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
日军六辆坦克上的重机枪率先开始了射击。
日军六辆坦克上的六门37毫米坦克炮也各自找准了自己的目标,然后缓缓瞄准,射击。
“轰~”
“轰~”
“轰~”
……
但是因为第一营这边的表面阵地上,除了原有的几挺重机枪外,表面阵地上就几乎是什么都没有。而近卫混成排那个半嵌入式的机关枪堡,也因为韩超所命令的,“越小越好”,和“以防被摧毁”原则,而构筑的极小。在这双方只五百米的距离,日军坦克车长又完全不敢再探出坦克车顶使用望远镜观察,所以在这种只能是在坦克内部使用普通的观瞄设备射击之下,这个半嵌入式的机关枪堡,在这密集的火力之下,并没有被发现,也没有遭受到射击。
随即,千米距离上这个日军步兵大队所属机关枪中队的十二挺九二式重机枪,开始了怒吼。
日军高层虽然一直因为考虑日本极其缺乏资源,而要求日本军队所装备的武器,绝大多数都是要求尽可能的精准,而且,射速也要尽可能的缓慢。
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战场的实际,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实际战场上,除了极少数战斗技艺高超的士兵外,其余绝大多数士兵,是无法将这种“用最少的弹药消耗取得最大战果”的理想,实地实现。
单发步枪也许还好,绝大多数日军士兵,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这点,毕竟,日军的射击训练量极大且极为艰苦,他们的枪法,已是被子弹喂了出来,而且他们所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因为后坐力小和枪管修长以及工艺精良等因素,枪械本身精度就是极高。
但是,单发步枪可以,并不代表其他速射武器也能这样。
最典型的,就是机枪,尤其是重机枪。
重机枪最大的优势,就是射速和火力,其他地方和其他种类枪械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日军士兵也是完全不顾及高层所要求的所谓“机枪精准射击”,而是依据实际情况,该怎么用,就怎么用。
千米距离上步兵大队机关枪中队的十二挺重机枪,此时就已经是火力全开,正在全力射击。
前面正面进攻的第六中队,和他们同属这个步兵第二大队,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己人。他们所在的这个机关枪中队,就是用重机枪火力来支援自己人的,而现在又正是前方步兵中队最需要支援火力的时候。所以此时机关枪中队的射击手们,丝毫不吝惜弹药,都是在尽量精准的情况下,用最快的射速的去压制和射击前方千米距离上第一营的阵地和偶尔露头的人员。
在重机枪枪管的不停颤动中,和一阵阵枪口烟雾之下,密集的子弹以肉眼看不到的出膛速度嗖嗖飞过战场。
日本这个大和族是个很奇怪的民族,他们在整体上非常团结,一般都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又会按照不同的地域和团体,分成一个个不同的小集体,而这种小集体,往往也就成了他们单个人所拥有的,最强团结心理集体。并且往往都是,小团体利益,高于大团体利益。
眼前情况就是如此。
日军的九五式轻型坦克上,拥有两挺九七式7.7毫米重机枪,但其中的一挺却是位于坦克炮塔的后方,而且枪口也是相对固定的指向炮塔后方,所以这种设计,在坦克炮朝前方时,炮塔后部的那挺机枪,是完全无法朝前方射击。
但就是仅有的这一挺朝前的九七式重机枪,也因为战车小队自己的考虑,而不是像步兵大队机关枪中队那样在尽全力射击。
一方面,战车小队认为后方机关枪中队的射击,在火力上已是完全足够,而目前的情况,中国军队官兵,绝大多数都躲藏于战壕中,而不是在阵地上,所以这种急速射,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另一方面,他们战车小队不像步兵部队,只要后勤供应不断,那么弹药就会源源不绝,他们坦克内的备弹,就只有三千发,所以,他们的操典规定,不能在不必要的时候,进行急速射击。
还有一方面,也是因为,战车小队和后方的步兵部队,虽然同属陆军,甚至还同属于这个战时编组而成的浅见支队,但他们毕竟不是同一体系,所以这些战车兵们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属于另一体系的步兵部队,浪费太多弹药,而是要留到关键时刻使用。
所以,战车小队六辆坦克上的六挺九七式重机枪和六门37毫米坦克炮,就只是在尽可能精准的情况下,在缓缓的打着短点射,以图在节约弹药的前提下,尽可能精准的命中目标,至于火力压制,后面步兵大队的各种火力,那是完完全全的足够了的……
……
这个步兵大队大队炮中队的六门各型火炮,此时也是调整完成高度和角度以及各种射击参数,此时也已经开火。
“轰~轰~”
“轰~轰~”
“轰~轰~”
炮兵刚开始射击不久,空中传来了轰鸣声,六架轰炸机在四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千米的高度上飞下,直直扑向第一营的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