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爷看那书的时候,突然眼神一下子变了,不知看见了什么,我问道:“小爷,你看见什么了吗?”
小爷开始并没有回答,好像在想着什么,知道他将眼睛盯在了那页书上,说道:“没想到《阴阳四书》还有记录帝王陵墓的规模和建法的!”
“小爷你在说什么啊?”我又问道,就连旁边坐着的我爹和二伯也是看了小爷一眼,一副不知所言的样子,这时候小爷又说道:“不过我认识纪名爷爷的时候并没有倒过什么帝王的墓,不知道纪名的爷爷在我认识他之前还有没有倒过什么规模宏大的墓!”
小爷说到这里时,我想到了那本羊皮日记本,急忙回道:“对了,小爷,我爷爷有一本羊皮日记本,要不要我拿来给你看看!”
“这个我知道,以前我就见你爷爷一直揣着本羊皮笔记本,只是不知道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要不你拿来我看看吧!”小爷似乎也感情兴趣,这一下却是急忙的回到我,看来那座帝王的陵墓有些不简单,单从帝王这个角度看起来,就很神奇了。
我在我房间里翻了翻,终于是找到了当初我爹给我的羊皮日记本,这日记本其实我一直都有带在身上,这次回来才放到了柜子之中,只是不知道小爷是从哪里翻出来的那本阴阳四书,当我回去看时,却发现我那本《阴阳四书》还摆放在我的柜子里,也就是说小爷手中的那本《阴阳四书》不是我的那本。
这时我就想起来了,这应该是二伯的,当初阴阳四书传下来的时候一共有三本手抄本,两个叔祖一本,我祖父一本,只是有个叔祖没有子嗣,所以那本可能一直放着没有用,而另外一本则是传到了二伯的手里,上面记录的一些解墓方法和陵墓的结构构造,都是祖上经验之谈,所以不失为一本倒斗的好书。
我这时候又问道:“小爷,你是说帝王的陵墓?哪是哪个帝王啊,这中国的历史上不少于五百位帝王,这可不敢肯定啊!”
小爷说道“我也不知道,我就突然感兴趣而已,随便看看,要是想去再说,现在也没什么关键的信息知道这墓在哪里!”
对于帝王的陵墓,可与一般的墓不一样,中国历史上称帝的人数不少于五百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拥有大规模帝王陵墓的也仅集中在秦汉、唐宋、明清这三个时期。
而且建造规模庞大的帝王陵墓需要动用人力财力,这需要王朝国力的保障,因而像汉唐、明清这样的时代所留下的,有名有姓的帝王陵墓也最多。
甚至还有史料记载,有名有姓的皇陵有,汉十一陵和东汉十二陵、唐十八陵、北宋巩县八陵、南宋六陵、明十三陵以及清东陵和清西陵,而元代所有皇帝死后都回葬漠北,“帝陵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踏平”,所以至今尚未有元朝帝陵被发现。
这些大墓总不会被我们找到吧,这让那些一直砸找这些陵墓的人脸往哪放啊,我又说道:“小爷你确定那书上说的是帝王的陵墓?”
“是啊!”小爷点头应道。
这时我想到了我祖上一直都是帮别人找墓穴,识风水的,技艺一直很好,甚至有的为大臣和财官贵人都有找过风水,这时我就多了一个疑虑,心想:“难道我祖上还帮过帝王级别的人物找过墓,或者看过风水!”
但是一想到这就不敢继续往下想了,要真是这样的话,我家祖上也算是宫廷匠师了,但是却从来没听说过我家祖上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但是山西和陕西那地方不就是历代君王喜欢定都的地方吗,我心里一惊,没准还真有那么回事,不然祖父他们怎么后来就莫名其妙的倒起斗来呢。
这单靠什么发现墓里都是宝贝,起了财心才去倒斗的解释却又不一样,或许这其中必定有什么关联,我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却没说出来,只是闷在心里。
?
有书《新五代史·温韬传》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而帝王陵墓多半难逃被盗宿命,明清之前保存完好的陵墓已剩两座,我们要真想找到那书上的帝王墓,恐怕还有些难,怎么个难法,只好说是:“难于上青天!”因为我们没有具体的线索,只是书上这么记载了,有那么一座帝王墓而已,可是这其中的难度我们也是知道的,必须找到每一条相关的线索。
而且找到古墓可不比什么探案找线索那么简单,探案尚且是发生不了多久,即使是陈年旧案,也就是个几十年,再长久的案子也不会超过一百年吧,但是陵墓的线索却好像是大海捞针,每个具体的地图或者什么古书记载,还真是难以找到。
而在历史上,盗挖帝王陵墓的事一直没有间断,西汉末年赤眉军入长安,除文帝霸陵外,其余帝陵全被盗掘,东汉末年,董卓胁持汉献帝南迁长安,“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西晋末年,长安饥民又挖开了长安城东南剩下的霸、杜二陵。
唐末黄巢起义,除乾陵外,长安周围的皇陵几乎被发掘殆尽。而后来五代耀州刺史温韬,领兵盗挖唐陵。北宋灭亡之后,巩县八陵都遭到了破坏。元世祖时期,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遍掘诸陵”
想到这些,我甚至都要放弃找这帝王墓的想法了,但是帝王墓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就拿秦陵来说,当初谁知道那地下藏着这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