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四热”、“四高”、“四紧”、“一乱”的现象。
“四热”,即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集资热。
“四高”,即高投资规模、高信贷投放、高货币发行、高物价上涨。
“四紧”,即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
“一乱”,即经济秩序混乱,尤其是金融秩序混乱。
而这四热、四高、四紧、一乱即是即将到来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这就让吴小正头疼了。
要想帮廖宏才把国际品牌给留下来,吴小正就得劝他打开发区的主意,可问题是国家马上就要对开发区热进行控制了,现在长市再弄开发区的话,还来得及吗?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原因很简单,要想“种下梧桐树,招来金凤凰”,这梧桐树就是关键。
而对于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来说,政策优惠是关键,而体现政策优惠、简化办事流程的典型模式就是开发区。
可现在的开发区热真的有点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梯度式开放格局。
在这种大开放格局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开发区)的出现,是最有代表性的。
最早的开发区出现在1984年,当时国家决定在大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想让其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改革试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事实证明,这一试点模式是富有成效的。
在最开始的几年,开发区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可良好的效果也会带来副作用,那就是在全国都掀起了开发区热。
一时间,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出现了“竞栽梧桐树,广招凤凰鸟”的局面,兴起了一股“开发区热”。
尤其是在1992年,这种开发区热达到了高·潮。
据统计,截止至93年3月,内地县级以上开发区已经多达6000多个,总占地已经超过1.5万平方公里,这其中大部分是各地方巧立名目擅自批准的。
这其中的名目还真的够多。
在这“一窝蜂”的“开发区热”中,除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开发区,什么边境合作区、出口加工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农业高新区、金融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
这些名目繁多的各种开发区,有些确实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这一点不可否认。
但开发区泛滥成灾后,绝大多数开发区都没有实际效益,绝大多数是为了跑马圈地。
因此,绝大多数开发区变成了荒草丛生的“鬼区”。
这样的鬼区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这些鬼区的存在,占据并闲置了地方大量土地资源不说,还会给地方带来巨额债务,让企业、银行、地方政府在开发区上被相互绑架还没办法解套,只能拖、赖、混地得过且过。
除此之外,官员数量翻番、骗取优惠政策、统计数据造假等,也已经成为了这些鬼区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这也正是国家准备大力整顿开发区热的原因。
吴小正觉得,长市真的很不巧,在最需要成立开发区的时候,却撞在了枪口上。
想了想,他跟廖宏才说:“没有太好的办法,你真要想有所收获,首先就得成立开发区。”
这个问题真的无解。
在这个年代,各地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时,打的就是开发区的牌,开发区的牌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开发区除了办事流程简化外,在政策方面还有很大的优惠措施。
而外商们在选择落户地点时,是特别看重政策优惠条件的,如果长市在政策优惠方面竞争不过其它地方,就很难招揽金凤凰。
廖宏才却回道:“长市在去年底就申报了开发区啊,只不过只是省级开发区。”
吴小正:“……”
好吧,他承认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
他知道,在长市是有开发区的,而且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只不过这个开发区主打的是科技牌,并不适合那些以生产加工为主的国际品牌。
他也知道,到了后世,长市还有一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
他只是不知道,这个开发区竟然在去年就申报了。
看来,在这股开发区热中,长市也未能免俗。
吴小正也相信,这个开发区虽然申报了,但现在应该与其它鬼区并无太大差别。
“那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先把这个开发区好好整合一下,然后争取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虽然同样是开发区,但省级开发区和国家级开发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说在政策优惠上,国家级开发区就可以有资格向园区企业提供完整的两免三减半政策优惠。
廖宏才稍微思考了一会。
身为体制内要员,他自然知道省级开发区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差别,差的可不止是政策优惠这一点,还有国家的扶持力度。
他有点担心地问道:“以长市经济开发区现在的条件,还不够资格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吧?”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国家已经准备对开发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