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明末乞活>第七十五章.太阳西边出

冷不丁看着宋青书拿着这东西,张献忠也是眼生,可是拿在手中摆弄了几下之后,他忽然笑着摇了摇头。

“我还当什么玩意呢,这就是火铳的铳管,那帮铁匠交上来的玩意。”

人还真是两面性,刚刚还痛恨这个官府,一转眼张献忠莫名其妙又是对被强行收税的难民们咬牙切齿起来,弄得宋青书更是一头雾水:“什么铁匠?”

“就是前几天抗税的那个村,那是个匠户村,一村刁民全是铁匠!”随手把铳管往身旁一扔,张献忠又是哼哼起来:“这一下子差不多把整个村子的家底儿都给掏光了,连不知道哪个卫所打了一半的火铳都给交上来,倒是难为老子,这些铁料都是烫手货,正经商户反倒是不敢吃下,还得劳烦老子想办法卖到山上的绺子里去。”

绺子就是土匪,张献忠这当官差的为了完成收税任务,还得把能打造兵器的铁卖给土匪,这怪诞的事情也只有这末世所特产了。在宋青书眼睛发直中,那火铳枪管叮叮咣咣掉落了一圈,巧不巧最后掉在了不知道谁家穷急眼了交上来的俩车轮子中间。

一根铁管子,两个车轮子顿时构成了一副猥琐的图像,看得张献忠黄胡须一咧嘿嘿的笑了两声,宋青书脑海中,一道闪电却是瞬间划过,一种日常家用的熟悉东西猛地浮现在了他的脑海。

“哥,这些铁料你也别头疼了,都交给兄弟我处理吧!”

……

所谓匠户就是世世代代都是工匠的家族,朱元璋建立大明时候效仿了北元的制度,军为兵户,匠为匠户,与普通的民户分开治理,朱元璋曾经笑傲的拍着胸脯夸口道:“朕养兵百万,不取民间一厘。”

实际上,这些重担却是压在了兵户与匠户们的身上。

开国初期,这些被隔绝在社会之外的特殊户籍还算能过得去,军户有屯田,而匠户领取官府的禄米,世代为官府做工,或是打造军械,或是制造农具,修补官署城墙河道道路等等,几乎绝大部分官府用度都是他们提供,匠户还需要轮班去京师为朝廷服役。

可是从明宣宗开始,明朝开始急剧步入腐败当中,期间还经历了土木堡的大败,王振,刘瑾等宦官专权祸国,与鞑靼,瓦剌,土默特还有南面的倭患,一方面,匠户生存的禄米,生产的原材料被急剧贪污,克扣,挪用他处,一方面,官府加派下来的各种劳役与日俱增,大批匠户累死,饿死,这种恶性循环下造成匠户成批成批逃亡,军械废弛,官府,城墙边堡年久失修,无奈之下,从嘉靖年间,朝廷正式取消了轮班制度,匠户可以出银来替代为官府的服役,可算是减去了压在匠户身上一座大山。

可饶是如此,匠户身上的压迫依旧比普通民户还要重的多,平时那些正赋基本上与民户没啥区别,还要额外缴纳匠班银,官府有差遣时候,管你规不规矩,照样还是强征劳役,就比如这个刚刚被强征税的火炉村一样,这一面官府催逼着欠税,另一头,边镇还下派了任务给他们,限期打造火铳多少柄,运抵榆林镇,可是如今,真如同剜肉补疮一般,边镇下发的铁料都被当作欠税上缴给官府了,一方面村子里已经没有余粮,整个村子都已经陷入了饥荒,另一个方面还要面临榆林镇的追究还有铁料的赔偿,那种末日一般的气氛笼罩了全村。

女人搂着孩子呆滞的坐在黑乎乎的家里,一言不发,沉默的像死了一样,村中连鸡叫狗叫都听不到,这些畜生已经被更畜生的衙役打劫了个一干二净,孩子饿的脸色发黄,却一句话都不敢说。

另一头,村子里的祠堂黑乎乎的挤满了人,几乎全村的男人全都拥挤在了这里,可同样也是死寂一片,丢了篼裆布的三叔公坐在上首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一言不发,另一头,带头抗税那个壮汉脸上多了十多倒子鞭痕迹,壮实的脸上血管跟蚯蚓一般,鼓来鼓去的甚是骇人。

死寂了好半天,那壮汉实在忍不住了,恼火的猛地把巴掌放在了榆木疙瘩的祠堂桌子上,震得上面祖师像都是嗡的一下,扬起了一下子飞灰。

“三叔公,我老刘是您收养的,承蒙你教会一门手艺,能混口饭吃,本来不应该在这祠堂说什么,可!”

回头指着门外,壮汉愤怒的吼叫道:“三叔公,您睁眼瞅瞅吧!家家户户都没有粮食了,老人和孩子都在挨饿了!他官府已经不给人活路可走了!附近的丁家村啥模样您还不知道吗?一村二百多老少爷们饿死了一百五十多,今年又是大旱,就算还有点收成恐怕官狗子秋天还是会来抢粮食,您老就想看大家也饿死吗?”

“与其饿死在这儿,还不如出去做贼,和那些地主老爷,官狗子拼了!死也做个饱死鬼!”

“三叔公,我老刘认识的兄弟,天王王嘉胤的队伍如今正往拉着队伍往西安城杀来,不日就与官狗子决一死战了,她防除信来,只要大家去投靠他,别的不说,人人吃饱!再怎么都好过在这儿苦熬啊!”

听着五大三粗的老刘叫嚷,火炉村的老少爷们们,一个个明显眼神放出了光彩,心动了,这附近原本有大大小小七八个屯圃,天启末年与崇祯初年的大旱灾到现在,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就剩下他们两个村子了,全村人一块饿死的惨状他们都见过了。

既然官府都不给活路了,干嘛不轰轰烈烈干一番,抢他娘的!好歹把没吃过没用过没玩过的都见识一遍,就算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太阳西边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