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崛起在大明>第二百四十九章 遗言?

三月份,河南怀庆府河内,沁阳城内,一处大宅之中,李自成与王自用等人其乐融融的交谈之时,聊着天下大势,起义军的未来走向,气氛好不轻松而愉快。

“王盟主,自成以为,咱们各路起义军的优势在于流动性大,过于分散,使得官军分散乏力,无力集中全部的兵力围剿,疲于奔命的四处救火。所以,自成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各路起义军应该尽量不要聚在一起。即便是不得不驰援解救,也要使用其他方法,比如围魏救赵,攻打朝廷的一些军事重镇,使得官军不得不回援。”

不得不说,自从离开了山西,远离了漩涡之地,王自用的心情好了许多,即便是一脸的病容也有所变淡,听着李自成之言,更是深以为然地频频点头。

“李兄弟,你说的太对了,咱们起义军的优势在于流动性强和过于分散,如此才能愈演愈烈,发展壮大。”

王自用的话语突然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面露伤感之色,叹息的同时,就连语气也变得沉重了许多。

“哎试想王嘉胤首领还在这时,就是因为起义军的发展壮大,忽略了自身的优势所在,虽然一时聚集了二十万人的兵力,却也丧失了起义军的优势,使得官军有了围剿的目标。”

“是啊,王盟主,咱们起义军的战力本就不行,无法正面对抗官军。一旦丧失了流动性和分散性的优势,总兵力再大,也不够朝廷调集重兵围剿的。”李自成轻轻一点头,淡淡地说道,语气蕴含感慨的味道。

这时,坐在一旁的八金刚突然插话道:“盟主,不如咱们就按照李兄弟所讲的,趁着朝廷还未调集重兵进入河南,立即南渡黄河,进入河南腹地,继续发挥咱们起义军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优势。”

然而,听到八金刚的劝说之言,王自用却流露出了无奈之色,连连的摇头。

“八金刚,我何曾不知李兄弟的好意?怎么会不明白那是大势所趋?唯有南渡黄河,进入河南的腹地,才是正确的选择。然而,作为总盟主,我怎么只顾一己之私,一个人逃走?”

“咳咳咳”

王自用的话语被一阵轻咳打断,随即就恢复了正常,挥手制止了紧张的众人,示意他们坐回去,同时继续说道:“如今这个时候,虽然咱们到了一个相对安全之地,但大部分的起义军还留在山西,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危险。”

“而且,经过曹文诏、许鼎臣、张宗衡等人的追杀,已有不少起义军覆灭,现在各路起义军整体式微,更应该抱团取暖,相互帮助,才能幸存下来。”

“可是,盟主,那些首领都是自找的,谁让他们不听劝了,非要留在山西?”八金刚义愤填膺地说了一句,眉宇间弥漫着一丝对王自用的担心,深怕对方的病情复发。

听着两人的对话,李自成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似乎想通了什么,看向了李自成,不确定地问道:“王盟主,你之所以等在这里,不仅是以备救援滞留在山西的各路起义军,是不是想让那些首领吃了一番苦头之后,再劝说他们撤离山西,逃向河南?”

“呵呵,李兄弟正知我心,如果不让他们撞到南墙,绝不会听人劝的。”王自用苦笑一声,点头回应李自成的询问。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之音,使得大厅里的众人举目望去,只见刘芳亮急急忙忙的快步走了进来,一看到李自成,就连说道:“老大,不好了,高首领被左良玉追杀,现在正处于危险之中,特派革里眼前来向咱们求援!”

一石惊起千层浪,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使得众人都是大惊,本能地全部站了起来,李自成刚想问什么,刘芳亮话音刚落,革里眼随即走了进来,整个人很是狼狈,着急地说道:“李闯将,快出兵就我家首领,高首领正被左良玉派得昌平兵追杀。”

“不会吧!据本盟主所知,高首领的手下可是有着七万左右的兵力,朝廷派到辉县的援军,所有的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千人,高首领怎么会打不过左良玉呢?”王自用满脸的惊容,一副难以相信的样子,忍不住的抢先问道。

“见过王盟主。”革里眼向王自用回了一礼,一听此问,不仅面露尴尬之色,讷讷地答道:“呃~盟主,虽然高首领有着七万多人的兵力,但多数都是新加入的,几乎没有经历过战斗。而且,由于发展的过于迅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兵器。所以,面临左良玉的突然偷袭,就”

革里眼再也说不出后面的话了,已经尴尬的不行,臊得慌,很不好意思,七万人被七千官军追杀,还是毫无反抗之力,一旦此事传出去,绝对是一大笑话!

这时,王自用露出恍然之色,就笑而不语,深深的看向李自成,想看看对方什么反应?

此刻,李自成丝毫不怀疑革里眼之言,有着袁宗第作为内应,他对高迎祥的情况更为了解,别看高迎祥咋咋呼呼,对外宣称兵力十万,战将无数。

但真实情况却是,不过是一些难民组成的七八万乱军,军纪涣散,毫无战力可言,纯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从左良玉的手中逃出,没有被剿灭,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一念及此,李自成旋即看向了王自用,双手抱拳,施了一礼,郑重地说道:“王盟主,你也知道,高首领是自成的亲舅舅,不管是出于这份儿亲情,还是源于起义军之间的仁义,自成都必须前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九章 遗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