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大鉴赏家>第二百四十章 东方大事起

“我想起来了,这好像是吴昌硕的别号吧?”赵天明说道,怪不得这么熟悉,这段时间,因为碰到的近代东西比较多,他最近一直在研究这段时代的人物与产物。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他的别号很多,常见的有仓石、苍石、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等。

估计是人家留下“小道人”的别号,他就故意留下一个“缶道人”的别号吧?不得不说,这些艺术大师,有时候也挺调皮的。

许多人只知道吴昌硕是著名的大画家,然而,他号称四绝,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在各领域都造诣卓著有深厚的造诣,作品丰富、影响深远。

一般人知道他篆刻名声的不多,然而,在日本,吴昌硕甚至被称之为印圣,与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芝齐名,足见其成就非凡、备受推崇。

“真是后生可畏,当时没想起来,都是查资料才知道的。”柳老感慨道。

“这也不算什么吧?都有手机,直接查一查就知道了。”赵天明谦虚地说道,不过,不借助神秘古镜,单凭自己的眼力,鉴定出一件作品,他也挺自豪的,证明这段时间的书没白看。

“话不能这么说,真是什么东西都能网上查,哪里还来那么多打眼?有些东西,学到的就是自己的。”

齐老这时候开口道,对他的态度不很认可,既然进入古玩这一行,就要有这样的态度,严谨治学,丝毫马虎不得,不然说不定哪一天,就马失前蹄了。

况且,网上那些资料,不见得就一定正确,许多都是不专业的人乱写的,尤其是古董这方面,有些是别人挖的坑也不一定。

“吴昌硕留下的铭文,表明他曾经收藏过,基本可以肯定,这方砚台不会是赝品了,而且,上面还留有他的篆刻作品,价值更高。不过,这里还可有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周老移开砚盖,指着砚台的正上方说道。

“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王志伟读了出来,上面的字不像吴昌硕刻的篆字,是一行正楷,他自然认得。

然而,下面却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写的。

“这是,冯国璋留的字?难道冯国璋也收藏过这方砚台?”赵天明觉得有些神奇,他知道这句话,倒不是因为恶补古玩知识,而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就知道的。

冯国璋的大名,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北洋三杰”之一,在民国初期那个纷乱动荡的年代,他甚至当过代理总统。

和袁崇焕一样,作为一介书生入军职,都表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识。

在那复杂的时代,对冯国璋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作为守旧力量,他镇压革命起义,然而,他同样参加过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战事,也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

冯国璋一生由一介书生而入武林,读文史后再习军事,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或是身为一名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军事将领,冯国璋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见解,解读着这个时代。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曾经重修族谱序言,并规定今后冯家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十字,作为排辈次序。

这句话,也是他一生对时局的见解和宏愿,能为其族人后代订出这十个字,应该说,早年身为清廷大臣的冯国璋,可以称得上是很有政治远见的,是积极进步的。

当时复杂的时势,冯国璋已深切地感知,一个数百年来闭关锁国、国力衰败、腐烂不堪的国家,早已远远落后世界潮流。

期望国家富强昌盛、再树雄姿打破海禁,引进外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是唯一可行之路。

然而,他也有与当年李鸿章相似的忧虑和顾忌,老守势力依然根深蒂固,况且政治远见不等于政治智慧,他的政治智慧和李鸿章根本没法比,各种营营苟且,足以使他深陷泥潭,无力挣扎。

颠沛一生,他意识到,真正要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形成“东方大事起”的强盛之势,并非一朝一夕,甚至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所以,他把希望放在了儿孙辈身上,留下祖训。

“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看到这句话,众人有些沉默,大家仿佛看见了当初那个动荡纷乱的年代,烽烟四起、千里喋血,多少英雄人物,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起起伏伏,跌宕一生,为自己的理想,为国家的命运,掏尽肺腑洒尽热血。

尤其是几位老人家,感触更深,那个时代,离他们并不远。

眼前这一方砚台,在众人眼中显得更加的厚重,仿佛它曾经见证了那个苦难的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些古董,充满了时代的烙印,才会使人更加着迷,散发无穷的魅力。

“上面没有冯国璋的落款,应该不是他收藏的,很可能是他的子孙后代收藏,毕竟这句话作为他们家的祖训,刻在喜爱的文物上,也不足为奇。”周老猜测道,如果这上面有冯国璋本人的落款,那分量自然就不一样了,然而,这种事没法强求,更已不可求证。

“太可惜了,上面居然没有冯国璋的落款。”就连王志伟这种对文玩不感兴趣的人,都颇为遗憾。

“说起来,我还收藏有一副吴昌硕的精品字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看一看?”

等周老将大家观赏把玩一番的砚台收入砚匣中,柳老发出邀请,刚才不少人就表现出对吴昌硕的书画很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章 东方大事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