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朝老司机>第七十三章,教小月唱歌

“电灯?哥哥,电灯是什么东西啊?”小月扶着王美芳坐下,奇怪的问道。

秋一白也坐下,给王美芳拿了一双筷子,再给小月拿了一双:“电灯就是一个小小的灯笼,会发出跟太阳一样的亮光,只要在这院子里点上一个,整个院子都会跟白天一样亮!”

王美芳换了一身新衣服,果然是精神了许多,她也奇怪道:“秋公子,什么样的灯笼这么神奇啊?”

秋一白一边给两人夹菜,一边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说,等以后我把这电灯用上,你们就知道了,还有,大娘,你不用都叫我公子公子的,听着好别扭,小月叫我哥哥,你就叫我名字,小白小秋都行!”

秋一白这样平易近人的样子,王美芳倒是也习惯了,平常一笑:“那···那以后,我就叫你小白!”

秋一白应了一声:“对嘛,这样听着才像一家人,快吃饭吧,一会都凉了!”

王美芳一边吃饭,一边想到:“看小月的样子,好久都没有像今日这般开心过,这个秋一白还真是个好人,若不是身上已有婚约,定要把小月许配给他,只是可惜了,不过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若是秋一白同意,完全可以让小月做小嘛。”

三人吃完饭,倒也不忙着去休息,小月收了碗筷,把桌子擦干净,给秋一白泡上了茶。

“哥哥,我今天出去的时候买了一点茶叶,也不知道好不好喝,你尝尝,卖茶的掌柜说这茶叫‘碧螺春’五十文铜钱可以买两斤,我就买了两斤回来。”小月收拾完东西,坐到秋一白旁边。

秋一白倒了一碗,尝了一口,没尝出个所以然来,又尝了一口,倒是觉得苦多了:“这茶有点苦,但是正和我口味,以后买茶叶就买这种便可!”

小月嘻嘻一笑,点点头。

今夜是十六,天上的月亮很圆,昨天光顾着各种忙,也没顾得上好好赏月,今晚倒是可以好好看看了。

俗话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亲人恋人们不管相隔多远,都能共同看见天上的一轮圆月。

只是不知道相隔了五百年,后世的那些亲人兄弟姐妹们能不能看到同样一轮明月,也不知道苏子悦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在看天上的月亮。

小月见秋一白看了月亮之后面色惆怅,起身进屋,拿了琵琶出来:“哥哥,现在没事,你教我唱曲吧!”

要说钢琴吉他,秋一白还能勉强上手,这个琵琶,秋一白就真的不会弹了,拿过琵琶波动了一下弦,发出几声怪音。

小月把秋一白写了曲子的那张纸拿了出来,摆在桌上。

秋一白把琵琶还给小月:“这上边的字你都会,那我唱一句,你跟着我唱一句吧。”

小月放下琵琶,点点头!

秋一白酝酿了一下,开始唱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小月一字一句的跟着秋一白唱,她的声音好听,这个音调在她口中唱出来,简直比后世经过和音处理过的声音还要好听。

要说这小月的音乐天赋,还真是让秋一白有些意外,只学唱了三遍,她就能自己唱下去了,只是这词有些记不住,唱两句还得看一下纸条。

秋一白听着小月一个人唱,还真有点专业歌手的感觉。

很快学会了这一首,小月就拿着琵琶,跟着这首曲子的调调弹起琵琶,有琵琶和音,小月唱出来就更好听了。

秋一白听着,竟然能听呆过去,小月唱完,叫了他好几声他才听见。

“小月,你这音乐天赋高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啊,这个琵琶,你跟谁学的?”

小月被秋一白这么一夸,小脸一红,说道:“是个一位在茶楼评唱的奶奶学的。”

评唱?说起评唱,苏州城的评唱在后世还是有点名气的,虽说比不上京剧昆曲,却也是一种文化特色。

“这首小曲小月已经学会了,哥哥,还有没有别的?”小月问道。

秋一白想了一下,一股微风吹来,有些凉意,心中一愣:“有了!”

秋一白进书房拿了纸和笔出来,在纸上写出了歌词: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旁。

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

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青纱起高粱。

秋季到来荷花香,大姑娘夜夜梦家乡。

醒来不见爹娘面,只见窗前明月光。

冬季到来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

血肉筑出长城长,愿做当年小孟姜。

这是一首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佳作《四季歌》,歌词好,曲调好听也不高,放在这里很合适,而且更有接地气的感觉。

秋一白写完之后,递给小月:“这上边的字你都会认么?不会的话我可以教你!”

小月看了一会,问道秋一白:“哥哥,这个小孟姜是不是就是说书先生常常说的把长城哭倒的孟姜女啊?”

秋一白点点头:“就是孟姜女,这个故事你听过?”

小月点点头:“在木渎有个说书的老先生,下雨天我没法去外边卖唱,只好到他的说书屋里碰碰运气,他说书的时候我就听着,他休息的时候我就唱小曲,他说的书很好听,人也挺好,平时挺照顾我和娘的。”

原来是这样,明朝的乐子不多,男人逛青楼进赌场,还能听听戏曲听听说书,女人不去青楼,也不能去酒坊和赌场,所以只剩下听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教小月唱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