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近代,连土生的金陵人也搞不清东陵的确切位置,可见东陵的残破和默默无名。直到几年前燕大的一位考古学教授才从故纸堆中找到一些明确线索。
因此,钟魁和朱允炆这才遇到了这次东陵的考古活动。
东陵的位置就在孝陵的东边不足百米的山阜上。
显然考古工作已经持续了不短的时日,地表上的杂树杂草以及土石被清理掉,露出残破的石阶的残砖断垣,诸如享殿的台基清晰可见。
燕大的肖鸣教授正带着队员清理现场,肖教授正和几位助手站在一边商讨着什么,而干活的大多数是年轻的学生模样。这工作需要耐心和小心,并且十分枯燥,然而对热爱这一行的人,却又乐在其中。
现场不限制游人围观,但也不能太过靠近核心工作现场,核心工作场所被塑料横条圈了起来,有专人维持秩序。
工作组中,一位年纪三十左右的女人,虽然是民工打扮,但也遮不住身上文雅的气质,看上去应该是位年轻学者。
她不经意间抬头,看到钟魁正在跟维持秩序的人争执什么,她突然大声喊起来:
“小魁,你怎么来了?”
钟魁循声望去,眼前一亮。
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余思远的老婆文舒,燕大的副教授。余思远异地为官,她去年春节去太乙县探亲时曾经见过钟魁一次,她给钟魁的印象深刻,因为她出身极好,却投身于古代建筑学这个较为冷僻的专业,而不是从政或从商。
“原来是文副教授认识的,你早说啊!”那保安模样的人,一边赔着笑,一边埋怨道。
钟魁犯不着跟他计较,带着朱允炆走向文舒。
“文姐,真是巧啊。”钟魁笑道,他本该称对方为阿姨的,不过显然他这个称呼让对方笑容更盛了。
“你这小子,马上就要开学了,还到处乱跑。”文舒知道钟魁考上了燕大,据余思远说她在钟魁升学的事情上也是主动出了点力的,出于某些原因,余思远隐隐有些卖好的意思,这是人之常情,钟魁并不点破。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嘛。我这访古寻幽,也是陶冶一下自己的人文情操,为将来的学习增点见识。”钟魁道。
“真的?”文舒扬着下巴,又看到站在钟魁身边的朱允炆,见朱允炆气度不凡,又甚是年轻,故而面露讶色,“这位是?”
“哦,这是我老家山上道观的道长,俗家姓朱,乃是明太祖,确切的说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后人。”钟魁道,又对朱允炆介绍道,“这是燕京大学的文副教授,相当于国子监里的先生。”
文舒还未说话,站在一边肖鸣教授疑惑道:“朱标的后人?”
肖教授分明是不相信,换别人也是不会相信的,大半会把朱允炆当作骗子。钟魁悄悄地抚着朱允炆的后背,以免他情绪激动。
“肖教授,您怕是已经忘了我吧?”钟魁笑道。
“小伙子,我们以前见过?”肖教授仔细打量着钟魁,依稀有点印象。
钟魁道:“我叫钟魁!西秦省人,您面试过我的。”
“呀,原来是你啊。你这名字很特别,我很有印象,家住太乙山下,钟馗故里。嗯,看来我真是上岁数了,只记得你这名字,你高考文化课的成怎样?考上了咱燕大的文博学院?”
“承蒙您面试时给的高分,我已经被录取了。”钟魁答道。
“太好了!”肖教授还带着知识分子的单纯,将一把洛阳铲塞到钟魁手中。
好像自己被抓丁了,钟魁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
“教授,你们是准备将朱标的陵寝地宫挖开吗?”钟魁故意问道。
“挖开?”肖教授摇摇头,“不,我们又不是摸金校尉,我们只是想搞清楚东陵的基本规制和大致布局,为后续的保护提供依据,如果资金充沛的话,金陵市政府想原样复原。要知道这座东陵不应该被世人所遗忘。”
听了这话,钟魁暗自松了一口气,如果真是掘了人家祖坟,朱允炆可真要拼命了。就目前所知道的,明朝皇帝的陵寝,除了定陵是政府唯一主动掘外,其它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正说话间,只听轰的一声沉闷声响,肖教授等人脸色巨变,急忙转身向声响来源处跑去。那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塌方。
“快,相互看看,有没有人被埋在里面?”肖教授经验丰富,第一时间大声疾呼。
现场所有人都相互看了看,立刻有人回应道:“黎英同学好像不见了,我刚才看到他往这边来着!”
“肯定是埋进去了,赶紧救人!”
众人慌了,全都涌了过去,徒手扒拉着石块和泥土,好在埋的并不上,很快便现一条腿,大半身子还埋在里面。
也不顾会不会将人弄伤,众人直接像拔萝卜一样,将其拖了出来。这位倒霉蛋很年轻,二十刚出来的样子,灰头灰脸的,被喷了一脸水,才缓过气来。
“教授,我一铲子下去,底下是空的,然后我就栽了下去。”黎英喝了一口水才道
这完全是个意外,因为考古队的工作只是去除地表沉积物,以弄清这座东陵的基本规制而已。一铲子就直接打通了墓室,根本就不可能,根据经验判断,这里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