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世风波>第一百三十章 积极备战鲁炅获复职 侦察敌情哥舒上奏折3

韦见素上报李巨的奏折,唐玄宗不以为然,对他说道:“朝廷从来就没有低估叛军的实力,剿灭叛军正在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什么不能操之过急?朕看是要拖延时间。朝廷的兵力是叛军的三倍,还不加攻击,一鼓作气歼灭叛军。这样大的军费开支,时间长了,朝廷负担不起,老百姓负担过重也会激起民变。要将平叛拖延下去吗?李巨简直是昏了头了。你认为鲁炅还能用吗?”

韦见素说道:“启奏皇上,鲁炅与叛军对峙几个月,阻止了他们南下。执行圣旨对敌攻击,不想叛军来了增援。虽然大败,但退守南阳,部署得当,也算是立了一功。臣请奏恢复他的职务,让他戴罪立功。”

唐玄宗点了一下头说道:“告诉李巨,同意他的方案,他要管好他应该管的事,其他的事不要他瞎操心。鲁炅担任山南节度使,要他死守南阳,如若失守,两罪并罚。”

三天后唐玄宗圣旨就到了,鲁炅恢复了山南节度使的职务,立誓坚守南阳,流着眼泪说道:“皇上恩重如山,鲁炅决不撤退,誓与南阳城共存亡。”

李巨放心了,对鲁炅说道:“南阳交给你了,按照我上奏的防卫计划,我马上前往谯郡死守江淮,拖住叛军主力。按照朝廷的战略部署配合哥舒翰、郭子仪剿灭叛军。但皇上对剿灭叛军仍然强调攻击,只字未提叛军的实力,我有种不祥的预感,你要当心,有恶仗要打。”

鲁炅说道:“感谢元帅向皇上奏明实情举荐鲁炅,鲁炅肝脑涂地也要为元帅保住面子。叛军虽然是精锐之师,但是只要摆正心态,用心防守,还是能够周旋。几仗下来,我已经积累了经验,坚守南阳信心百倍。元帅安心守卫江淮,我们同进同出,相互照应。”

再说王玄志用毒酒药死刘正臣之后,来到钟虎的营帐。含着泪说道:“刘元帅全军覆没,单人匹马冲出重围,但是全身是伤,简直成了一个血人。来到我的营帐。将帅印交给我之后,对我说道,他愧对皇上,要我带领军士继续战斗,可他再也支持不住了,伤重致死。”

钟虎听到之后,心想从战场逃出,到营地有百里路程,刘元帅如果负了重伤,如何能奔行到达。知道这里面有许多不实之处,但他现在只有一人,如果稍有不满,就会遭遇同刘正臣一样的下场。他见风使舵,凑近王玄志说道:“刘元帅孤军深入,自食其果,如果早听王元帅的话的,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要论计谋,王元帅比刘元帅强多了。从今之后,我跟定王元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玄志说道:“你是刘元帅的心腹爱将,这事无论如何也要将实情告诉你。刘元帅的兵没留一个,你是去侯希逸那里呢,还是留在我这里?”钟虎说道:“侯希逸和刘元帅一样,是个莽夫,能有多大作为?我相信王元帅,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就投到王元帅的麾下,冲锋在前。”

王玄志笑了,连声说道:“好说,好说,有了钟将军,我王玄志是如虎添翼了。你现在是从四品的宣威将军,我向皇上上奏,晋升你为正四品的忠武将军,做我的先锋官。”

钟虎与刘正臣是从禁军中一起打磨出来的生死之交,两人虽然没有拜过把子,但感情甚深。他知道王玄志做了手脚,才使刘正臣丧命的。内心想为他报仇,表面上做出感激涕零的样子说道:“刘元帅全军覆没,钟虎到了日暮途穷的境地,王元帅收留并委以重任,如同再造。钟虎将竭尽全力,全力以赴,为王元帅两胁插刀,愿肝脑涂地粉身碎骨。”

王玄志十分满意,对钟虎说道:“我已经派人找来了一付巨大的棺材,那本是一个有钱的员外做给自己百年之后用的上好棺木。已经将刘元帅盛敛了,你认为是就地安葬还是上奏皇上之后再安葬。”

钟虎知道王玄志在试探他,当即说道:“上奏皇上就不必了,他是柳城郡人,家在平卢。就按照当地的习俗将其盛敛,到平卢安葬好了。”

王玄志说道:“看来你也愿意退回平卢,我们的意见一致。侯希逸还不知道刘元帅的事,我去请他来。到时你帮我澄清一下。”

侯希逸正在进军,突然王玄志的中军退了回来,只好停止前进。天色已晚,就地扎营。心里正在纳闷,正在前进的军队为什么会退了回来,是不是遇上了叛军的阻击?正在这时王玄志的传令官到了,说军中出了大事,要他去王元帅的营中商议。接到邀请,他有一种不祥之感,快来到王玄志的帐下,进门就说:“来帐下议事,怎么不见刘元帅?”

王玄志装出一副悲伤的样子,还掉了几滴眼泪对他说道:“刘元帅突击过快,中了史思明的埋伏,被几万叛军包了绞子,在铁桶一样的包围圈中左冲右突,我带领中军前去救援,折省了五千人马,将他救出,其时他已经身负重伤,所带领的前军全部死在山谷之内。我亲自上前去拔他身上插着的箭矢,他握住我的手说,‘王大人,进攻蓟城的担子就交给你了,好自为之。’手一松便闭上了眼睛。呜呼,刘元帅啊,你怎么就挺不过来呢?”

侯希逸很是不信,逼问了一句:“一个生还的军士都没有吗?昨天他命令我后撤,是在中了埋伏之后作出的,应该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了。”

王玄志说道:“是出了包围圈,但是他出命令之后,就再也支持不住了。他的部下,只有他的裨将宣威将军钟虎当时和我在一起。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章 积极备战鲁炅获复职 侦察敌情哥舒上奏折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