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之余,墨仙那边也会过来,说要犒赏下,然后起了火,弄几只大烤鱼。
烤得昏天黑地,脸也是灰黑,有如墨仙的墨字,墨仙还美滋滋的请陈源吃。
虽然口味不敢恭维,但师兄相请,岂敢推辞,硬是头皮,吃了几口,陈源只感觉像是吞了一口煤炭。
就墨仙边咬着焦黑的鱼肉,边就着酒,大咧咧的对陈源说:
“怎么样,烤鱼配洒,人生一乐。”
连婴仙养的白猫兽看到烤得黑焦的鱼都是一副恹恹的样子。
“难道这对师徒俩如此专注修行,平时就样‘将就’着在这荒岛上修行?”
陈源放下黑乎乎的烤鱼。
“修士的修炼是十分艰苦,可是再苦也不能如此苦了自己的肠胃,辜负了美食不是。”
刚好这些时日,水剑也凝练得有点模样,陈源对墨仙说:“小弟略懂点烹饪,我再去寻些海味来给你下酒。”
说着,有如浪里白条般下了海去,不多时,便提了左手提两头只滑溜溜,软乎乎的鱿鱼,右手拢了几味鲜鲤上来。
他练功练了几个月,修为大为精进不说,连着水性也涨进不少。
这下水打鱼,竟是如履平地,捉鱼的速度不慢外,还顺带在海滩一带弄了些牡蛎。
“墨仙师兄,岛上可有火房?”陈源提着一堆新鲜的海鲜素材问。
见小师弟要亲自下厨,墨仙忙亲自带路,到了塔一层左侧的地方。
“师弟啊,好好做一顿,和你讲个小秘密,师傅他老人家可是美食家,游遍六合八荒时,他可是最喜人世间各种小吃。”
“师兄我手艺是不行,要是你的饭菜能讨得师傅欢心,那可是大大的有赏。”
墨仙倒是坦诚,自认是个粗人。
陈源微笑道:“小弟自当尽力,做一餐美味的谢师宴。”
“那加油,我们可是等小师弟你准备的美食了。”墨仙是一脸期待。
两个大男人一生大抵时间都在这座海岛上练功,想来也是枯燥,陈源决定给大家加点餐,祭祭五脏庙。
进了火房,陈源见桌台锅面都是灰层,储存的食物竟然只剩小袋糯米和精米,腊肠一丁点,便没了。
倒是细盐不少,海边有的东西,倒是不缺。
食材几乎相当于没有,这么寒碜。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懒人源在异界生存了一段时间后,为了共享技能,可是把厨师这个职业渐渐的练谙熟了。在天鬼门也好,灵砚宗也罢,厨技不算炉火纯青,也是成长不少。
对上这有如地球古代的修真世界,算是游刃有余。
烤鱿鱼是夜宵摊常见的一道小吃。
当初陈源在上海时,曾吃过一道菜,至今回想十分难忘。
现在,倒是海鲜基本齐备了,可以来做上一做。
想做这道菜倒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倒是缺了一味主料。
那就是蚝油。
当时陆上有鸡精可调味,在海上,如何可少了调味品。
不过,这也难不倒陈源。
他适才已经挖到了不少海蛎。
海蛎,也称之为生蚝。
“海底牛奶”,指的就是这个。
生蚝是传统滋补品,《本草纲目》有生蚝能“治虚损、壮阳、解丹毒、补男女气血、令肌肤细嫩、防衰老”的记载。
陈源即来到这座海岛上,本来打的主意是少不得要弄个海蛎煎来吃吃,现在,还可以顺带来做做蚝油酱,弄成他想做的另一道‘名菜’。
蚝即海蛎,是一种海生软体动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陈源要制作的调味品——蚝油就是来源于手上这些海蛎,这制作蚝油说起来这还有一段小故事。
发明蚝油酱的人名叫李锦裳,因为得罪了当地恶霸土豪,受到迫害,于是背井离乡,辗转来到珠海南水定居,南水是珠江口一个小岛屿,盛产生蚝,李锦裳为补生计,他开设了一间小茶寮,在小茶寮煮生蚝出售。
有一天,李锦裳与往日一样生火煮蚝,因忙碌着别的事出门忘记照看,很长时间后,传来浓烈香味,他赶忙跑回来,心里想:坏了,恐怕煮糊了!
揭开锅盖一看,呈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厚厚一层沉于锅底、色泽棕褐的浓稠汁,香郁扑鼻,引人食欲。于是他随意取了一点放在嘴里品尝,顿觉美味无比。
无意之间,一种新的调味品——蚝油就这样发明诞生了!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那李锦裳抓住了这个幸运的机会,灵机一动,专门熬制这一新款调味品出售。
也就是成了陈源在地球上常吃的李锦记系列的蚝油酱。
于是,陈源先把灶台清理好,柴火备上,浸泡好的糯米和精米分别蒸好放凉,那点腊肠洗净,切成小片。
另一口锅用来依样画葫芦,熬煮好蚝油。
至于这烤鱿鱼,这天大地大的,哪里不能当作厨房,加上陈源从默老那习得的紫极帝火,就是烤这个东西的上好工具。
于是,另起一堆篝火。
陈源又找来一块青色石板。弄干净,将其架在火上,再将鱿鱼去掉表皮,切口,清理好,弄成白嫩嫩的‘鱿鱼筒’。
再把之前准备好的糯米和腊肠下锅爆炒,加盐调味,中间也不放蕴入一丝紫炎,增加灵气。
将炒好的腊肠糯米松散的加入到鱿鱼肚中,用细竹丝封口,然后在鱿鱼表面上均匀的涂上陈源自制的蚝油。
再放到青石板上烘烤,边烤边对着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