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高顺>第348章马贵的建议

戏志才的观点是把冀州牧的治所继续设在邺城,那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且方便南下中原。

高顺却不这么看,他并不急着南下中原,而是希望中原的军阀先混战一段时间,削减军阀的数量,他好一鼓作气,占领兖州、豫州和司隶,以及扬州和荆州的长江以北地区,否则,中原地区的军阀数量太多,需要一座城一座城的攻克,太过麻烦;若是治所太靠南,会给南方诸侯太大的军事压力,甚至会遭到他们的联合而攻击,得不偿失。

戏志才反驳的理由是趁军阀还没成长起来的时候,一鼓作气,将他们全部灭掉,这是消耗最少,却能保存下最多的人口和财富,快速加强自身实力,并转化为战争潜力。

高顺拥有系统,现在不缺钱粮,若不是他想在战争中消灭部分士族和野心家,以他的实力,现在就能推翻大汉朝廷,占领全国;在他看来,现在这里中原地区,耗费的精力大,占领的地盘却很小,不如占领四周的边缘地区,耗费的精力和兵力少,占据的地盘却非常庞大,对他来说最为划算;可是他的这些话却不能对戏志才解释。

郭嘉和程武也极力支持戏志才的意见。

最终,高顺只好暂时采纳戏志才的意见,把将军府和州治所设在。

经过这么多次升级,马贵的智力已从80成长到86,加上这七年来一直主持桃园堡事务,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锻炼,也算一合格的中级谋士了,虽然比戏志才、程立、田丰等人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由于他是系统人,让高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一些牵扯到系统,需要保密的事情,高顺只能找他协商,而他与高顺关系密切,很多时候主动向高顺提意见,即便高顺不采纳,也不会影响两人的关系,马贵俨然成为高顺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即使是外人也能看得清楚,马贵和李强是陪高顺起家的人,是高顺最信任的人。

戏志才和郭嘉、程武到达桃园堡后,马贵掌管的事务少了很多,一些大事,高顺都会与戏志才等人协商。

十一月底,高顺手头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马贵又找到高顺,向高顺提出诸多建议,并汇报最近传来的一些情报。

第一条建议便是让高顺马上写信给冀州的李强,让其前往河间国招募高览。

这让高顺心中非常高兴,马贵的提醒太及时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他都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现在冀州六万多骑兵,正缺乏高级将领,这个建议非常及时;同时,他在信中又要求李强和郭图,在冀州广泛的征辟文官和武将,现在他是冀州牧,征辟起来名正言顺,他可不希望这些人因为没有发展机会而流落它乡,最终成为他的对手,增加他统一中原的难度。

相似的信件分别写给周飞、房良、向荣和曹山,要求他们尽力征辟当地人才为己所用。

高顺更希望借此吸引其它州郡的人才来投靠。

马贵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强调桃园堡和新兴郡的重要性,马贵感觉,桃园堡地处并州、安州和河西三郡的中心位置,方便对外支援,且防御设施非常完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时间内不能放弃;更重要的桃园堡中还有被绑架来的桥家和鲁肃等人,务必保密,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他建议调赵雄担任新兴郡太守,桃园县的县令等人皆安排系统人员,暂时归将军府直辖,只把雁门郡先交给并州管辖。

高顺仔细想了一下,感觉这个建议非常好,以前他考虑全部搬迁,有些草率了;同时,高顺又提出,赵雄现在所辖的官兵,除留给雁门郡两千骑兵和两千五百步兵之外的两万多官兵全部调到桃园堡,继续由赵雄管辖,高顺允许赵雄把军队继续扩编到步兵五千人,骑兵两万五千人;张辽已有二十岁,高顺决定任命张辽为中郎将,调到冀州,归李强管辖,再由李强培养一番,绝不能埋没了这棵好苗子;桃园堡现有的一万多骑兵和家属,由张辽率领去冀州。

马贵做了一下变通,从雁门郡的骑兵中调一万归张辽率领到冀州,桃园堡的一万多骑兵保持不变,这样的话可减少调动军队的麻烦,高顺应允。

到时候马贵也会前往冀州,桃园堡留有赵雄和张辽,便足以应付所有的事情了;至于戈虎,此后还是跟随李强,保护李强的安全尤为重要。

至于桃园堡内的军官家属,高顺也会安排他们陆续前往各地,与他们的家人团聚,此后便住在一起,预防他们把这当成人质看待,影响大家的士气,或者对高顺有产生不好的看法。

马贵再一条建议是关于陷阵营的,现在陷阵营被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只有4屯,根本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纯粹是浪费,马贵建议把三部分陷阵营调回冀州,并把典韦和裴元绍调回来,他们仅作护卫太过浪费;麹民的攻坚营调给房良指挥,那里将来面对徐州、兖州和豫州作战,对付的是步兵,重步兵更能发挥出恐怖的战斗力;为了平衡,给程立、田丰和沮授每人配备一个部曲的高级步兵和一个部曲的初级骑兵做护卫。

高级骑兵数量太少,还不足以给他人配备,只能留作高顺的护卫。

马贵又建议扩大商贸,现在不在顾忌朝廷的看法了,可以加大对精盐、茶叶、棉布和玻璃片、玻璃杯的销售力度,趁大乱钱从中原地区搜刮一批财富,同时,此后贸易的中心将转移到冀州,桃园堡主要面对安州和河西三郡以及并州北部的雁门郡。


状态提示:第348章马贵的建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