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七三章 善变的广州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七三章  善变的广州

民国初期,中国国内说起哪一个省对“革命”的热情最高,莫过于广东一地;那个时候,没有一个省的人敢跟广东比“开放和创新”。云南、湖南、四川、浙江等地虽然也是造反的主要地,但和广东比起来,就差了不是一大截。从清末开始,正是源自广东(广州)的先进思想、变革和革命,辐射全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风影响(临近海洋,加上数百年的海外移民影响,民智相对内地开启的比较早;另外广东是外国新事物传入中国的门户,这一点就是大上海也无法比拟),广东人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思想远比内地开放;这并不是后世改革开放时期的那种“开放”,而是从封建帝王顺民思想向谋求更好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自然过渡的一个产物。得风气之先,进而开风气之先;这种思想或者心态往好了说就是“革命”,往不好的地方说就是喜欢热闹、喜欢搞事、喜欢出人头地、喜欢把一切现状都打破、喜欢把自己上面的人打落下来。当然,更喜欢通过这种“革命”行动一夜成名改变身份,成为万众瞩目的人。

这一时期赵天一的横空出世,虽然极大地干扰了这种作用,但仍然未来全部消除,广东仍然是孙大炮之流传播思想和进行暴动的热土;而临近广州的香港,因为其特殊的地位,也俨然变成了孙大炮革命党的大本营和指挥部。广东靠近香港的地区基本上都属于革命党人的天下,而广州城里面的商人社团组织,也大多为革命党人所渗透和影响,比较挺向于孙大炮之流。中国民间老百姓,对于数千年的帝王统治,虽然在民初被推翻;但是对于政权的更迭建立,南方和北方还是有不同的理念和认识的。我们祖先的朝代,历数唐宋元明清,战乱之后的国家统一政权的组建,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完成的,没有一个朝代是自南而北形成的。这就让出身南方的一些文人先贤觉得是一个遗憾,这种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慢渗透到了民间,南方人也希望能有一次从南而北的征服,统一国家。而腐朽的满清让他们看到了这种机会,孙大炮及其产生的思想应运而生并得到认可;已经富裕起来的广东商人们,就是代表。

广东是华侨最多的省份,香港、澳门又均在广东境内。不少广东内地的商号在港澳或南洋设有分店,众多侨商或港澳的华商回广东内地经营工商业;商人的活动,不仅改变了广东,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自己。在广东,商人渐有“居四民之首”的趋势;原来的行会性的商人团体与新建立的商人团体,都成为商人维护自己经济、政治利益的组织。以广州为例,从一九〇六年山西工业发展开始,大批广东商人放弃从国外进货,改为价格和质量都优于外国产品的山西制造产品,巨大的利润让他们有了行事的支撑,广州商人以七十二行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政治性的组织----粤商自治会。此后,广州商人又创立了粤商维持公安会、粤省商团(广州商团)等政治、军事组织。到一九一四年,广东有广州、汕头两个总商会,各地还有六十余个商会,显示了广东商人加强组织力量的热情和实力。

有了钱有了实力有了武装(广州商团成立于一九一二年,是广州商民维持社会治安、保护商家生命财产安全的自卫武装)的广州商人,自然不甘让自己的实力不被世人所陌生,搭上孙大炮革命党就成为了必然之结果。尽管国家的形势已经和之前大不一样,但商团中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和孙大炮合作,广州商团副团长陈廉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陈廉伯祖籍广东省南海县西樵简村,英国籍中国商人;和其它广东商人不同,他发财不是凭借从山西就近贩运山西货,而是利用自己英国公民的身份,在港穗两地之间倒卖军火,并且利用其汇丰银行买办的便利,进行金融投机。当然,他也和英国商人一起,把英国的便宜货运到中国,再高价出售给中国商人。

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山西货抢了他的生意,陈自然是非常地不满;当他知道这些物美价廉的货物全部是中国内地一个省制造出来的之后,开始是不相信,最后就是说坏话。当这些都不灵,商人们还是离开他去山西进货之后,陈廉伯就开始由不满变成了怀恨;怀恨山西省的工厂,进而怀恨政府。商团能够同改组后的孙大炮革命党合作,也是他力主的结果;对于英国人陈廉伯来说,推翻现政府,摧毁山西的工业工厂,让自己从英国、印度等地运回来的货物大买,才是最主要的。到一九一六年,广州商团已经发展到了六个团,六千余人的规模,数量和据守在广州市区附近的龙济光粤军部队相差无几,在市区部分地方比如西关、太平南路等还占有一定优势。

广西陆荣廷独立事件爆发以后,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临近的广东省;除了位置近,容易传播效果大之外,广东本地人好动和喜热闹的性格也让他们跃跃欲试。于是朱执信发动了、陈炯明发动了、徐勤发动了、魏邦平发动了、邓铿发动了、叶夏声发动了,短短的两天时间,广东境内就有九个地方十余支人马被拉了起来,进行暴动;惠州、佛山、香山、江门等地都出现了响应广西的地方民团、警察等队伍,唯独省会广州比较平静,没有什么不安的现象出现,让龙济光等人错误的认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七三章 善变的广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