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全球美食之旅>第351章:有平凡、有赞礼、有隐忍、有悲愤.

br>

饭后张枫走向了前往冬宫的路。

冬宫大概是圣彼得堡最具盛名之地了,最官方的称呼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冬宫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邸。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新建的侧翼“艾尔米塔什”,该博物馆由此得名。

在入口处,张枫发现有一些小贩在卖着廉价的油画,大多是芭蕾题材的。

冬宫绝对是艺术、博物馆爱好者的圣地,全人类最尖端的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汇集,在代表性的展品处都有语音讲解。

当然,作为沙皇的宫殿,其本身也是建筑爱好者的天堂。

事后张枫算了一算,其实他在冬宫仅仅只逗留了三小时,在这三小时左右的时间想要领略着人类最宝贵的艺术财富自然只能是蜻蜓点水,如果真的有时间真的值得在这里花上一天的时间在audioguide的指引下走进这些大师背后的故事,渐渐的会发现,伟大的背后有平凡、有赞礼、有隐忍、有悲愤。

走出冬宫,夕阳洒在涅瓦河上,却仍然伴着寒风吹拂。张枫沿着涅瓦大街走进了一家名叫“叶”的苏联风味餐厅。餐厅人不多,主打的是肉类。

不得不说,最有风情的圣彼得堡还是在夜晚。

一觉到天明,依然是云层厚重的阴沉天气。张枫步行到地铁站,穿过沉重的钢轨前移,在kar找到了前往叶卡捷琳娜宫的巴士。

此时的叶宫周围已经是深秋,在层林尽染的视野远方是华丽精致的金顶蓝色宫殿。

叶卡捷琳娜宫最初是彼得一世赠送给第二任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别墅,后来作为遗产成为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财产。

为了彰显皇家领地的身份,宫殿所处的一带在建成后被称为沙皇村或皇村。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在此度过童年又改为现名“普希金村”。

宫殿精巧**,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

在叶卡捷琳娜宫众多精美奢华的宫殿中,有待客的、有用膳的,但最让张枫叹为观止的当然要算是琥珀宫。

说到琥珀宫,张枫还了解了它背后的传奇故事。

1709年,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为了效仿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命令普鲁士最有名的建筑师兴建“琥珀屋”,建成后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716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脸彼得大帝,墙面镶嵌有6吨多的琥珀和名贵珠宝,闪耀着从柠檬黄到金红色,人类可以想象的黄色系中一切的色彩,辉煌得令人窒息。

“二战”期间,这座宝屋被纳粹劫掠窃取。圣彼得堡300年(2003年)纪念的时候,俄国巧匠重新复原出了当时的面貌。

当然对于几百年后的人们来说已经无法通过晦涩的文字来想象琥珀宫的神奇,但当张枫站在这并不大的空间里,四周墙上金色夺目晶莹剔透的光影在人头攒动间仍然让张枫叹为观止。至于最真实的琥珀宫到底如何,也许想象中的永远是最美的。

天气依然是凉风伴着昏暗,叶宫花园很大,中间是一汪不小的湖泊,四周布满已经渐渐泛黄的丛林,些许建筑点缀在花园中。

如今的皇村也许已经失去了普希金时代的宁静,但是张枫想,帝王之气一定给这座本不大的小镇带去灵气的同时,也带去了贵族的气质。

回到了彼得堡,回到了涅瓦大街。张枫在“你好”简单吃了之后,等待夜幕降临。

“今夜,让我感受这里的魅与媚吧。”张枫对着黑夜道。

冬宫广场上,张枫发现几个年轻人在忘我演唱,身后是站成排的围观年轻人。

张枫站在人群中,歌者每唱完一支歌,身后的人群都会发出欢呼声、喝彩声和掌声。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走近,向脚下的吉他包里投出一些钱币。

夜色中,让张枫感到有些温暖。街头艺术在这里如此被得到尊重,他们也许并不以此为生,他们也许只是渴望表达,渴望得到认可与尊重,渴望爱。

不想去对比,只是在这样的夜,被这样一个被误解的国家的年轻人所感动。

这个时候的冬宫广场游人已经不多,可以肆意找一个角度记录下彼时此刻。

张枫走上dvort桥头,夜晚的圣彼得堡比白天多了一些柔情

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早,又是阴沉的天气。早早地起床,前往夏宫。

搭乘地铁前往Авtoвo,那儿有公交直接到达夏宫。

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也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希特勒在其占领toriael的计划失败后,打算在这里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此举激怒了苏联当局。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期间,斯大林下令炸毁这座宫殿,以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二战后修复。

夏宫的花园里的叶子都已经渐渐变黄,穿过上花园就可以找到售票处。张枫购买了进入夏宫以及上花园的门票,从上花园走向芬兰湾,而从芬兰湾的码头,张枫坐着轮渡又回到圣彼得堡。


状态提示:第351章:有平凡、有赞礼、有隐忍、有悲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