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因为知道林文胜是大官、林周氏又是官家千金,这林天华和林天月是官家的公子和小姐,下午苏林氏就怎么也不同意两个小女儿去姐姐家里。
他们毕竟是农家,莫冲撞了官家人才好,大过年的别生事。伤着人家她于心不安,自家的受了委屈她也不乐意。
“娘,他们身份再尊贵,也只是表弟表妹,而且天月现在跟我好着呢,早上就要跟着我们来,我怕小舅娘不高兴才没带来。”
“可我都答应了要带妹妹过去和她玩的,也不好失信呀。你放心好了,我带着她们呢,不会让妹妹受委屈的。”
“娘不用担心,我和芳儿都在家里呢,会带着他们的。”林天明也在一旁保证。
苏林氏这才答应下来,又叮嘱道:“那你们晚上早点回来吃饭,热炕我收拾了,你们住一晚明天吃了中饭再回去。”
“知道了,娘。”苏芳和林天明异口同声。
苏芳诧异地瞥了林天明一眼,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回答得这么爽快,不知为何,她脑子里突然浮现一副画面。
夜深人静时,有人弄开她的屋门,站到炕边盯着她许久,在她无法装睡时就爬上炕……
苏芳突然红了脸,尴尬地别开头看向弟妹们,他们正坐在一旁研究她的新吃食。
桂花糕是以前吃过的,梅花饼却不是,还有土豆酥和鸡蛋糕也吃着新鲜有趣,而且口感美滋滋的。
很适合这种天气,闲着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吃,美味还饱肚子。
苏芳自然知道弟妹们好这一口,昨天就做了好多出来,留了一些在家里,拿了一半过来,这种天气吃个几天一点问题都没有。
除了这些点心,林天明还带了两坛子酒过来,但不是小舅手下送过来的,而是白不凡上回来时送的。
林天明留了两坛今天来送给岳父喝的,剩下的在小舅回家就拿出来喝了。
除此就是给弟妹们的红包,大哥到底是大哥,自然是不能往上给的。苏芳成了亲,自然也不能再拿娘家红包了,她是大人了。
但苏林氏还是给她做了新衣裳,还有一双绣花鞋,正好开春就能穿了。
这对苏芳来说可是最好的新年礼物,高兴地接过来在身上比了比,鞋子也试了脚,抱着娘就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苏林氏还是第一次被苏芳这样热情对待,一时有些傻眼,尴尬得直嗔她没大没小,把一家人都逗得哈哈大笑。
吃了中饭坐了一阵,苏芳和林天明就领了妹妹回家去,他们可以想像得到,家里那个小姑娘早就眼巴巴盼着了。
但是苏长宁并没有去,自从封窑不烧炭之后,他就在大哥带领下每天读书写字,温习很久以前学过的知识。
他已经十岁了,却只读了两年启蒙班,以后去县城不可能再上启蒙班,可也害怕跟不上学习进度被人嘲笑、轻视。
其实他心里是很紧张的。
苏芳知道后告诉他,尽力就好,其它不用管,如果私塾先生不能好好待你,姐就请个厉害的先生在家里专门教你!
一句话霸气得大家都傻了眼,可想到她如今有钱,也就理解了。以她现在的积蓄,请个先生确实不是难事。
有了这样的后路,苏也就不那么害怕了,这才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也是他的初心。
至于苏长宁,其实心中原本也是紧张的,那时妹妹说明年让他也去上学,他们烧窑也是为了攒束修。
可是攒着攒着就变成要去县城开酒楼了,弟弟们都可以去上私塾,他却不能了,因为他要去酒楼学习做生意。
但妹妹也告诉他,酒楼里到处可以学习经验,但学习在生活里是无处不在的,读书,不一定要去私塾,多涉猎不同书籍,增广见闻,一样是本事。
将来如果想考科举,那就去尝试,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
苏芳的话让苏长安想了几天,终于想明白了这里边的道理,心里深深佩服妹妹的通透。
而且在烧窑期间,林天明书房里的书虽然不多,却恰好是他们看得懂的,也有塾学要读的书,他们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问他.
可以说赚钱、读书都没耽搁,日子过得很充实。
这些天在家也不干活,就把从林天明那儿借来的书都认真读着、背着,也能练字了。如今他用得起笔墨纸砚,虽说仍是省着用,但总算是用上了。
农家孩子懂事的都会用一种最简单的法子练习认字,小孩子用树枝在泥地上练习、大些的在屋里就沾水在桌面上写。
有时用毛笔沾水,有时直接用手指头,主要是为了更清晰看见自己写出来的字,有没有写错、是不是写得很丑……
农家孩子,不当睁眼瞎,能认、能写就是很厉害了,谁有条件练出书法呢?这样的人真的不多。
因此这样的正月里,兄弟俩也珍惜着每一点时间在读书写字,不过白天都是在土炕上坐着,一人一张炕桌。
苏正清就在烧炕的屋里编着炭篓,苏林氏也在屋里做衣裳。
只有小姐妹不时跑到院子里玩会儿,冷了又跑回来,却是不敢在屋里大声说话,怕吵到哥哥们读书。
在苏芳在林家与林文胜一家人配合相处时,他们在家中就是这样过冬、过年。
林家院子里,林天月裹着小斗篷看着哥哥和堂哥堆雪人玩儿,不时朝院门口张望着。
当院门被推开时,顿时欣喜地张大了眼睛。
“表嫂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