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乱明>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洗礼

艾儒略对麦哲伦的介绍,如期在报纸上发布,这在唐文介的算计之中。

士子们万万想不到,行知书堂刚刚提出推论不到一天,这么快就有传教士响应,情不自禁地怀疑书堂是不是与传教士联合起来作假。

大明风气开放,士子们多对海外感到好奇,再加上崇祯七年大规模开海以来,无数的西洋人跨海泛舟而来,一般的士子,基本上都与传教士有接触,有的甚至还成了莫逆之交。

既然有这个怀疑,士子们纷纷询问传教士真假。

传教士们无比肯定地告诉他们,麦哲伦真的一路向西,船队最终回到了出发点。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士子们如同张采一般,发出了疑问:为何我们在地球上没有掉下去呢?

次日,压根就不需要二张和瞿式耜安排人手故意询问,无数的士子提出了这个问题。

行知书堂先生的解释,与黄宗羲的说法如出一辙,指出可能有另外的原因。

一部分士子激动莫名,大声叫嚣: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只能说明所谓的球体,压根就是错误的。

理所当然,该言论遭到了行知书堂先生的辩驳,指出这个想法从思辩的规律上来说,犯了严重的错误,并且就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没有掉下去这个问题,列举了一些现象,号召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另外的理论解释这个现象。

此事告一段落,紧接着,由行知书堂先生方以智讲解他的最新成果:光学!

方以智出现在荆州阵营,本身就是轰动性的新闻。说起桐城方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方以智之父方孔炤官至湖广巡抚,为林纯鸿所逼,愤然辞职,士子万万想不到,方以智不计前嫌,居然投入林纯鸿麾下,为荆州效力。

方以智首先做了一个假定,光是直线传播的。

士子们大声鼓噪:这还用假定?就连三岁孩童也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

方以智不以为意,接着做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且用光是直线传播这个假定,完美地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方以智一边讲,一边画图,直观,思辩严密,士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不过,这不算稀奇,几千年前墨家就已经详细记述了小孔成像,士子们都知道,只是以前没有想这么深而已。

紧接着,方以智又提出几个现象,如用鱼叉叉鱼时,为何鱼并不在眼睛看到的位置上,要稍稍偏低一点。

从这个现象出发,方以智顺理成章地抛出了他的反射、折射理论。用反射理论和折射理论,方以智再一次完美的解释了鱼为何要稍稍偏低一点。

方以智越战越勇,又用他推导出的反射折射理论,讲述了筷子放入水中,为何是弯折的。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不仅士子们听得着迷,就连一些老百姓、孩童也听得不停地点头。

(注:原本历史上,方以智写过《物理小识》,内容非常广,涉及很多物理现象,其中关于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理论化倾向非常明显,大明已经站在了科学时代的门槛上,可惜啊,可惜,全部被打断了。)

火了,彻底火了!

如此几日,百姓、士子早已忘记了刀光剑影的骂战,都觉得这样琢磨自然现象其味无穷,难以弃舍。

正当虎丘火爆万分时,虞山学报忽然抛出一个话题:琢磨这些奇巧淫技,能带来钱粮吗?能让每家碗里多一条鱼吗?

此论一出,士子们幡然醒悟,对哦,琢磨这些玩意于国于民何利?于科举何利?

正当此论风行一时时,方以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琢磨这些玩意于国于民大大有利!

方以智抛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望远镜的原理!

这个原理有点精深,绝大多数士子都理解不了。不过,理解不了没关系,最关键的是方以智所讲述的事实:以前没有发现望远镜原理,磨制镜片时,总是凭经验,废品率相当高,以至于一台望远镜需要几百个大圆。后来,根据望远镜原理,有目的地磨制出不同的球面,安装至既定的镜筒上,废品率大幅度降低,望远镜的价格降至几十个大圆。

价格下降,致使望远镜大规模应用于勘测地形、战场侦察、航海观测,难道于国于民无利?

最后,方以智还津津乐道:仅因为将望远镜原理应用于指导磨镜,他本人就获得了荆州工程院十万大圆的重奖!

十万大圆!惊世重奖啊!

士子们彻底疯狂了,有了十万大圆,还考什么狗屁的科举!这年头,科举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画饼,能中举者凤毛麟角,更别谈中进士!

江南的士子,现在才知道,除了读书做官,还有另外一条出路。无数的士子心潮起伏,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先到行知书堂看看,做出点成绩,即便拿不到十万重奖,几百圆应该不是问题吧?

一些本就对格物感兴趣,并有相当造诣的士子犹如发现了金矿一般,不停地追问行知书堂相关事宜,并且将至行知书堂游学列为了计划。

正当士子们兴奋万分时,唐文介适时抛出了几条政策。

首先,行知书堂准备月内在上海成立分堂,江南士子可就近游学或入学,不必千里迢迢赶到枝江。

另外,任何人,只要有关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计划,可详细说明研究目的、内容、研究计划、可行性报告、预期达到的效果以及经费花销计划后,可向荆州工程院提交项目申请书。工程院可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洗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