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我家后院是明朝>第三十二章 繁忙运输

7月5号以后,佃户们陆续开始收割庄稼,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苏伯东带着总管,来到田边视察。自己雇佣的土地管理人员,也不断在田边视察着,他们要监督核算好每户佃户的粮食产量,严格按照产量的3成来交租金。

由于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最早租用苏伯东耕地的佃户们,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佃户们见到走在田边上的苏伯东,都热情地打招呼,说些感谢之类的话。

这些杂交水稻,在现代普通农户耕种亩产是1500-2000斤之间,但是古代没有现代的化肥,况且没有杀虫剂,产量肯定没有那么高。不过,古代也有耕种水稻的天然肥料,只不过是效果没有现代的化肥那么好而已,但是天然肥料成本便宜,只要肯劳作就可以得到。杂交水稻在这个时代耕种,亩产1000斤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时,来到张麻子耕种的田地,他们租种了13亩地,一家几口人正在忙着收割庄稼。

张麻子见到苏伯东到来,停下手来走到田边,感激地说道:“苏公子,你真是活菩萨啊,没有你就没有大丰收,租金还收得这么低。快,给苏公子磕头。”

他们一家正在田地里劳作的七个人,都给苏伯东下跪磕头。苏伯东连忙扶他起身。

苏伯东问道:“张老伯,照你看来,一亩地收成能有多少?”

张麻子高兴地说道:“这稻穗又长又大又密集,估计一亩地收成能有800-1000斤,而只上缴3成租金,一亩地自留的有560斤至700斤。我家耕种了13亩地,可以自留七千至九千近粮食,一年种植两季水稻,这样一年下来不会低于一万五千斤。我们一家十口人,一年有5000千近粮食足可以吃得很饱,剩下的可以拿去出售。要是以往亩产300斤的稻田,上缴一半租金后,13亩地一年下来剩下自留的只有近四千斤粮食,一家十口只能勉强饿不着肚子。真是多亏了苏公子你呀,咱们这些庄稼人以后可就有好日子过了。”

他是佃户中少有的读过书的人,把账目算得很清楚。

苏伯东点点头,高兴地说道:“好,凡是跟着我的人,以后都有好日子过。”

那些后期才收购的4万亩耕地,佃户们还是种着原来低产量的种子的水稻,即使是这样,由于苏伯东把租金降到3成,他们还是很高兴,第二季的水稻就可以种植高产量的种子,他们都充满了期待。

各地的农民都在忙碌着收割庄稼,苏伯东也该穿越回去现代收购杂交水稻种子了。

通过几个月以来的合作,马鉴、姚靖远、赵若敬三人对苏伯东货物的来源渐渐起了疑心。苏伯东在南京外城的那个仓库,从来只看见货物出来,没有看见到货物进去,那些货物难道是凭空冒出来的?

针对这种情况,苏伯东把自己可以去天庭的事情,不仅仅告诉了赵小悦和陈圆圆,还告诉了马鉴、姚靖远、赵若敬、马灵儿,以及赵峥刊和10个武艺最强的家丁(包括原本的两个随从)。穿越时空这种事情,连现代都无法解释,何况是身处科技落后,同时又比较迷信的古代人。

这十几个人,基本上都相信了苏伯东可以去天庭的事情。但马鉴等商人还是有点疑惑,毕竟没有亲眼所见。

7月7日一大早,苏伯东带着这十七个人,来到穿越之门。这时候,由于坚固的大型屋子已经建成,原来的木屋已经被拆除。

苏伯东的两个随从,是第一批170个家丁中,是武艺最强的十个人其中两个。一个叫马发真,另外一个叫莫德宝。

十七个人都是第一次被苏伯东带进来,苏伯东说自己要穿越去天庭购买高产量的水稻种子,十七人心中都充满了好奇,到底是如何穿越到天庭的呢?

当苏伯东打开时空之门的时候,他们是什么都看不到,因为时空之门只有苏伯东一个人能看见。当苏伯东迈步进入时空之门的时候,他们只是看见苏伯东跨步向墙上走去后就不见了。之前只是看到这个时代所没有的物品,现在亲眼看到苏伯东在眼前消失。

那穿越时空之门是靠着墙上的,马鉴自己也学着苏伯东,迈步向苏伯东消失的地方走去,看看自己是否也会跟着穿越到天庭,结果是什么也没有,直接撞在墙上。姚靖远、赵若敬、马灵儿都亲自试验,结果也是一样。

这下全部人都坚信了苏伯东所言,他可以去天庭,见到玉皇大帝和众多神仙,而其他人是去不了的,只有苏伯东一人而去。

这下十几人都对苏伯东奉若神明了,苏伯东虽然不是神仙,却可以去天庭,可以跟神仙见面、说话,还可以把天庭里的东西带过来。

当苏伯东穿越回现代的时候,在现代的时间是10月25日,上次他穿越回现代,带了大量的食品、日用品、化妆品回去古代,在古代还有很多存货,这次穿越回来就是要购买杂交水稻种子。

在现代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老爸打过几次电话来,问自己跟郭小郦发展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可以结婚,苏伯东只能是敷衍一下他。

在近一个月时间里,苏伯东曾经两次带郭小郦去见亲戚,还有一次带她去参加一个老乡的婚礼,郭小郦都是以苏伯东女朋友的身份出现。苏伯东也牵过郭小郦的手,搭过她的肩膀。他也想过,如果现代的老婆是郭小郦,也是很好的选择,只是不知道她是否答应。

苏伯东在现代已经通过考试,拿到了驾照,把那辆保时捷要了回来自己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繁忙运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