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创业民国>第五十六章 转兵中条山
:“请问你们这谁负责。”敌军看着大龙的问话感觉很可笑。一个副官模样的人说道:“一支败军,还这么大言不惭。赶紧的出来投降,要不能别怪我们不客气。”阎司令看出了大龙不简单说道:“兄弟,听说你们也抗日。我们也是抗日武装,只要你们愿意归顺本司令。我保证你们跟着本司令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的。”大龙走进两步对着阎司令说道:“司令,我们司令有请。”副官一看大龙还是这个样子,拿着枪对着大龙呵斥道:“你们司令有请,我们司令就得去吗?赶紧的乖乖的出来投降。要不能待会我们杀进去啦。就别怪我们没有给机会啦。”大龙一看这个司令没有想去的愿意,没等副官说完。一脚把副官踢到再一个箭步上去。拉着缰绳,一个鹞子翻身就跃上马背。掏出一把匕首就架在阎司令的脖子上。大吼一声大家别动。忠义救国军的人被眼前的这一幕傻眼啦。立刻调转枪头对准大龙,这边村庄里看见大龙得手。纷纷端着枪冲出来,两边开始对峙着。阎司令怕误伤自己赶紧下令自己的手下不要乱动。大龙一看暂时局面控制住啦,骑着马挟持着阎司令就进了村庄。

进了村庄,把阎司令带进了王洋临时的办工处。王洋一看阎司令来了。赶紧故作责编的对大龙训斥道:“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的贵客呢。”说完赶紧让阎司令坐下了,关切的问候一番的说道:“司令,误会误会。我这兄弟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让他请你进来的。你看闹成这样,真对不住啦。”

阎司令看着王洋这样,倒是有些不适从的说道:“不怪这个兄弟,他也是执行你的命令嘛。”。王洋像老朋友一样跟阎司令交谈,让他稍稍放心了一些。两人交谈一会王洋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此人叫阎三,当地人,抗日战争之前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找了几个狐朋狗友拉了一支队伍说是保护乡亲。因之前救过一军统的人。军统在敌占区各地学共产党的游击战,也在敌后成立了忠义救国军打游击。所以他就这样当上了司令了,有了军统的任命和帮助队伍越变越大。队伍发展到一千多号人,有八百多条枪。在一带形成了气候。这一次由于大意,被大龙擒住啦。随至王洋道出了要和他合作的意思。这让阎三也意外。他一直以为王洋把自己抓来是想占自己的地盘。现在王洋是想跟自己合作,那自己求之不得啦。

王洋为了让他放心跟他合作的诚意,奉上两根金条作为见面礼。这让阎三很高兴,表示愿意合作。王洋接着说出了合作是事宜:“在此地征兵两百,每个士兵给阎三两块大洋。士兵的安家费也由自己出。再出五根金条买两万发步枪子弹,五千发机枪弹。”王洋之所以只买子弹不买枪。是因为他知道阎三自己的枪支都不够用。子弹倒是有一些,他能卖。

阎三很满意这个合作方案。要知道这壮丁可以随便抓,又不是自己的,完了自己一个壮丁还能拿到两块大洋抽头。这比卖壮丁合算多啦。到时他们一走安家费也是自己的。还有这弹药,反正也是上头给自己的。卖掉了就说用掉了。谁也查不到。阎三心里直想这买卖值。两人谈好交易,王洋送阎三回去啦。但是为防止阎三反悔,弹药直接就从阎三部队这次行动中取来。这样有着这批弹药,王洋想着就算阎三反悔。他也不用害怕啦。自己的部队训练有素,对方是群乌合之众。完全不会构成威胁。

阎三本来想直接派人去各村镇拿丁的,被王洋婉言拒绝了。他跟阎三商议由自己派征兵组到各村镇征兵。阎三派人负责带路和安全。阎三看王洋的态度坚决,只好同意。反正不用自己忙什么还可以拿钱,何乐然不为啊。安排了几个部下带着王洋的征兵组去各村镇后。拿着从王洋那得到的好处去镇上喝花酒去啦。

王洋开始安排工作,现在的抗日救国军编制混乱,不利于管理。王洋开始简单的整合一下。把抗日救国军直接缩成一个营的战斗系列下辖三个作战连、一个军官队、一个卫生队,对外说是团级编制,军部直接改成团部,王洋一个司令也改称团长。三个作战连分别是:一连由负责大龙包括原警卫连加炮连,二连郝得志负责原四营和运输连,三连谢世才负责包括原一营、三营。各营长降连长、连长降排长、排长降班长、班长降为战士。还有一些军官暂时到军官队。小刀因为在火车上违抗王洋的命令,直接降为王洋的马夫。卫队负责保卫团部和王洋的安全。

王洋的征兵方式让阎三有些不敢相信,要求还那么的高。这让有些想骗拿安家费的人。顿时无缝可钻。虽说现在日军残暴,愿意抗日的人很多。但是大家却不怎么愿意参加王洋的队伍。王洋对此有些奇怪,他派人去查探一下发现,原来是大家以为自己跟阎三是一伙的。所以人不愿意参加。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王洋很清楚。改变当地老百姓对自己看法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跟阎三的队伍有所不同。他们是真正抗日的武装。王洋查到里这三十里的三河镇驻扎着日军一个班,阎三奉命去攻打了三次。都失败啦,唯一的战绩就是打伤一名日军,自己却损失不小。经过这三次的战斗,阎三是彻底的对攻打日军死了心。日军现在是暂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应付阎三这样的小角色。见他不再来骚扰自己,暂时把他晾一边去啦。阎三看日军也没有攻打自己,


状态提示:第五十六章 转兵中条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