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传奇大老板>第606章 新城构想

受到末世方舟的启发,林风在建造这座新城时,也考虑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人类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未来,所以要未雨绸缪。

其实对于林风来说,建造一座普通城市和一座拥有某事方舟功能的城市,区别不是很大。

末世不外就是大规模的天灾人祸。

有坚固的房屋和先进的医疗系统,人祸基本上就能避免了。

天灾不外大规模的地壳变动、赤道和两极转换、陨石撞击等,这些巨大的灾祸基本上都会引起巨大的洪水,遮天蔽日的灰尘或者连绵数百年的深冷寒夜。

在人类先祖的记忆中,洪水绝对是第一可怕的东西,至于连绵数百年的黑夜,估计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遇见过。

所以新城的建造,还是以防止洪水为主,也就是造一个大点的船。

但容纳一千万人口的大船,林风有宇宙商城作为坚强后盾,也是不实际的。

船体太大,需要的材料强度超乎想象,就算全部用超分子聚合材料来做,也会被轻易撕裂。

一艘船不行,那就多造几艘拼在一起,如果真的有超级大洪水,整个城市分散成若干部分,这样还能避免被一网打尽。

拿定了主意,就要准备规划图纸。

林风从科学院请了上百个专家,共同来设计这个举世无双的末世方舟。

科学院带头的工程师是林风的熟人许自强,当初修建第一条地下高速列车通道时,就是他做的总工程师。

两人沟通了一下意见后,许总工便有了初步的计划。

建筑工程师最拿手的就是拼积木,所以他把林风的新城规划成为九宫格的样式。一城九体,每个部分的功能都一模一样,这样还能减少设计上的麻烦,建造起来也比较方便省事。

“你提供的材料,可以支撑起8000米见方的主体结构,”许总工这两年对林风科技的建筑新材料研究了不少,所以心中自有沟壑,“这样一来九座小城拼在一起,就是24公里见方,576平方公里,容纳一千万人的话,人均土地面积就有57.6平方,比现在的容城宽裕多了。

“因为每个单独的小城都具备完整的生活功能,所以也不愁扩建,什么时候人多了,在旁边加上几个就行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把建筑业做成流水线的。”

这岂不就是流水线吗,同样的规模、布局和设施,像积木一样任意拼搭,就算想建一个容纳一亿人口的城市,其实也只需要一次设计就足够了。

要设计一座具有末世方舟功能的城市,最先考虑的就是地下结构。有了超级电池和魔眼系统,电线、通讯电缆这些就不需要了,唯一要放在地下的就是地铁和自来水。

水是生活第一需求,而塔克拉玛干这里水还是比较缺乏的,所以林风计划再挖几条通往渤海的隧道。

隐藏在城市下方的除了供水系统和下水道,还必须有足够的水净化系统、垃圾处理系统。

一般情况下,通过净化后的水会被排放到城外的河流里,在紧急情况下,这些生活污水通过高级净化,也能被作为饮用水反复使用。

这听起来有点让人难以就接受,但以前在太空中,宇航员们其实都是这么干的。

其实这些都很简单,地下交通才是最复杂的地方。

拥有如此密集人口的城市,地铁必须足够发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让地面的街道显得比较清静。

而城市交通并不能只考虑一座小城,还要和周边的小城结合起来。

所以许总工的建议是,先在九宫格的大城规划环形地铁通道,如果将来这些城市有可能分开,那么单一的小城就改为往复式线路。

模拟了可行性后,林风觉得这样还不够完美。

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有可能到各个地方去,如果不在一条环线,就必须要通过转乘。虽然现在大家坐地铁转乘也比较习惯了,但他个人却不喜欢。

“我们不用地铁怎么样,”林风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或者说我们把地铁改小,变成像缆车的形式,一个小车厢最多只能容纳六个人。只要你进入地铁站进入车厢,输入城市里任何一个站点,它都能及时并快速地把你送到目的地。”

许总工听了他的构想之后沉默了很久:“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问题是这么多人,每天这么大的流量,需要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来控制这些‘缆车’,而且绝对不能出错。”

又是软件问题,林风一直以来想找个靠谱点的软件工程师,但都没有找到。

“你有没有什么好点的意见?”于是他问许总工。

“我可以想你推荐一个人,但他不一定有空。”

“谁啊?”

“柳清逸博士后。”

林风自然知道柳清逸,两人前不久还在一起讨论天才挑选和教育的问题。但这个人不是更加擅长文书工作吗?

“柳博士后是我见过的人中,最擅长逻辑分析的人才,”许总工说到,“当然我们这个程序不需要什么逻辑,但设计和规划轨道线路,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否则做起来事倍功半。其实我也能把这套做出来,但恐怕花费的时间需要两年甚至更久。

“如果柳博士后能够出手相助,我估计只要两个月时间就足够了。”

林风试着联系了一下柳清逸,对方也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说是需要请示。

这一请示就是一个星期,林风再次接


状态提示:第606章 新城构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