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盘棋,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有不同的下法。
这跟人的性格有关系,跟人的背景有关系,跟思维的局限性也有关系。
比如说杨贵平的这盘大活棋,如果交给吴小正来下,他的思路绝对是只保存最重点的几颗子,其它的统统兑掉,以保存最后的实力,赢取最终的胜局。
而按照杨贵平现有的思路,肯定是弃几颗,然后活大部分,以保存整体的实力。
只有吴小正才知道,杨贵平的这盘大活棋,想法是大胆,格局也很大,可最终结果却是很难如愿的。
原因在于四个字:大势所趋。
吴小正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杨贵平,信不信、要不要采用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依我看,咱们湘水的这些国企,不管你怎么改革,能以国企的形式存货到最后的,最终很可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
吴小正先把这一残酷的结果告知了杨贵平。
“这么严重?”
杨贵平不肯相信,惊疑地看向了他。
吴小正点了点头。
“为啥这么说?”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企业很自然地要面对一个优胜劣汰的淘汰过程。”
“现在市场竞争还刚刚开始,咱们湘水的国企就已经扛不住了,你觉得它们还能继续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吴小正说得非常直白。
杨贵平的信心一下就动摇了。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确实是想放弃少数几家实在没法挽救了的企业,来存活更多还有救的企业。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跟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官员一样,始终不愿相信,已经存活了几十年的国企,竟然会扛不住市场的冲击。
说白了,是官员们的思维还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这种转变,更没有做好迎接市场冲击的心理准备。
杨贵平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尽管变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历史的车轮谁都挡不住。
“在市场经济时代,能存活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小快灵型的,第二类是大广全型的,第三类是有较大区域优势的。”
吴小正还在继续给杨贵平造成更大的冲击,这也是在帮他明确思路。
所谓小快灵,是指企业规模小,适应市场快,应变灵活。
这样的企业,能快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准确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快找到自己的机会,“人家吃肉我喝汤”、在生存中求发展就是这种企业的生存方式。
而大广全,是指企业规模大、市场份额大,资源广,产品种类齐全。
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是行业的翘楚,是属于市场霸主级的存在。
这样的企业,它们稍微一点变化,就能引起整个行业的波动。
至于区域优势就更好解释了。
比如说吴大厨食品加工厂,它在生产原料上就具备一定的区域资源优势,比如说一些大型建材厂,它们在一定地域就拥有运输成本优势……
吴小正的这些解释,实际上就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杨贵平听了后,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
但他不甘心地说:“既然咱们湘水的国企规模小,那往小快灵的方向发展总可以吧?”
“可能吗?”吴小正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身为国企,上面有这么多婆婆管着,稍微大一点的决策,又要请示又要打报告,快和灵这一点可能做到吗?”
吴小正的理由又让杨贵平无力反驳。
就以供销公司为例,能管它的婆婆就有国资办、企业办,再加上管人事的组织部门、劳动部门,管它的婆婆实在是太多。
就算出售一个仓库这样的小事,也得又请示又打报告,获批后才能执行,想要做到快和灵,在现有的政策下,确实无异于天方夜谭。
“依你看,那湘水县的这盘棋该怎么下?”
“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国企的改革只有三条路走,一是下岗分流减负担,二是关门倒闭甩包袱,三是改制换婆家……”
吴小正再次解释起来。
所谓下岗分流,这是湘水县正在走的一条路,目的是为企业减轻负担,让其轻装上阵,以降低成本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根据前面的分析,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效的。
关门倒闭就更好理解,就是让企业直接关门、倒闭,不再让其成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负担。
这种方法比较残忍。
所谓改制,就是把国企通过变卖、合作等方式,将其变成合营企业甚至是民企,完全改变其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再让其受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从而做到快和灵,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杨贵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按照现有的政策,下岗分流的路是他主要的选择,关门倒闭这条路他也敢尝试,但改制这条路,他暂时是绝对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没有政策,也没有先例。
“那你的意思,我的这个计划根本就不具备可行性?”
杨贵平已经被吴小正说得很是气馁了,可他还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丧气的事。
“也不是,你这个计划大方向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吴小正的话又给杨贵平一线希望,他急切地问:“什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