊?”

“嗯,馄饨。”

“不加葱花和麻油。”

“好。”

“原来那个是你妈妈吗?”

“是,她病了。”

“那要看医生啊。”

“……”朱小兵沉默。

就这样,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好像在这个花季少女的心里悄悄流淌了起来。

莫雨愁自上回见朱小兵挨打后,倒是没见他爸爸再打过他。只到建大桥的时候,才又看到了他身上的伤痕。

有时候朱小兵的爸爸心情好,还会与莫雨愁说上两句问候的话。因为她每天去吃馄饨,一天不去,他爸爸再见她时,就会问候一声。

有时,也听到他“朱小兵,朱小兵”的叫朱小兵,不再骂他是龟儿子。

于是,莫雨愁知道了,他叫朱小兵。

莫雨愁上学的地方在江的那一面。从小,她就一个人乘渡船来往与那一头与这一头。

爸爸远在天边,是一位地质勘探员,整年在外。妈妈在镇上的邮政局上班,母女两个与莫雨愁的奶奶住在一起。

那时候,莫雨愁家还没有买房子。莫爸爸说,等莫雨愁考上大学,就在她上大学的城市买一套大房子,把奶奶一起接过去住。

大家都在等着江上的那座大桥建成。这样的话,这个小村庄就与镇上连接起来了。许多孩子就不必要每天冒着危险坐着摆渡的船去上学了。

妈妈与莫雨愁商量,下学期住到邮政局的宿舍楼里去,一个星期回来一次看奶奶就好。

莫雨愁摇头。

奶奶一个人,怕她孤独。

自己不回家,也会孤独,不会习惯。

再说,还有馄饨呢,每天吃不到馄饨,不喜欢。

<

状态提示:第21章 莫语愁的爱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